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17章 一张足以成为历史记录的照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此次的华国数学峰会,并不是只召开一天。

根据安排,将会持续三天。

前两天是学术分享,最后一天则是进行学术探讨。

至于说是什么奖项之类的,则是没有的。

这也是王东来的意见。

奖项这个东西,有可能从一开始是公平公正的,但是越到后面,就越是距离公平公正越远。

所以,王东来并不赞同设置什么奖项。

哪怕是协会准备以王东来的名字命名奖项,也被王东来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头一天的学术会议,进展的极为顺利。

当天晚上,就登上了一些重磅的官方媒体。

虽然说是总台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报告,但是也通过其他的报导渠道进行宣传了。

对于此次数学峰会的举办,上面的领导还是极为关注,极为支持的。

而能够有这样的规模,更是出乎了上面领导的意料。

在看到这个阵势之后,不少领导对于王东来在国际上的声势顿时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转眼,便是第三天。

也是此次数学峰会的最后一天。

其实,从王东来上台之后,他就没有下来过。

外界很多人都只知道王东来是国际知名数学家,但是对于王东来的确切身份,还是有所不清楚的。

用一个贴切的形容来描述,那就是王东来已经是当今数学界的断层第一人!

这个断层第一人,其实是众人都认可的。

只不过却因为各自的利益,并没有愿意公开说出来。

毕竟王东来的年纪还这么小,要是把王东来的名声宣传出来,对于他们这些老家伙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哪怕是他们不说,心里也都默认了这件事。

能够出席此次数学峰会,就是一个证明。

虽然也有不少学者和教授选择了放弃华国数学峰会,准备参加全球数学家大会,这也只是在华国和西方学术界之间选择了西方学术界而已,并不是说王东来的水平不行。

要知道,这两天发生在华国数学峰会的消息,都会被立即传回西方。

尤其是王东来的一些证明思路,更是被不少人记录下来,传真到西方。

最后一天,也是这些参加此次峰会的学者最为期待的。

因为作为学者,他们也都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

之所以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前来参加这场数学峰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为了维持数学的纯粹性,一部分便是为了王东来而来。

学术报告厅里。

能够坚持到今天,并且还能跟上王东来的节奏的人已经不多了。

满打满算,也就是几十人而已。

而王东来主要交流的对象也正是这些人。

像是其他人的一些问题,根本都用不上王东来出面解决。

因为是采用了高科技技术辅助,让每个学者都把自己的问题写出来,通过系统投放,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只有少部分的一些问题,需要当面来交流。

对于这场交流探讨,王东来还是极为期待的。

因为能够在数学领域有所突破,有所成就的人,都不可能是蠢人。

智慧的交流碰撞,将会迸发出无比辉煌的成果。

王东来虽然有系统的加持,还有诸多技能和能力,但要是能够在交流之中,获得新的灵感,王东来也不会抗拒。

这一场交流,简直是成了王东来的个人秀。

说是以一己之力,来抵抗众人,完全不为过。

等到交流结束之后,在场的人都已经变得无比疲惫起来,神情也流露出无法掩饰下去的疲倦。

学术交流本就是一个极为烧脑的工作。

尤其还是数学领域,需要大脑高速的运转,去思考。

王东来站在中间,等了一会儿,也没有见到有人再站出来出声询问,便明白此次交流探讨到此结束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

学术报告厅里,忽然响起了剧烈的如同雷声般的掌声。

只见到,这些在国内高校里担任教授,甚至是院士的学者,都是一脸钦佩地看着王东来。

手上则是在使劲地鼓掌,用力之大,手掌也都变得通红。

“看来我们是真的老了!”

“华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我以前认为我还能再坚持十年,但是现在看来,已经到了我可以彻底退休的时候了。”

丘诚桐站在德利涅的身旁,看着台上处于众人视线中心的王东来,脸上带着极为复杂的神情,出声感慨说道。

德利涅虽然是歪果仁,这两年也开始学习了汉语,所以倒也能够听懂丘诚桐的话,用着略显憋口的腔调说道:“不得不承认一件事,那就是这个世界是有天才的。”

“也许,我们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天才,但是只有我们才知道天才和天才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毫无疑问,王东来不管是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将会是那个时代最为伟大的数学家和科学家。”

“在很久之前,我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个时候,我还觉得王东来需要一点时间去成长。”

“但事实告诉我,是我错了,他的成长速度超过了所有人,根本不符合常理。”

“王东来的出现,对于数学是一件好事,对于人类科技发展是一件好事,对于人类文明进步更是一件好事,唯独对于和他同时代的学者,包括我们在内,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好事在于,很多没有证明出来的数学难题会被证明出来,数学领域会出现更多的研究方向,坏处在于,所有人都会处在王东来的阴影下面,看着他不断地取得突破,取得更好的成绩。”

“站在我的角度,我认为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因为我已经这个岁数,该有的荣誉我都有了,我自然是更愿意看到数学的发展。”

“唯一受损的恐怕就是和王东来同时代以及未来的学者了。”

丘诚桐听到德利涅这么说,略有惊讶地看了一眼。

他没有想到德利涅会这么直率,坦诚地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不过,心里的惊讶只是转瞬即逝。

“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有一件事,我想可能你还不清楚,那就是王东来推动了一个高校专业补贴,专门针对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进行补贴,让他们更好地去搞学术研究,把精力投入进去,不必为了生活费而费心。”

“这份补贴的力度一点都不小,每年统计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