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脸上笑意更浓,带着几分自豪:“我们殿下如今可是迷上种地了,天天往田间地头跑,殿下说,看着地里长出庄稼,比什么都踏实。”
许靖央听后,替魏王感到安心。
“看来他是真的找到了乐趣。”
“是啊!托殿下的福,今年蜀州和湖州风调雨顺,收成特别好!殿下心里一直记挂着朝廷和百姓,前阵子北地大旱,我们殿下二话不说,就从封地粮仓里调拨了八百石粮食捐给北地,略尽绵力。”
许靖央闻微微惊讶。
自己和萧贺夜合力捐赠的大半军功内,粮食不过五百石。
看来魏王确实将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财力丰厚。
“八百石......魏王慷慨,心系黎民,是蜀州和湖州之福。”
张诚点点头,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道:“皇上得知殿下捐粮之事,龙心大悦,还特意下旨褒奖,想让我们殿下回京受赏呢,不过秋收在即,殿下实在走不开,若不然,殿下能亲自来恭贺王爷您。”
许靖央缓缓点头。
魏王这是明智之举,远离京城是非之地,专注于封地民生,既是自保,也是实绩。
“他做得对,”许靖央随即看向那些樱桃,“回去代本王谢谢魏王,这份贺礼,本王收下了。”
“是!王爷的话,属下一定带到!”张诚再次抱拳,“殿下还特意嘱咐,这樱桃性热,一次不宜多用,请王爷务必保重身体。”
不知怎么,许靖央能想象到魏王的语气。
赤诚中带着珍贵的认真。
张诚说:“王爷,卑职得走了,王爷还准备了十几筐,让卑职代为送给皇上。”
许靖央颔首:“你且稍等,替本王将一样物什带给王爷。”
她吩咐寒露去拿。
不一会,寒露捧来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个罩着青布的明珠。
“此为夜明珠,与寻常夜明珠不同,它在白昼时分也能透出光亮,只是要将布彻底揭去。”
“你只需告诉他,明珠蒙尘,暂敛其华,需待时而动,他......会明白的。”
张诚拱手:“卑职先替殿下谢过王爷!”
他带着东西走了。
康知遇走上前,望着张诚的背影:“不知魏王殿下,能不能读懂您宽慰他的心意。”
许靖央淡淡一笑:“就算他不懂,身边的幕僚郁铎都会解释给他听。”
那可是个极其聪明的人。
许靖央问康知遇:“如果在大家都饿肚子的时候,你却有一粮仓的食物,你会不会捐?”
康知遇思索片刻,点头:“我会捐一半,毕竟,我若不捐,大家会来抢夺,我若全捐了,无法保证自己。”
许靖央弯唇,凤眸仿佛洞悉一切。
“所以我说郁铎聪明,他一定是教魏王将近年的粮食收成全都捐了。”
一方面,是帮助魏王告诉皇帝,蜀州和湖州就这么多东西,多了也没有。
再一方面,是以此举向朝廷和天下昭示,魏王虽远在封地,却始终忠君爱民,打消皇帝对他拥兵自重的猜忌。
纵观大燕史上,历来被送去封地的皇子,要么天生残缺有病,要么被当做囚犯关押。
所以皇子们宁愿留在京城,也不想去封地受制。
毕竟皇帝不放权,还不断削弱他们的守军力量,其实相当憋屈。
但魏王就是一个例外,皇帝不仅允许他自由治理封地,竟没安排钦差随行陪同,说不定,还偶尔想起这个儿子的好来。
康知遇感慨:“魏王殿下纯善,身边能有郁铎这样的忠臣幕僚陪伴,也算是人生当中的安慰了,毕竟,人生难得一知己。”
许靖央跟着缓缓点头:“是啊......”
她看着那红艳艳的樱桃,目光深远。
魏王选择了一条与她,与宁王、平王都不同的路,或许,这才是最适合他的路。
许靖央回过神,吩咐寒露她们——
“将这些樱桃分一分,府里留些,给大房、三房送一点,其余送去大营,给将士们也尝尝鲜。”
“是。”
次日。
细雨朦胧,驱散些许暑热。.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