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八章 地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记……记住了!”

“那你说,从咱们这堵坊墙缺口退下来,下一步钻哪个狗洞?”

“是……是刘三爷家酒肆后墙那个?”

“放屁!那个堵了!是旁边染坊晾布架子底下那个!”

“对对对!染坊!然后呢?”

“然后从染坊地窖的大缸后面,那个稻草堆里,新挖的地道,就能爬到永宁坊的排水渠!”

老兵一边担忧着一边嘴上不饶人:“别以为拿着杆木枪就是兵了!想活命,想多杀几个叛军好保住自己的爹娘,就把这些都给我好好记住!”

然后又教授他们,如何用火油和破布制作最简易的火把,如何在点燃后扔向敌人的粮草堆或者马厩。

“一定要看准了!扔了就跑!别回头!按你们记好的路线跑!把他们引进陷阱区,那里有挖好的陷坑,还有挂好的渔网,泼了火油的柴堆!”

“这个殿下说是震天雷,和火把一个用法,谁东西要是扔得准,谁自己过来拿一个!”

“千万不要贪功,一击即走!殿下说了,咱们的命金贵着呢!!”

民兵都是青壮男女,工匠被重点保护,继续加班,而没有战斗能力,只能做后勤保障的老人孩子则被全数安排进避难所。

“快!快!张家婶子,带你孙子跟紧我!去伽蓝寺的地宫!”

“赵老汉,别管你那几坛咸菜了!命要紧!坊正说了,咱们这坊的人都去慈幼局的密室!”

稍大一些的孩子们自发的收拾简单的包袱,去扶老人,实在太小,还不懂事的孩子们被吓得大哭,家中长辈死死捂住他们嘴,拖着,抱着,全部往暗处隐蔽和转移。

幽深的地窖,废弃的矿道,寺庙道观底下宽阔的藏经洞,大户人家捐出的、曲折蜿蜒的避祸密道。

每个地方都有负责维持秩序的义军或僧人,一遍遍嘶哑的嘱咐着。

“都记住!这里是伽蓝寺地宫!如果上面守不住了,叛军要过来了,会有人报信!到时候就跟着我!我们从北面小门出去,钻进排水渠,往安善坊的暗窖撤!都记住了吗?”

地道里虽然不算多宽敞,但也通气,他们就在这里设法煮饭,做干粮,编渔网,草绳,还有按照那个殷灵毓殿下的吩咐,把酒煮了又拿坛子接下来,把细棉裁开,扔进煮沸的水中。

总之,还在争取为外面的战场尽一份绵薄之力。

殷愿已经开始飞到长安上空盘旋,与殷灵毓并肩作战。

它依旧是最好的通讯员。

崔乾佑的确排出了一支五十人的部队,脱离大部队,赶往长安。

不管是他,还是其他人,都认为,那不过是个可笑的所谓义军,五十人,足够了。

尘烟滚滚,马蹄声声。

第三天下午,这支队伍,远远看到了长安的轮廓,激动的鬼哭狼嚎,向前冲刺。

整齐,密集,气势汹汹。

随即凭空一声炸响。',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