首页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9章 ,系统架构采用并行技术和流水线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09章 ,系统架构采用并行技术和流水线技术?读者来信和打赏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七日,京城火车站。

这一次来接王多鱼的是计算所的保卫科职员,而且夏培肃这位老太太也来了。

“夏教授,您怎么还亲自过来呢?”

跟夏老太太寒暄客套两句,王多鱼罕见地害羞了,因为对方把他夸成天上有地下无,是绝世天才。

惭愧惭愧!

闲扯淡过后,几人坐上车,直奔计算所附近的招待所,半路上就在车上聊了起来。

坐在副驾驶的范荣庆,目不斜视,内心却满是敬佩和崇拜。

因为王多鱼跟夏培肃两人聊的内容,范荣庆根本听不懂,这太高深了。

计算所这个单位有多牛,范荣庆也不懂,但根据其保密程度来看,绝对是很厉害的单位。

范荣庆本来就是部队的代理连长职务,算是很厉害的了,也算见多识广。

但京城这样的地方,他还是不懂。

后排车上,王多鱼跟夏培肃两人聊着聊着,就拿出纸和笔,开始计算了起来。

尽管王多鱼的心算能力也不弱,但具体到推理论证的时候,就必须得写出来了。

很快到地方了,王多鱼只好先停下来,等安顿好再说。

转眼第二天,王多鱼进了计算所的办公室,范荣庆则是在门口保卫科这边坐着。

一番闲聊之后,范荣庆才知道,计算所这个单位,原来那么牛逼呢。

不少非常厉害的计算机都是出自计算所这个单位,反正据说以前的原子弹、氢弹什么的,都是靠那些计算机呢。

如果是说别的,那么范荣庆可能不太理解,但原子弹、氢弹这些东西,他可就不困了。

只要不是涉及机密的部分,范荣庆都想听。

保卫科也不知道机密啊,连计算机型号都不知道呢,更别说其他了。

至于王多鱼跟夏培肃正在进行的那个项目,范荣庆更是当没有听到,反正以他的身份,断不可能出卖这些信息的。

办公室内,夏培肃正在跟王多鱼介绍高速阵列处理机这个项目的主体。

“这个项目我已经申请下来了,项目资金总共是五十万人民币,按照我的估算,我们应该是可以在一年之内完成的”

“整个项目主要分为软件和硬件,硬件部分的其他辅助配件并不重要,最关键的还是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这两部分.”

“我已经申请到了一台大型计算机主机作为我们这个项目的测试机器,到时候有需要进行测试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使用.”

“现在项目刚起步,项目组成员还在招聘当中,目前我就选了你,还有计算所的另外七名成员,还有另外八名成员将会在接下来的三天内集结完毕”

王多鱼听着夏培肃教授的陈述,一言不发。

他对这些零碎并不太感兴趣,目前他最想知道的反而是阵列处理机的系统结构应该采用并行技术还是流水线技术?亦或者是两者都同步推进?

不过,他很快就被夏老太太的话给整懵了,因为对方问他,给他五名助手够不够?

之前在信件来往的时候,夏老太太就说过了,让他负责其中一部分细分技术的搭建工作,毕竟他人在冰城,最适合完成理论层面的构建。

“夏教授,我不需要助手。”王多鱼摇头,拒绝了对方的提议,接着说道:

“虽然我接下来会一直待在冰城,但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来京城的.”

夏培肃闻言,反问道:“那如果中间的信件往来丢失了呢?立项之后,凡是涉及到项目相关的所有技术资料,都是严格保密的,肯定不能够再跟之前那样粗放管理了”

王多鱼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

他总不能让范荣庆来帮忙传递信件吧?

所以这个时候,还真的需要有人帮忙传递信件才行呢。

“那就麻烦夏教授帮忙安排两名助手吧,不过我确实不需要他们帮忙,所以两名助手只要信得过就可以了”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夏教授,我们现在的项目资金,能否支撑我们在系统架构中采用并行技术和流水线技术?”

夏培肃闻言,莞尔一笑:

“急什么?你就不想听一听你的项目补贴么?”

“哦,那教授你说。”

“我给你申请的项目补贴是每月五十块钱,怎么样?有没有符合你的预期?”

听到这里,王多鱼眨了眨眼,心说还挺多的。

不要以为每月五十块钱不多,其实这真的不少了。

要知道,夏培肃他们都只是在计算所拿工资而已,在这个项目当中,补贴都不多,也就是十块钱左右。

甚至计算所的研究生,补贴撑死了就是每月五块钱左右,真心不多。

就这,还是有很多人想要加入这个项目当中的。

哈工大物理系戴文越教授之所以愿意给王多鱼每月六十块钱的补贴,那是因为这个项目非常需要后者那强大的计算能力。

另外,哈工大的计算机也不是想用就可以用的,有不少项目排队等着使用呢。

再说了,计算机也不是万能的,相反,王多鱼拿出来的数学模型等工具,确实非常好用,现在项目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距离完成也已经不远了。

按照这个项目的补贴,那么王多鱼现在每月能够拿到的工资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九十六元人民币,当然如果计算稿费的话,那就更多了。

他现在的稿费就只有《雪城第二卷春风》这部长篇小说,所以稿费不固定,但很稳定。

跟第一卷千字三块钱的稿费相比,第二卷是千字五块钱,涨了不少。

第一卷破晓总共是十六万字出头,总稿费是四百八十元,而《第二卷春分》则是十七点三万字,所以总稿费是八百六十五元。

至于说第三卷的话,要不要继续写,再说咯。

按照现在的收入,王多鱼现在存折里总共存了两千八百块钱人民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么年前肯定能存够三千块钱。

“嗯,已经非常不错了。”王多鱼点点头,知足常乐就好,不能奢求太多。

“好,那今天上午先这样,吃过午饭,我们再继续开会.”

项目刚建立,诸事繁多,还好王多鱼不需要去处理这些事情,要不然,他肯定会头大如斗。

接下来几天时间,王多鱼就一直在中科院计算所和附近的招待所,两点一线的生活,确实挺枯燥的。

直到十一月十一日这天,王多鱼总算可以休假一天。

西单,人来人往的街道里,王多鱼和朱玲两人在闲逛,聊着最近的事情。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星期六?”

“不是,今天是我们相识第一百三十七天的日子”

“无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