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回归
巡完田后,陈家志骑着车回了办公楼,忽然天色暗了下来。
「老天爷呢,能不能再晚几天下雨?!」
虽然菜采收完了,但地还没有整理出来,可惜老天爷不听他的,一场雨又飘了下来。
把车放好后,陈家志带着李秀也上楼回了办公室。
易定干把老丈人两人哄得高高兴兴,儿子陈正云也醒了,办公室里很热闹。
陈家志露了个脸,就让童刚去通知所有管理人员回来开会。
「爸妈丶二姐,等会儿你们就先在办公室里喝会儿茶吧。」
「要得,要得,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
易定干插嘴道:「家志,你回来了,是不是该给我也放两三天假,我刚才都说好了,也带爸妈丶家芳和小龙去附近公园转一转~」
「哦,好。」
就显得你能耐。
陈家志问道:「对了,小龙的学校你去问了没,至少明年还会在这里呆一年,可以把学校定下来了。」
易定干摆了摆手:「放心吧,我这两天也去找镇政府的人帮下忙。」
陈家志:「有什麽需要可以给我说。」
「没事,我搞得定。」
「……」
又聊了会儿,人员陆续回来,陈家志丶易定干也都提前去了会议室等着。
会议室的办公桌椅也都换了,长方形的实木油漆桌子,看着正规多了。
陈家志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等六个小组长丶徐瑶丶童刚丶黄川等人都到齐后,才让各组都报了下工作进度。
地里的进度挺快,只剩几十亩还没来得及翻耕就下雨了,可能得多耽误一两天。
「物资采购呢?」
「也确认得差不多了,就等场长你回来点头就可以陆续发货。」
黄川拿出手写的几份采购资料,先给了一份给陈家志,随后又自己照着说了一遍。
腐熟粪肥粪肥计划量是平均每亩2~3吨,其实当初有给股东夸大的成份。
实际施入量1~1.5吨/亩就完全足够了,但陈家志还计划加入生石灰丶过磷酸钙丶硫酸钾丶复合肥等混入一起作底肥,还要混入一些微量元素肥提高冬种蔬菜的抗逆性。
所以才会报给股东2~3吨,实际就是懒得去细致计算。
但在采购上可就不能马虎了。
黄川在肥料的采购计划上一板一眼,列出了几家采购单位的价格。
有些是原来的商家,也有新增加的,但都带了样品回来,等开完会再去现场确认。
肥料和农药都没问题。
然后是种子~
菜心已经买了迟菜心2号,但太单一了,他想搭配点其它品种,以防万一。
陈家志看了会儿种子清单,皱了皱眉:「我之前说过吧,也要准备一些60天的中熟菜心种子,和120天的粗条油青甜菜心,120天的我看到了,60天的呢?」
黄川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迟菜心2号不就是60天可以采收吗?」
陈家志盯着他,语气有点重:「你有认真看过120天菜心种子的包装介绍吗?」
黄川愣了愣。
陈家志呼出一口气,说:「迟菜心2号是中迟菜心,播种到初收需要60天。
而60天菜心,比如60天油青菜心,播种后只需35~50天就能采收,你把概念混淆了。
假如你认真看了120天菜心种子的包装,上面肯定有写从播种至初收大约需要50天!
只要你认真看了,你就不会犯这个错!
你去买种子,都不看包装的吗?」
黄川被怼得一言不发,有些发懵。
「算了,我也没给你说清楚,我一直是按60天的节点来计算的。」
顿了顿,陈家志又看向其他人,估计也是懵懵懂懂的。
他以为这些常识大家都懂,现在看来,他有点超前了。
只能先再简单讲了一下。
广东菜心的周年生产,需根据季节变化(温度变化)来换种早熟丶中熟丶晚熟品种。
因此,耐热不耐寒的早熟品种,如四九菜心,应选4~9月种植;
耐寒不耐热的晚熟品种,应在11月到来年2月种植;
而介于两者间的中熟品种,则在早熟丶晚熟品种换季时种植。
很多过渡型品种还可以跨季节种植,但目前的品种没那麽多,其实很好做选择。
迟菜心2号和60天菜心都属于换季时的品种。
只是这麽大一个菜场,陈家志不想把宝都压在迟菜心2号上。
虽然要押注寒潮行情,但菜心依然是分批播种,大概在11.1~11.20期间完成播种。
前期迟菜心2号,中期60天菜心,晚期120天菜心,每一期播种六七天~
120天菜心耐寒能力最强,从播种到初收50天,时间也是够的。
其实还有更抗寒的,增城迟菜心,但从播种到采收的时间太长了,需要100天,品质口感更好,但从时间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性价比不高,现在估计种子也不好买。
这是他在休假前作出的计划,与最开始从农科院买迟菜心时的想法有些出入。
但种菜嘛,随机应变也很重要,该调整就得调整。
就像荷兰豆也是一样。
「如果要把给荷兰豆计划的中型拱棚换成小拱棚,你们有搭架的办法吗?」
在说完了菜心的问题后,陈家志又把荷兰豆的问题抛给了众人,集思广益。
「有点不好搭~」
「荷兰豆搭架的竹竿至少得1.5米以上,小拱棚太矮了……」
郑中和郭满仓两人都种过荷兰豆,但都没太好的办法。
其馀人也都是同样的意思,如果是苗期还无所谓,但后期肯定要搭架绑蔓。
陈家志一直听着众人讨论,没吱声,过了会儿才看向也没开口的易定干。
他还挺稳得住。
「易场长,你怎麽想的?」
「副场长,是副场长。」易定乾重复了两下,才说起了他的想法。
最⊥新⊥小⊥说⊥在⊥⊥⊥首⊥发!
「办法倒是有,可以给小拱棚薄膜开洞搭架,真要降温,就再铺层稻草,弄点绒布把洞口堵住,防寒效果也不差。」
郭满仓:「绑蔓线也得每两米就有一根竹竿,那得开多少洞,这样开洞薄膜肯定全废了!」
易定乾笑道:「如果场长真赌中了寒潮,这点成本又算什麽?
而且用小拱棚,时间也没中型拱棚那麽急,可以等播种全完成了丶荷兰豆也绑蔓搭架了,再搭小拱棚盖膜也来得及!」
众人一听,好像还真有道理。
如果赌中了寒潮,薄膜的成本算什麽,随便就能收回来。
陈家志也笑了笑,要不说易定干是副场长呢,这格局就不一样。
「我觉得这方法可行!」
易定干又说:「如果觉得还不保险,其实还可以在播种或栽苗时覆一层黑膜,既可以防草,还可以保温。」
「可以,花钱的事你还挺在行。」陈家志觉得不错,喊道:「黄川,把地膜也加上。」
「场长,计划多少地膜?」
陈家志沉吟了下,看着众人,说:「300亩吧,这次种300亩荷兰豆!」
100亩中型拱棚此前计划的是20万资金,小拱棚一亩成本约500元,算上地膜和其它费用,20万也完全足够了。
易定干又问:「是育苗,还是直播?」
陈家志想了想,其实他前世几次种荷兰豆都是育苗移栽。
但情况不一样,前世是八九月播种的反季节荷兰豆栽培,需要防治荷兰豆生长前期的毁灭性虫害:豆秆蝇,所以才需要营养袋育苗。
而现在马上11月了,不存在这个问题,拌种时严格一点,也可以明显推迟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病时间。
沉吟了会儿,陈家志给出肯定的答覆:「荷兰豆和菜心都全部直播。」
「好。」易定干说:「现在就差种子了,再定一下用什麽种子。」
一共有三种备选的荷兰豆种子:台中11号,粤选豆7号,奇珍76号。
陈家志问道:「确认这三种种子都能买得到吗?」
黄川点头:「没问题,台中11号和奇珍76号,黄总说确定需要后,他去发货。」
「奇珍76号200亩,另外两个各50亩。」
「好。」
粤选豆7号是本地种,而台中11号和奇珍76号都来自宝岛。
后两者陈家志前世都种过。
但种奇珍76号是2005年后的事,没想到这会儿就有种子了,不过只能走香江渠道。
三个品种都耐寒,台中11号和粤选豆7号耐寒性可能还要更好一些。
只是奇珍76号口感更好,更受香江市场欢迎,同时产量高,最佳情况下产量可达4000斤以上。
陈家志想着地膜+小拱棚薄膜+稻草,保暖措施还是比较足够了,可以适当冒点险。
便多种一些奇珍76号。
说完荷兰豆种植需要的准备,这场会议也差不多到头了。
收拾东西,陈家志正准备起身出会议室,忽地瞥见窗户外雨早停了,一抹阳光斜射~
「等等,还有个事!」
一群人被他吓了一跳。
就连走廊上看风景的李秀丶陈少昌也被吸引了注意。
易定干问道:「咋了,陈大场长?」
「整地时畦沟也要注意,需要调整一下走向,嗯~大致为东西走向就行~」
陈家志指了指窗外的阳光,说:「冬种荷兰豆生育期内,要最大可能保证太阳升起和落下时间内,畦沟内都有阳光照射。
荷兰豆株高能达到近两米,荚果也是自下而上逐渐充实,阳光足产量和品质才能达到最好状态。」
说完,陈家志顿在原地想了片刻,确认没有疏漏后,这才走出了会议室。
走廊上,家人都笑着等他。
屋里众人也感觉到了不一样,陈场长好像比此前更认真了。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