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她是出家人,誓不婚嫁,至少也是个贵妃。
“谢陛下厚爱。”
观音菩萨也不拘谨,安然就坐。
悟空喷了一声,像是个侍卫一样,站在她身后。
“这位壮士是?”
李天王注视著猴子,这个大汉,身材魁梧,天庭饱满,气场强大,不似凡俗,引起了他的好奇。
“启稟陛下,这位是孙悟空,东胜神洲傲来国果山人氏,本领高强,
此次就由他护送取经人去往西天。”菩萨道。
李天王点了点头,立刻让人赐金,御酒给悟空。
“诸位卿,关於这西天取经之事,可还有异议?”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面面相,不少人面带迟疑之色。
虽然皇帝陛下登基的过程中,佛门出了大力,可要大兴佛法的话,一些大臣还是心有顾虑的。
可师仙子是目前皇帝面前的红人,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一时间,竟无人开口。
“臣有异议!”
陆道人/秦琼站了出来。
李世民微微皱眉,不是很喜欢此人。
在爭霸天下的过程中,秦琼为李唐氏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却是父亲李渊和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爱將,在玄武门之变中也没有坚定的支持他,让他心中有刺。
不过,他面上还是態度和蔼的道:
“爱卿请讲。”
秦琼警了一眼师妃暄/观音菩萨,毫不顾忌,立刻开喷,道:
“西域之法,无君,无父,无臣!以轮迴之说,来世福报,哄骗世人,
愚弄百姓,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原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自传其教,实乃西域夷犯九州,不足为信!”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
唐太宗一时语塞,神色有点迟疑。
实际上他对此也有些顾虑,九州自古崇道门,祭拜祖先,大兴佛法,恐怕会引起一些圣王仙真的不满。
这时,大唐军神李靖/李天王也站了出来,朗声道:
“陛下,九州自古乃人族正统,尊奉先贤圣君,朝拜三皇五帝,或敬天礼地,祭祀皇天后土,天庭正神。西域之法,顛倒纲常,违背人伦,乃蛮夷小术,怎可容其倒反天罡,大兴其道?“
没错,天庭同意了佛法东传之事。
可怎么传,怎么定义,也是有讲究的。
要给世人一个印象,天庭≈ap;ap;t;灵山,道法≈ap;ap;t;佛法,西域大乘佛法,必需位於人道信仰,三皇五帝体系,以及神道信仰,皇天后土体系之下。
当秦琼和李靖站出来反对后,又有上柱国尉迟恭,太史丞傅奕等人,出声附和。
尤其是太史丞傅奕,对佛门意见很大,怒道:
“夷术滋生,不慕王化,腾笼换鸟,鳩占鹊巢,恐神州倾覆,不可不察!”
就差没直说佛门是歪门邪道,一旦做大就会危害江山社稷了。
观音菩萨脸都黑了,却忍住怒气,自已没有先出头,而是给文武百官中的一些人使了个眼色。
宰相萧璃立刻出列,奏曰:
“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消灾解难,冥助国家,理无废弃。佛,圣人也,毁圣谤佛者,应予严惩!”
这话可激怒了不少人。
咋的,你佛教还不能批评了?
陆道人再次站了出来,瞪著宰相萧璃,骂道:
『天地君亲师,无规矩不成方圆,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不忠不义不孝,与禽兽何异?”
“你一—”
“你什么?萧丞相,你不是推崇佛法吗?那为何不立刻辞官回家,剃度,从此遁入空门,青灯古佛?”
宰相萧璃气的髯鬚鬍子一颤一颤,脸色青白,恨不得给对方脸上来一拳。
太僕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见状,急忙上前,声援道。
“佛乃正道,红尘如狱,眾生皆苦,唯有清净寡慾,持戒守心,果正佛空,才得解脱。”
“因果报应,成住坏空,天理循环,乃人间正道。”
“三教分次,歷眾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
为了传教大业的顺利进行,佛门在大唐王朝的前期投入是很大的,满朝文武或多或少都被慈航静斋和净念禪院渗透了。
就连大唐军神李靖/李天王作为天庭代表,和佛门走的也比较近。
因此,这会儿很多官僚都力挺佛门,压过了陆道人的声音。
陆道人很生气,就准备舌战群儒,可这时,有个大臣也不知抽了什么疯,竟然对道教开炮了。
“陛下,崇佛抑道,有利於江山社稷,遥想东汉末年,有一妖道,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触怒上天,一下就让王朝覆灭了。”
这话直接捅了马蜂窝。
原本一些看戏的大臣勃然大怒。
袁天罡,李淳风两个道士、风水师代表对视一眼,一起出列。
袁天罡寒声道:
“圣上,佛法或可传,然和尚尼姑不事生產,不生育,不纳赋税,与人道运转相悖,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李淳风的態度更不客气,吹鬍子瞪眼,道:
“陛下,昔年高祖起兵,自称战国李耳后裔,老即是太上道祖的化身之一,现李唐氏统一九州,不兴道,反兴西域佛法,这是什么道理?”
他就差没直接骂李唐氏忘恩负义了。
一般的臣子绝不敢和皇帝这么说话,可袁天罡,李淳风不同,他们是修道之人,道法高深,有地仙修为,是名副其实的陆地神仙。
惹怒了皇帝,他们大不了掛印离去。
李世民的脸色不太好看,脑壳疼,张了张嘴,一时却不知该说什么。
祖庙那边准许了可以在大唐传播大乘佛法。
可怎么传,什么规格、规模,怎么协调各方利益,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在一个仙佛显圣的世界,道统之爭,涉及核心利益,斗爭尤为激烈,就算是统一王朝的人王,一个不慎也会捅出大娄子,届时別说自己,列祖列宗和后代子孙都可能受到牵连。
他有心支持师仙子,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朝堂上上演了一出道佛之爭,以陆道人和李淳风为代表的天庭、道门,
和支持佛教的官僚集团唇枪舌剑,互相攻计。
正当李世民有些下不来台时,一个膀大腰粗,身材魁梧的武將站了出来。
程咬金瓮声瓮气的道:
“陛下,我大唐以武立国,自当供奉无极道尊,祭祀诸葛武侯,什么佛法,道法,都是旁门左道!”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突然停下爭吵,都看著他。
“你们都看著俺干什么?”
程咬金咧了咧嘴,捏著手腕,目光炯炯有神,体內血气隱隱溢出,呼啸著在背后化作龙虎拱卫之象,皮肤泛起红光,煞气逼人。
天人造化,血气战旗,龙虎金丹,这是四阶武圣的修为。
自从人仙武道在南瞻部洲传播开来后,火云洞就放开了九州结界的部分限制,天下爭霸,朝代更叠允许自由发挥的最高武力值是四阶巔峰。
再往上就是陆地神仙了,这一级在九州会受到人族气运的压制。
“俺可不怕你们这些妖道、贼禿,整天嘰嘰歪歪,能把对头骂死啊?有本事就上演武堂打一架!”
程咬金怒喷道。
他这一闹,让大伙都有些哭笑不得。
蜀山剑仙李太白打了个哈欠,拿起腰间的葫芦,饮了一口,道:
陛下,佛法可以弘扬,可我蜀山派的待遇,不能低於佛门。
他修为很高,气息縹緲,仿若謫仙,背著龙泉剑和青莲剑两把名剑,剑鞘上一缕缕青气交织,隱含锋芒,诸邪避退。
一眾大臣沉默,竟无人敢他。
李白是蜀山掌门聂秋霞的嫡传弟子,一代天骄,陆地神仙,比李淳风,
袁天罡还强。
他刚出巴蜀,就有斩杀蛟龙的战绩。
陆道人笑而不语,没和门人弟子相认,他现在是秦琼,一介凡人武夫,
可不认识蜀山掌门的高徒。
见蜀山也插了一手,李世民更头疼了,一时无法决断,只能宣布退朝,
择日再议。
悟空看了一场好戏,跟著观世音菩萨离开大唐皇宫,入住兴善寺,小雁塔。
他一脸幸灾乐祸,道:
“菩萨何不直接显露千手金身,压服这群凡夫俗子和不入流的陆地散仙7
满朝文武,没一个有天仙修为,也许有些是天界神仙的马甲,可其中应该没有大神通者。
就算有,也只是分身,化身,报身,不敌观音本尊。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要等多久?”
“你不愿等可先回果山,一切就绪,会通知你。”
“那俺老孙先走了。”
悟空有些记掛果山福地的孩儿们,跳入高空,踩著筋斗云离去。
观音菩萨抬头望著夜空,一脸平静。
她早就知道这件事不好办,很有耐心,不急於一时。
反正最迟几个月就会有结果。
另一边,夜深人静,星光稀疏。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去后宫宠幸嬪妃,而是独自一人,举著灯笼,来到了皇宫西侧,一座石塔內。
里面摆放著三皇五帝,歷代先贤圣王的牌位,然后天庭各部正神,普天星汉,最下方才是李氏先祖。
他焚香,祭拜三皇五帝,祖先,各路正神。
接著,他推开旁边的一扇石门,来到密室中。
墙壁上掛著一张男人的画像,他黑髮披肩,剑眉星目,五官端正,身披白色龙纹帝袍,不怒自威。
太宗焚香下跪,三叩首,祷告道:
“九州人王李世民拜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望人族至尊,无上天帝,对三教位次,各派尊卑,给予明示。”
拿不定主意,直接问大佬。
太古之后,三皇隱退,五帝治世。
至荒古,五帝也开始放权,祖庙使者说了,人族至尊,二代天帝,无上巨头勾陈大帝,是人族的领袖。
遇事不决,问武神。
“轰!”
帝图发光,仙威煌煌,每一缕光芒都似银河一般灿烂。
一枚枚帝文烙印在虚空,截取一角,化作一张银色法旨。
李世民抬手小心接过法旨,看了几遍,顿时心中有数。
第二天早上,他当著满朝文武的面,宣告道:
“仙武大唐,人族正统,尊三皇五帝,歷代先贤,敬天礼地,祭祀正神,崇古尚道—--道门为国教,人仙武道为立国之本,强军卫国之道,蜀山剑派,西域沙门,儒家,法家,为当世四大显学,统率百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