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那年花开1981最新章节 - 风随流云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60章 让你小子吹牛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060章 让你小子吹牛比

有人说过,自己拼命挣钱,是为了在面对不喜欢的事的时候,有底气有资格,昂起下巴说「不」。

而李野拼命挣钱,是可以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想怎麽花就怎麽花,愿意给谁花就给谁花。

像童明月丶牛红章那些人,总是算计李野兜里的钞票,什麽亲情丶大义之类的大道理一箩筐一箩筐的倒在李野脑门上,李野却一分钱也不愿意给他们花。

但是在面对有些人丶有些事的时候,李野却是个「败家玩意儿」,就是花钱听个响儿,心里也愿意。

现在对于老方这些人,李野就愿意花钱听个响儿,

上辈子年轻不懂事的时候,李野跟一群小夥伴读到「最可爱的人」,其实不懂其中的含义,甚至还一边读一边嬉闹,等到后来接触到一些退伍的人,看法也不尽相同。

但是当看到他们排着队冲入洪水的时候,就什麽其他的心思都没有了,只剩下无尽的惭愧和崇敬。

大家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正义阴暗,但在某个时间点上,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海外的很多人不理解「解放军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但李野真的明白。

所以今天就算是拿钱打个水漂,李野也觉得值。

可偏偏人家老方什麽都不缺。

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人家竟然不缺钱,你说这事儿谁信?

但李野不信也不行啊!人家老方有纪律,自己不能好心办了坏事。

老方看到李野的神色,爽朗的笑道:「兄弟你一看就是个实诚人,不相信老哥我说的话,其实我们还真缺点东西.」

李野挑了挑眉毛,自信的道:「你说,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想办法办到。」

老方认真的说道:「我们这个单位啊!主要承担这条线上的运输和保障任务,整天跟汽车打交道,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性能更好的卡车,兄弟你要是有心,就尽早生产出跟小日子一样好的车来.」

「.」

刚才还充满自信的李野,身家亿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的李野,说不出话来了。

就李野现在的财富,想买什麽买不来?但人家老方所说的「自家生产的高性能汽车」,却是花钱买不了来的。

所以李野只能跟刚才的老方一样,砸吧砸吧嘴,品味着嘴里那残酒的苦涩。

老方所在的驻地生活条件落后,他李野生产的汽车难道就不落后?

谁笑话谁呀?

姐姐李悦看了看李野,撇嘴嫌弃的道:「让你小子吹牛比!」

李野惭愧的笑了笑,无言以对。

老方一看李野的表情,反而不好意思了:「诶诶诶,这是我的不对了,是我不对,其实我们现在用的东风车已经很好了,以前我开老解放,嘿,那滋味儿」

老方挺有「气氛组」的天赋,很快就转换了话题,说起了他在318上坚守多年的轶事,其中不乏很有意思的笑话,引得酒桌上的人连连大笑。

但是等到所有人都开心了之后,李野却认真的道:「其实我也想造出世界一流的汽车,而且我也正在为了这个目标努力,

但这需要时间,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这会儿我没办法给你们答案.」

「.」

众人沉默了下来,老方再次看着李野砸吧嘴。

然后,明显已经喝了不少的他再次对着李野举杯:「兄弟,你真是个实在人,我得再跟你喝一杯.」

老方确实没想到李野会这麽实在,如果是别人听了老方刚才的那番话,一定会说「请XX放心,我们一定会造出最好的汽车,」而不是像李野这样坦然的承认跟世界之间的差距。

所以老方觉得跟李野非常对脾气。

这时候,姐姐李悦说道:「我这个弟弟最讲究一个实事求是,他参加工作还不到三年,就把一个几百人的单位扩建到六千人的大厂,引进两条海外先进生产线,填补国内多项空白.」

「就我们车队里那些面包车,就是他们厂刚刚研制的新型号,虽然暂时还不如国外的同类产品,但在国内已经是一流水准了」

「.」

这下又轮到老方砸吧嘴了。

本来刚才他看李野大咧咧的表示自己也可以双拥共建,还寻思着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年轻胡吹大气呢!

结果好嘛!人家手下有六七千号兄弟,比自己这几十年的老家伙混的好多了。

老方端起酒杯,忽然又放下了。

因为他酒量快到极限了,而李野的酒量好像深不可测,这要是再跟李野「都在酒里头,」那可什麽都比不过了。

「焦班长,过来。」

老方把李野第一次见的那个老兵喊了过来,对着李野介绍道:「这是焦永胜,等路通了之后他也要去林芝方向,就让他给你们带路.」

很快,李野就跟对方联系起了感情,然后就用自己的酒量把对方给折服了。

在联络感情的过程中李野知道,这位焦永胜已经在318上跑了十二年,经验丰富哪哪都熟,的确是位好向导。

但是向导再好,路断了也没鸟用,这年头的工程机械又不如几十年后那麽普及,也不知道要修到什麽时候。

但是老方最后却拍着胸脯道:「放心,明天保证通车。」

。。。。。。。

当天晚上,年龄大的烈士亲属都睡进了营房中,但营房确实不大,李野和一部分年轻人睡在了车上。

雨下了一夜,敲打着车顶棚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起到了很强的助眠作用,所以李野直到天色大亮才醒了过来。

他这个时候忽然意识到,营地里没人出操。

李野想到了什麽,赶紧去通知摄像组,没想到摄像组早就动起来了。

「王师傅,通知一下摄像师傅,赶紧跟我去前面看看,人家可能是到前面为我们修路去了.」

王路阳道:「李厂长,昨天半夜这里的战士们就悄悄的出去了,杨处长叮嘱过我们,不能放过任何素材,所以老刘他们昨晚上就过去拍摄了,待会儿我们就跟老刘他们换班」

李野心中了然,点点头说道:「行,那你们看着安排,跟大家说一下,没有白吃的苦,没有白受的累,回去之后亏待不了大家」

王路阳摇了摇头,惭愧的道:「李厂长您可别说这话了,跟那些年轻人比起来,我们这点苦算什麽?说出去都让人家笑话.」

这年头的影视行业,还不像后世那麽浮躁,负责拍摄的摄像组有宣传部的人,也有像王路阳这样李野找来的「个体户」,

但是大家自从踏上318,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反而对这次的拍摄历程都感到骄傲,都觉得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这一次李野多找了几台摄像机,让他们不要考虑胶卷的耗费,尽量做到全程记录,捕捉到了好多有意义的瞬间,回去之后整理一下,一定能剪辑出许多许多感人的镜头,这些摄像师也非常有成就感。

到了下午,前面果然传来消息,可以通车了。

焦永胜驾驶着自己的绿色卡车,第一个驶出了驻地,带着车队向西进发。

当经过昨天那片塌方路段的时候,几百个浑身泥水的战士集体向车队敬礼,惹得好多人都红了眼眶。

像这种事情,拿到好莱坞的电影大片里,都是刻意宣扬催人泪下的经典煽情片段,但是在种花家这片土地上,却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普普通通而已。

。。。。。。。。

「前边的山坡下雪了,五分钟之后准备停车上链儿」

李野拿着报话机,坐在焦永胜的头车上,跟队伍尾部的人时刻保持联系。

而焦永胜一直闷不做声的开车,李野跟他,他几乎都是用「嗯」「啊」来回答,一路上可把李野给闷死了。

不过这个家伙的开车技术让李野不得不佩服,318那麽烂的路况,东风140这种几乎没有减震的货车,竟然被他开出了「顺滑」的感觉来。

焦永胜可以把偌大的卡车精准的控制在最佳的行进路线上,前面明明是坑,但它就是顺滑的过去了,确实牛比。

但就是有一点李野不太适应。

就是每到上坡的时候,焦永胜就会摁住喇叭不松手,前面路上没车他也摁喇叭,霸道的很。

等到了山坡脚下,车队停下开始挂防滑链。

坐在后面车上的小穆一溜烟的跑过来,一边给东风车挂防滑链,一边兴奋的跟焦永胜建议。

「班长,要不你开那面包车在前面领路吧!我刚才开了一会儿,真的太好了,爬坡有劲儿,下坡刹车好,座椅真舒服」

焦永胜斜着眼睛看了小穆一眼,冷冷的道:「吃惯了白面馍馍之后,你还能吃得下窝头吗?」

「.」

小穆不敢说话了。

他是新兵,也是焦永胜的徒弟,平时都是按照「老带新」的严格规矩训练的,挂防滑链时他得抢着动手,师傅训了他也得乖乖听着。

李野想说什麽,但是焦永胜却突然给李野说道:「我知道你们的面包车好,但这条路上最需要的还是货车,你知道我刚才为什麽一直摁喇叭吗?

因为发动机的水温太高了,我得用喇叭吹出来的气,帮助水箱降温.

我有时候在想,现在大家都上赶着研究二三十万一辆的轿车,怎麽就没想过改良一下货车呢?哪怕改良一下散热系统也好.」

「.」

李野愣了愣,伏下身子看了看东风车的喇叭,发现它是朝上吹散热水箱的。

李野惭愧的叹了口气。

刚才他还觉得焦永胜开车太霸道呢!没想到他是在用这种未必有多大作用的「土办法」,来解决现实中的无奈。

怪不得方敏跟李野说「能不能尽快造出比小日子还好的汽车」,因为这一路上李野看了,有很多三菱的凸头卡车明明已经很老了,但却依然行驶在318上。

李野轻轻的说道:「其实泉城汽车厂已经在试产一种新型卡车了,性能比140要好很多,近期就应该能正式投产,到时候大家就轻松多了。」

焦永胜皱了皱眉道:「泉城的黄河牌吗?那车累死人。」

李野笑了笑道:「不,是更好的车,到时候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1989年6月,种花家第一辆国产斯太尔重型汽车在泉城汽车总厂下线,从此大大改善了焦永胜这些人的工作环境。

虽然斯太尔只是一个不那麽先进的国家七十年代中期的技术,但终究给内地带来了进步的信心,一路向前,

只要向前,哪怕一年一小步也是好的。

其实,此时的很多人都知道自己落后了,大家也都希望自己快点先进起来,

只是在这个迷茫的时代,很多人都看不到前面的路,看不到前面的光。

但总有些人一直在默默的前行,厚积薄发,等待崛起复兴的一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