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请放皇后出宫
目送李纨回长春宫,楚延想了会后,信步朝坤宁宫走去。
太监宫女们心领神会,知道陛下今晚要临幸皇后娘娘,于是夏守忠上前小声问:「陛下,奴才先去给皇后娘娘传话。」
「不必。」
楚延制止了,来到坤宁宫,外边的宫女想要进去禀报,也被他叫住。
进入坤宁宫,里边的几个宫女都很吃惊,楚延认识的一个宫女绿燕,忙起身来跪拜。
「免了。」
楚延问她:「皇后可在里面?」
「娘娘在的!」
「嗯,你在外边伺候,朕自己进去。」
楚延吩咐她,放缓脚步,进了东暖阁内。
曾经大顺朝母仪天下的皇后,就在屋子内,坐在榻上,手里拿着针线,正专心致志的在做针黹活,纤细手指灵巧的在针线长穿绕丶勾织。
堂堂皇后娘娘,在坤宁宫里做这些针线活,给人以一种奇妙的赏心悦目感。
楚延站定,看了她一会,张皇后丝毫没发现他来,她妩媚又不失端庄的身子上,只穿着两件衣裙,胸襟被撑出圆润形状,大腿丰润笔直,东暖阁内宫灯并不多,只恰好够照亮她做针线活。
楚延总觉得,如果她不是前朝皇后,那她其实很适合当他的皇后,从相貌到品行,又或者管辖后宫,她都做得足够好,元春管后宫遇到什麽事,多是来问她。
她也不奢求继续当皇后,几次求搬离坤宁宫,楚延都以「朕没空,你先住着」为由拒绝了。
许是眼睛盯着针线久了,张皇后略休息一会,抬起头,忽然见到眼前多出一个高大人影,顿时被唬了一跳。
看清楚是他后,才放松下来,起身迎他,又埋怨说:
「陛下来了怎不出声?倒吓了妾身一跳。」
「是你太专注了。」
楚延笑着走过去,拉着她手坐下,看了看她织到一半的东西,问:「皇后娘娘也会针线活?」
张皇后笑道:「妾又并非生下来就是皇后。」
说着,她脸上有些羞涩,瞟了楚延一眼,知道他今晚来找自己,大约是又要叫她侍寝。
这一个多月来,她倒侍寝了四五次,也大约知道这个造反的皇帝,每晚上都要召幸妃子,真亏他这一身的蛮力!
楚延笑道:「倒是我糊涂了,你绣的是什麽?」
「一件肚兜,给汉阳大公主的。」张皇后顿了下,怕他生气,又解释:「妾毕竟是她们嫡母,该多些关心她们。」
楚延点头,把绣了一半的肚兜还给她:「朕又没说不许。」
那几个故顺朝小公主们都跟着清河住在毓庆宫,平日里不是去凤藻宫跟太后待在一块,就是来坤宁宫见她们母后。
张皇后低声道:「妾也在为将来做准备。」
「做什麽准备?」楚延挑了挑眉,伸出手去抚摩皇后光洁的下巴:「你想去哪?」
张皇后闭嘴不答,被逼得无奈了,才说:「请陛下准许妾搬离坤宁宫!」
楚延笑道:「朕又非薄情寡恩之人,你担心是多馀的,好好在宫里服侍朕。」
「妾,谢过陛下。」
张皇后恭恭敬敬的跪在榻上给他磕头,心里的担忧却不曾放下。
新君固然非是薄情之人,可他却也太多情了些,他不是喜怒无常的皇帝,却是对后宫每位妃子都关照有加,不吝啬帝王之宠。
起初时,张皇后误以为吴贵妃丶周贵人等以美色受宠,连续三四夜被召幸,后来才慢慢得知,原来他是对每个妃子都宠爱。
如此一来,反倒是每个妃子都不受宠。
贾家丶薛家丶史家姑娘们接二连三进宫,她也见过几个,都是才貌双全的女孩,她们都入宫后,那时后宫还有谁敢说自己受宠?
她已不是皇后,却占据坤宁宫,势必会引来后宫诸多妃嫔的敌视。
皇帝将她抱回房间,放到床上,她知道今晚又要有一番生死搏斗。
「陛下~」
张皇后躲着他,再求一次情:「妾请搬离坤宁宫!」
楚延本没打算停,三两下就把她衣裳给解了,但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却跪在床上,白花花身子伏跪着。
她纤美洁白的背脊,以及那圆翘白腻,令楚延看得不禁在脑海冒出前世看过的词:土下座。
如今的张皇后,就是这样子跪在他面前。
「陛下若怜惜妾,请准许妾搬离,妾只有离开坤宁宫,才能长久伏侍陛下!」
张皇后再次求情道。
她不信造反当上皇帝的楚延不理解她的苦衷,他就是无情,或以为能掌管局面,又或者是留她在坤宁宫,好羞辱她……
才一直不准许她搬离。
「你真想搬离?」
楚延坐下来,将张皇后拉到自己腿上,思考片刻,见她一脸恳求的样子,就答应下来:「等在金陵的谢贵妃动身上京,你就搬离坤宁宫。」
张皇后素手轻拨揉,张口吃了下,才柔声问:「贵妃娘娘何时上京?我听说今早陛下接见了从金陵来的官员,娘娘为何不跟着来京?」
她虽是皇后,却得喊谢昭君为娘娘。
楚延摁她脑袋,无奈说:「她越来越不把我放眼里了,几次书信,都推脱不进京,不是生病了,就是看小猫小狗打架忘了,整日里不知道在做什麽。」
张皇后张着嘴,很吃惊。
若说妃嫔受宠,她这些天来听说过不少,皇帝抱着清河,与元春同骑一匹马,纵容湘云在后宫顽耍,不必守规矩,把林姑娘放在临敬殿,让她住七八日,又下旨恢复林家祖宅等等。
但这些,都比不过谢昭君。
她居然抗旨不来京城!
身为皇帝妃子,真可谓大不敬了。
楚延笑道:「不管她,她能掐会算,跟个神婆似的,再过一个月她还不来京城,我就派人将她捆来。」
张皇后若有所思,想到了宫里传的,这个谢贵妃乃是起死回生的异人,据说复生后,第一句话就是她要当皇后。
呵。
也亏得她以前没听过这谢昭君,否则以她这句话,就该治她的罪了!
这不是咒她死吗?
但那是以前,如今楚延领兵进城,这谢贵妃怕不是真要当皇后了,果然有几分神异,怪不得皇帝纵容她。
「别停。」
楚延摸摸皇后的头。
张皇后眼神幽怨的看他一眼,才低下头去专心致志。
她不得不专心,因这个男人每次召幸她,都要折腾她半宿,不给他先来一次,等会还不知道要受什麽罪呢!
但她仍然失算了。
一个时辰后,她又求情道:「陛丶陛下,叫妾那侍女绿燕进来罢,妾不堪征伐矣。」
楚延准了。
把皇后贴身侍女绿燕也给宠幸了。
……
且说韩穆杰与宋瑞等几人,从临敬殿出来,离开皇宫的路上,几人边走边聊着。
「新君虽招纳我们为官,却不像要重用的样子,只是拿我们当做收拢人心用。」于舟叹道。
韩穆杰哂笑道:「以我观之,新君行事较为霸道,用人多重实干,对清流官员并不十分看重。」
几人聊了一会,基本了解了新君喜好,知道皇帝暂不会重视科道官,对他们这些旧朝的科道官,更是不放心上。
否则,也不会把他们放到兰台寺。
兰台寺监管宗室,可新君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其他亲戚,兰台寺连监管的人都没有!
「回家去罢!」
于舟叹了口气,「我等至多在朝廷为官二三年,天下安定后,新君会逐渐清退旧朝官员。」
几人纷纷点头,对不久后吏部的任命也不放心上了,再拿两年俸禄,辞官回老家。
「未必!」
原大理寺右少卿宋瑞忽然开口,几人纷纷看向他。
「圣上虽没有兄弟姐妹,兰台寺却还有个地方可以监管。」
「你是说……」
「不错,后宫。」
宋瑞道:「宫闱之事,外臣本不该议论,皇上自有决断,但顺太祖定祖训时,又担心后世子孙太过宠幸某位妃嫔,故而留下规矩,兰台寺可上疏皇帝,陈述后宫事之利弊,劝诫皇帝牢记祖训。」
于舟吃了一惊,说:「你我旧朝官员,如何能对新君宫闱事妄加议论?」
后宫乃是皇帝家事,凡是皇帝,都不怎麽喜欢官员对着后宫指指点点,更何况他们才刚在新朝为官。
宋瑞正色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圣上既已下旨招纳我们,我们也已经答应入朝为官,那便再无新朝旧朝,都只是大乾朝臣子,陛下又任命我们为兰台寺官员,如何不能上疏?」
几人无话可说,按理是这样,但谁敢这样做?
跟随皇帝起兵的臣子,身上功劳无数,又岂是他们能比的?
宋瑞拱了拱手,「我回去后就写一份奏疏,各位,先走一步了!」
韩穆杰几人目送他离开背影,不禁猜测:「他要劝诫皇帝何事?」
后宫之事,他们也略有耳闻,能写的地方不少。
第一件事,就是劝皇帝多纳妃子,尽早生下皇子。
第二件事,立皇后。
但这些事,想必乾王府官员也劝多了,他们再上疏,也不过是拾人牙慧。
……
第二日,一份由兰台寺大夫宋瑞写的《定鼎疏》,开始在朝廷官员中流传开,不止旧朝官员为之侧目,诸多新朝官员也大为吃惊,直言宋瑞真是胆大包天。
那份奏疏上,除开建议皇帝多纳妃,早立皇后外,另有一件事,是直指皇帝的:
请皇上放前朝皇后出宫,以全大义名分,安天下人心。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