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朕在红楼当暴君最新章节 - 榻上参禅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0章 林之孝返京,史太君赐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70章 林之孝返京,史太君赐玉

又过了几日,贾母没有让贾探春插手,而是命吴新登等人,将抄没赖家得来的黄金白银,还有其他房契地契等物,折合二百六十万两银子,全部上交给了内帑。

李崇的内帑,一直是由戴权在打理,当他听到这件事情,整个人都有些懵了。

戴权和贾探春当时想的一样,心说贾母这老太太,为了向陛下大表忠心,这是连日子也不打算过了?

戴权又问了一遍,得知贾母并没有亲自前来,而是吴新登等几个荣国府管事,押运着银车来内库交接。

戴权心里明白,贾母之所以不来,就是不想给他劝说,或是拒绝的机会。

没法子,这件事儿他只能报到御前,请求陛下圣裁了。

这会儿,李崇正在武英殿处理政务,当戴权将事情说了一遍之后,李崇一开始并没有太过在意。

那一日,贾母当着他的面,说要将赖家抄没来的银子,拿出一半来上交内帑,以充军资。

李崇当时虽说没有答应,但以李崇对贾母的了解,她既然这麽说了,不管李崇答不答应,贾母都会如数上交内帑的。

那麽今日贾母派人将银子拉来内帑,也就没什麽好觉得惊奇的了。

李崇随口问道:「有多少?」

戴权恭声回禀道:「现银一百一十七万两,还有其他房契地契,折合银子共计二百六十万两。」

李崇闻言一愣,前几日,汪安便将查抄赖家的详细数额,以及荣国府修建省亲别墅,

还差多少银子,事无巨细的向他禀报过了。

贾母今天派人拉来两百六十万两,也就是说她一两银子没留,全部上交给内帑了。

贾母这麽做,到底是为什麽呢?

李崇皱眉思索片刻,旋即恍然大悟。

贾母今年已经八十七了,眼看着没有几年可活的了,她这是想让朕欠她一个人情,想为儿孙们留一条后路啊!

想到这里,李崇不由得叹息一声。

贾母平日里,若是涉及到贾宝玉,总是会犯些糊涂,可是在其他事情上,她的政治智慧还是可以的,不愧是撑着荣国府门的国公夫人。

唉,可惜儿孙们不争气,贾母的这一片苦心,只怕终究是要白费了。

见李崇一直不说话,戴权小心翼翼的问道。

「陛下,这银子,收是不收?」

「收,送上门的银子,为什麽不收?」李崇哈哈一笑,「荣国府老太太不就是想让朕欠她一个人情嘛,这人情,朕记住了。」

说着,李崇吩咐道。

「将现银一百一十七万两,还有前几日薛家交上来的一百万两,全部解送东南,充作军费,那些商铺全部交给薛家去经营,至于那些房产,田庄,按照市价发卖,所得之银同样解送东南。」

戴权领旨,躬身退出武英殿之后,李崇坐在龙椅之上,望着空洞洞的殿门,望着殿门外空荡荡的广场,好没来由,心里又是一阵叹息。

贾母的这个人情,他接下了,也认了。

作为回报,以后他自然会照拂贾氏子第的。

也希望以贾宝玉为首的,这些荣国府的混帐子孙们,往后能稍微争点气,不要让贾母的这份人情,过早的被消耗掉吧!

而就在李崇感慨之时,荣国府又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被贾母派去绍兴的林之孝,过了三个多月之后,终于回来了。

林之孝回到荣国府之后,顾不得洗去满面风尘,也顾不上回家,而是第一时间来贾母上房拜见贾母。

贾母屏退闲杂人等,连丫鬟琥珀等人也赶了出去,只留下鸳鸯一个人在近前伺候。

林之孝跪在贾母面前,贾母看着他,瘦了,也黑了,很明显这次去绍兴,林之孝吃了很多苦。

贾母摆摆手道。

「别跪着了,起来坐着回话吧!」

林之孝依言起身,斜侧着身子坐在一张小脚凳上。

贾母又命鸳鸯,给林之孝端来一盏茶,让他喝了以后,这才开口问道。

「胡玉娘嫁过人吗?是个黄花大闺女吗?」

林之孝摇摇头。

「回老太太的话,胡玉娘没有嫁过人,还是个姑娘家,不过她确实定了一门婚事。」

接着,林之孝便将他在绍兴打听到的事情,原原本本,一五一十的说与贾母听。

按照林之孝的说法,胡玉娘和秀才周文仁定有娃娃亲,不过后来周家败落,周文仁一连考了好几回举人,都没有考中,然后胡君彦便越来越瞧不上周文仁,瞧不上这个未来女婿了。

再然后就是贾宝玉在绍兴城选侍妾,专门请了胡君彦坐镇客栈,负责为那些女人检查身体。

而胡君彦贪慕荣国府的权势,便故意隐去胡玉娘已经定亲的事情,让胡玉娘贴身照顾贾宝玉,并顺利怀上了孩子。

贾母听到这里,并不怎麽生气,只是眉头微皱,然后点了点头。

在几个月前,她第一次见胡君彦之时,便觉得此人过于精明了些,只怕会在宝玉留后这件事情上动手脚。

现在看来,胡君彦果然动了手脚。

不然在绍兴之时,宝玉亲近了那麽多女子,为何只有胡玉娘一个人怀了孩子?

对于这件事,贾母当然生气,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她再生气也没用了。

对贾母来说,只要胡玉娘肚子里的孩子,是宝玉的种,那就行了。

至于胡君彦此人,等胡玉娘生下孩子,便将他打发回绍兴,往后和他少来往,也就罢了。

而胡君彦嫌贫爱富,故意隐瞒胡玉娘已经定了亲这件事,贾母心里虽然甚为不喜,可并不怎麽看重这个。

毕竟当时为了给宝玉留后,连青楼女子都招来了,一个定了亲事的良家女子,再怎麽说也比那些青楼女子,要强上一万倍吧!

说到胡君彦嫌贫爱富,这世上之人,绝大多数不都是如此吗,又有什麽好过分苛责的呢?

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就像五年前,王子腾谋反,忠义伯府一朝覆灭,她让贾政带着贾琏,去忠义伯府强行与王熙凤退亲,不也是趋利避害,不也是如此吗?

而嫌贫爱富也是趋利避害,只是看起来比较低级而已。

贾母心里想着,只要能确保胡玉娘肚子里的孩子,是宝玉的种,别说胡玉娘已经和别人定了亲,就算胡玉娘已经嫁作人妇,她这会也不在乎了。

可贾母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太放心,皱着眉头又问道。

「你没问问四坊街邻,胡玉娘名声如何?她会不会和那个周文仁,私定终身什麽的?」

「回老太太话,胡家的四坊街邻,还有胡家的亲戚,小人都想尽办法打听了一遍,他们都说胡玉娘从小便循规蹈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一位极为难得的良家女子。」

贾母皱着的眉头,始终没有松开,又问道。

「那个周文仁,你打听过吗?他性情人品如何?他会不会与胡玉娘私下接触,勾引诱骗胡玉娘,做下什麽丑事来?」

「回老太太的话,小人打听过了,那个周文仁在绍兴本地还颇为有名,小时候便有神童之名,只是后来一直考不中举人,便慢慢的蹉跎了,

绍兴城里的人,十停里倒有九停,都在夸赞周文仁的学识人品,说他贤良方正,怀才不遇,日常行事常以圣人之言要求自己,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正人君子。

小人在绍兴城之时,亲眼看见好几家当地富户,要将女儿许配给他,不过都被周文仁给婉拒了,听说他立下誓言,说考不中举人,考不中进土,便终身不娶什麽的。」

听到这里,贾母算是彻底的放了心,她那一直皱着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了。

看来这胡君彦虽然混蛋,但他的女儿胡玉娘,还是个好的。

而那个周文仁,也有几分读书人的风骨,堪称正人君子。

而且他日常行事,也严于律己,常常以圣人教诲约束已身,想来是不会违背儒教礼法,与胡玉娘私通,做出不婚而娶这等丑事来的。

贾母悬了三个多月的心,这会终于算是放下了。

只是贾母忘记了,那个读书人不爱稻草爱黄金,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故事。

在面对微小利益之时,每个人都可以是好人,每个人都可以是正人君子。

但面对滔天大利之时,这些人才会露出本来面目,才会让半夜送回稻草的穷书生,做出盗取金佛,连夜跑路的事情来,

贾母眉眼含笑,先是赏了林之孝一百两银子,又让他接替赖大,从今日起,正式成为荣国府的大管家。

林之孝激动得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贾母叩头不已。

贾母摆摆手,让林之孝起身,并一再叮嘱他,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勿让其他人知道,就连你屋里人,也是不能说的。

林之孝一边流着泪,一边拍着胸脯保证,他一定会将这件事烂在肚子里,带进坟墓里。

贾母点点头,让林之孝下去歇息,然后叫琥珀进来,让她去传胡玉娘过来。

没一会功夫,胡玉娘便挺着个大肚子,由碧痕扶着来了。

此时的胡玉娘,身孕已有七个月了,肚子已经很大了,行动也不是很方便,故而贾宝玉不是很放心,也一起跟了过来了。

见宝玉和胡玉娘恩爱至此,贾母眉目之间满是笑意。

宝玉和胡玉娘进屋之后,先是给贾母请安,然后胡玉娘坐在贾母身旁。

而贾宝玉一如往常,一头滚进贾母怀里。

贾母唇角含笑,一边摩爱抚着宝玉,一边拉着胡玉娘的柔嫩小手,叹息了一声。

「你是个好孩子,让你跟了宝玉,守.....

贾母本来想说,胡玉娘跟了宝玉,守一辈子活寡,委屈你了,可又怕这话会伤着宝玉,故而改口道。

「好孩子,委屈你了。」

胡玉娘二八年纪,正是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自从跟了宝玉之后,宝玉除了给她弄一身的口水鼻涕,便什麽也做不了了。

胡玉娘的心里,怎麽可能不觉得委屈了?

更何况她肚子里的孩子,还不是贾宝玉的,那就更委屈了。

现在见贾母这麽说,胡玉娘不由得滴下泪来,可她还是得强装笑颜,尽说些贾母爱听的话。

「老祖宗,您莫要这麽说,我承受不起,再说了,我本是小门小户出身,能跟了二爷,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也是我们胡家的福气,怎麽会觉得委屈呢?」

贾母摩着胡玉娘白皙嫩滑的小手,笑着说道。

「好孩子,我没有看错你,你确实是个好孩子,宝玉交给你,我便是死了,也能目了。」

说着,贾母命鸳鸯打开箱子,取出祖上传下来的一个玉块来,并亲手给胡玉娘佩戴在腰间。

看见这块玉,贾宝玉也来了兴致,他就着胡玉娘的腰间,捧着那块玉看来看去。

只见这块玉块有三寸方圆,形似甜瓜,色有红晕,上有沁色,甚是精致,应该是传承了上千年的古物。

宝玉笑问道:「老祖宗,有这般好东西,我怎麽从未见过?」

「让你瞧见了,我还能留得住吗?」

贾母满脸笑意盈盈的,轻轻的拍打了宝玉一下,继续说道。

「你那里知道,这块玉块是汉时所佩的东西,很是贵重,还是祖爷爷传给我们老太爷的,

老太爷平日里最疼我了,临出嫁的时候叫了我去,将这块玉亲手传给我的,

嫁到你们贾家之后,家里的东西甚多,我便将这块玉选在了箱子里,这一选便选了六七十年。」

说着,贾母看着胡玉娘,眉眼含笑的说道。

「宝玉有一块玉,你总该有一块玉来与他相配才是,这块汉代玉块,虽不及宝玉那块玉,来历那般稀奇,但也是极为贵重稀罕的,

又是我们史家祖爷爷传给老太爷,老太爷又传给我的,今儿我便将它传与你,希望你和宝玉珠联璧合,永结同心,你们俩好好的,我便是死了,也能目了。」

今儿只是一会儿工夫,贾母便提到了两次,她便是死了的话,就连贾宝玉听了,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贾宝玉楼着贾母的脖子,半是撒娇半是安慰的说道。

「老祖宗才不会死呢,老祖宗还要长命百岁呢,我还要背着老祖宗上五台山呢!」

贾母笑着拍了拍贾宝玉。

「傻孩子,真活那麽久,岂不是成了老妖精了?」

看着贾宝玉在贾母膝下承欢,祖孙俩其乐融融,胡玉娘手里握着那块汉代玉,表面上笑容满面的,心里却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自从她进了荣国府之后,贾母待她,无疑是极好的。

不仅严令府中下人不许怠慢她,还吩咐厨房,将她的日常饮食,提升到和贾母同一标准,厨房里挂着各种菜式的流水牌,她想吃什麽,便让厨房给她做什麽吃。

贾母怕她吃不惯这边的菜肴,又花了大价钱,从望江楼请来一位绍兴名厨,专门给她做绍兴本地菜肴和地道小吃。

除此之外,贾母还从自己每日食用的份例之中,每日拿出一两燕窝来,给她炖燕窝粥吃。

其他人参,灵芝等珍贵药材,更是日日供给不断,

想到这里,胡玉娘不由得有些心里发虚,在心里暗暗求神拜佛,衷心祷告。

她的秘密,她爹的秘密,还有周文仁的秘密,可千万不能让贾母发觉啊!

若是让贾母知道了,不仅自己活不成了,就连贾母她老人家,多半也活不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