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那年花开1981最新章节 - 风随流云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35章 项庄舞剑,一剑双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235章 项庄舞剑,一剑双杀

柯老师去年临危受命挑起了更重的担子,肯定要采取一些强硬的手腕,而且新人上,

旧人就要下,夏侯青志跟沪市同大和清大都有瓜葛,很可能会有利益牵扯。

现在看来,以前的那些既得利益者显然是不甘心大权旁落,要跟柯老师斗一斗了。

既然确定了夏侯青志是冲着柯老师来的,李野的态度立刻就变了。

「夏侯教授,你既然是一位学者,那麽你的职责就是清楚的向大家证明,我们的研究项目是否落后,

至于我们单位的研发项目是不是会失败,会不会让国家来承担浪费掉的研发经费.......那是曲司长的职责,你好像没有资格评判吧?」

李野话一出口,就引起了会议室内很多人的惊讶。

这简直就是在当面挑拨矛盾呀!手段也太低级了。

但是夏侯青志却不好反驳,因为他刚才确实是手伸的太长了。

「那好,我就清楚的向大家证明,你们的项目到底落后不落后..::

务夏侯青志铁青着脸,再次开始念稿子,叽叭歪歪磕磕绊绊念了大半天才念完。

念完之后,李野就平静的问道:「夏侯教授,我想请问一下,是谁告诉你们,我们是在研究单点电喷技术了?你连我们的研究到底是什麽都不知道,还说什麽严谨,说什麽清楚?」

夏侯青志一愣,然后嘲讽的问道:「呦,难道你们还是在研究多点电喷不成?」

李野淡淡的道:「谁都知道多点电喷比单点电喷更先进,我们为什麽就不能研究呢?」

单点电喷,其实就是用一个喷油嘴替代了化油器,只是控制油量更加精准,但是相对于成熟的化油器发动机,改动相对较少,而三菱供给一分厂的发动机就是单点电喷技术。

但是多点电喷,改动就要大的多,技术难度也难的多。

夏侯青志也很意外,因为他的报告是基于单点电喷写的,如果这一点都错了,那麽他的所有推断当然就站不住脚。

情急之下,夏侯青志下意识的微微转头看了看旁边的尤莉。

可李野等的就是这一刻。

夏侯青志刚刚转动脖子,李野就惊讶的呼喊道:「噢,原来是尤莉同志告诉你的呀!

我说你们怎麽突然关注到我们的研究了呢!」

李野立刻看向曲司长:「曲司长,我们的研究一直是对外部保密的,就是为了不受到恶意的干扰,

但是在上个月,本来已经跟我们初步确定合作的李斯特公司却突然改变了技术方案,

用落后了二十年的技术和设备替代了我们需要的先进技术,

当时这位尤莉同志,就是李斯特公司的翻译,现在我有理由相信夏侯教授的动机不良......

【扣帽子谁不会啊!你们说我们落后,我还说你徇私呢!】

李野一顶大帽子扣过去,曲司长的凌厉眼神就扫了过来。

他沉默了几秒,直接问李野:「那你们到底是在研究单点电喷,还是多点电喷?」

李野很诚恳的回答道:「我们确实有研究多点电喷的意向,而且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相关技术。」

曲司长皱了皱眉,对李野的回答不太满意。

李野这个回答有些模棱两可。

如果一分厂真的在研究多点电喷,那今天的讨论就可以结束了,但李野却只是表示有「意向」。

虽然「话不能说死」也是标准的官场套话模式,但是曲司长今天来,可不是听这种套话的。

夏侯青志人老成精,立刻就对着李野穷追猛打。

「李野同志,技术上的问题容不得一点马虎,你们一分厂有研究多点电喷发动机的实力吗?

你们单位在拥有全套技术图纸的情况下,仿制五十铃发动机都用了六年时间,现在你们竟然要研究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多点电喷,不觉得有些好高警远吗?」

李野当即反驳道:「我们不是用了六年,因为我参加工作才四年,接手发动机研制方面的工作才三年,而我们的柴油机一年半之前就装车上市了..:::

夏侯青志摇摇头道:「这我怎麽可能记错?你们单位八二年引进五十铃技术的时候,

我还参加过相关的工作,到现在已经八年了.:::

3

你是把大厂长耽误的时间算在我头上了吗?

「夏侯教授今天来,是要讨论五十铃发动机吗?我们的五十铃发动机现在非常畅销,

如果这样的话您还挑毛病,那我真的无话可说.......」

「挑毛病,才是严谨的科研态度,盲目的大干快上,是拿着公家的财产和人力开玩笑「我们一分厂从来不开玩笑,也从来没有让国家失望过「两百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八年才仿制出了一台十年前的柴油机,这还不算失望:::

李野逼逼叻叨的跟夏侯青志吵了半天,对方总是想把话题往那两百名大中专生上引,

显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李野霍然站起,对着曲司长说道:「抱歉,曲司长,我有点事要单独跟您汇报,五分钟就可以。」

曲司长证了惬,才缓缓点头。

马兆先立刻站起来,亲自出去给两人安排谈话地点。

而李野在出去之前,对着吴炎说道:「好好的跟夏侯教授讨论一下技术方面的问题,

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呢!」

「当然当然,必须好好的请教一下。」

1

到了隔壁办公室,李野开门见山的道:「曲司长,我们的研究项目就是多点电喷,三天之前,我们在灯塔签订了相关的技术合作合同,一些必要的设备半个月之后会抵达内地。」

曲司长惊讶的道:「你已经签了合同?

李野点头道:「是的,定金都交了,等设备到了之后结清尾款,我们的研究就要进入最后阶段了。」

曲司长立刻问道:「最后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多久?半年够吗?」

「半年?半年怎麽够?」

李野震惊的道:「曲司长,这个项目的研究难度很大,半年是肯定不够的。」

曲司长缓缓摇头:「如果你们半年之内可以研制成功,应该能得到部里的支持,如果不能,那就难说了。」

李野愣了数秒,才恍然问道:「曲司长,是有别的研究单位或者汽车企业,也要上马这个发动机项目吗?他们只需要半年就能成功?」

曲司长脸色凝重,只是重复的问道:「半年不行吗?你们花了那麽多外汇,到底引进了什麽技术和设备?」

但是李野已经明白了。

为什麽夏侯青志非要说一分厂的研究是落后的呢?

因为他们要研究「先进」的呀!

如果一分厂不需要国家的研究经费,都能研究先进的,还有他们这些学者的什麽事儿?

这一次,人家是项庄舞剑,一剑双杀。

既要攻击柯老师,又顺手徇私利己。

「唉~」

李野叹了口气道:「对不起曲司长,我不能撒谎,半年,我们做不到。」

虽然李野知道,那些立下军令状「半年不成,提头来见」的人,百分百是在撒谎,但他不能跟着胡说八道。

因为技术是严谨的,根本就容不下一点沙子。

历史上像那种盲目吹牛,最后把脸打肿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就比如在五八年的时候,内地捡到了一枚没有爆炸完好无损的AIM-9B飞弹。

然后内地相关部门极为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委员会,指定了专门的秘书长,调用了全国的力量开始逆向仿制。

逆向研究任务从当年的10月3日开始,要求在当年的11月25日必须仿制出样品飞弹。

这个决心不可谓不大,投入不可谓不强。

但一直到了六零年,仿制目标还是遥遥无期,最后还是苏鹅知道了消息,几经交涉之后才拿到了AIM-9B的残骸。

然后,苏俄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仿制成功,重新命名为K--13。

然后苏鹅信守承诺,将K-13的全套技术图纸以及当时内地还不能生成的一些部件交给了内地。

而内地则从1964年11月开始仿制,在拥有全套技术图纸资料以及部件的基础上,又花了三年时间,才在1967年3月仿制成功,于1967年11月批量生产。

这时候,已经距离捡到那枚飞弹差不多过去十年了。

这就是技术上的差距,一丝一毫都勉强不得。

李野不断的寻求外部帮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自己人要争气,外部力量也要藉助,

所以现在曲司长要求李野半年仿制出多点电喷发动机来,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唉~」

曲司长也发出了一声叹息,无奈的转身往会议室走去。

不过还没等他和李野走回会议室,就听到会议室里发出了激烈的喧哗声。

「你踏马的就是狗屁不通的南郭先生,还在装什麽大尾巴狼..:

1

「他就是不怀好意,欠揍的货....

李野的听力非常好,虽然走在曲司长的后面,也听出了不对。

「不好!」

李野三步并作两步,赶紧超过曲司长冲回了会议室,一进门就看见几个技术人员,正住夏侯青志的衣领子,一拳接着一拳,夯在对方的眼眶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