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儒生对视一眼,缓缓点头。
片刻之后,人群终于渐渐散去。
司马绍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回到马车上,他攥紧了拳头,一不发。
一直到了宫中,他才一脚踢翻一张椅子,低吼道:“一群老匹夫,朕刚上位,他们就蹬鼻子上脸,真把自己当成老臣了。”
“老子和王敦死斗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出来做点正事啊!”
“沽名钓誉,见风使舵,装什么老学究。”
他回头瞥了一眼侍卫,沉声道:“让郗鉴进宫来,朕有要事商议。”
司马绍想的很清楚,如今建康需要的是稳定,只有稳定才能发展,才能积蓄国力,以应对将来出现的乱局。
但现在,建康即使没有外敌,也让唐禹藏了一根刺进去。
那些儒生为什么要急着证明唐禹是清白的?难道纯粹是因为善良?正义?
放他妈的狗屁!
他们纯粹是想给所谓的“科举制”铺路,提出科举制的人如果是叛逆,那谁敢实施科举制?
这些儒生第一步是洗白唐禹,第二步就要把科举制拿出来做文章了。
这些读书人想要争取政治权力已经很久了,可算是让他们等到机会了。
但现在建康需要稳定!稳定!稳定啊!
科举制哪怕是好的!哪怕是可行的!也绝不能用!
那是在拆世家的根基,在拆朝廷的架构。
这玩意儿一出来,还有什么稳定可?
世家不得发疯啊!
司马绍深深吸了口气,喃喃道:“得先稳定发展,逐步实现国力强大,通过对外战争收复领土,同时在这期间收揽大权。”
“等国富民强了,等大权在握了,才是改制的时机。”
“否则,我这个靠世家起来的君王,恐怕连一年都坚持不到,就要被世家反噬。”
他现在已经足够聪明,看问题也不在执着于对错,而在于整体的利益。
再说回唐禹,关于这个人,司马绍回忆起了很多事。
第一次的交锋,是在去年的七月初,这个人通过谢愚向自己表态,那时候,司马绍还认为他只是有点小聪明,却看不透事情的本质。
在中秋节集会上,这个人就像是突然变了,文章、政策侃侃而谈,最后还敢趁机揍了自己一下,当时司马绍认为这个人有点才华,甚至有点胆魄了。
可没想到,在舒县的死局之中,这个人异军突起,靠着不可思议的手段破除了王导的阴谋,并在民生、发展、治理等各方面展现出非凡的能力,迅速让舒县恢复生机。
司马绍确定自己从那时开始,就没有再轻视过这个人,至少内心上认为他会是一个将相之才。
然而谯郡之变,实在来的太突然了。
唐禹在谯郡展现出的能力,已经不是将相之才,而是乱世枭雄了。
因此,拉拢他成了必要的事。
能获得他的助力,自己必然能登上皇位。.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