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昭阳魏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1章 特事特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特别许可需要省政府公安厅、环保局、安监局等七部门联签,还要省军区备案。”

她思忖道:“最快没有个把月是办不下来的。”

“不过,这事又不能缓。”她抖了抖文件,防伪纤维在阳光下泛起虹彩。

“杨鹏的施工队现在何处?”魏榕突然发问。

江昭阳马上回答道:“在……做前期准备。”

他咽下原本准备的“明天进驻”说辞。

“这正是我要请求县上斡旋的原因。”

“我要短时间内拿下这份特别许可,无异于痴人说梦。”江昭阳直截了当道。

“这样吧……”魏榕闻,眉头微蹙,随即又迅速舒展,眼中闪过一抹决绝,“这事由我办理吧。”

“哪样?”

“一般的人到省里面去,难以完成这个工作。”

“省里的那些部门,规矩多,门道深,没有一定的交情和人脉,很难在短时间内把事情办妥。”

“我毕竟是书记,还有三分薄面,别人也要给点儿面子,事情会办得快一些。”

“再说了,为了大局,我累点儿又算得了什么?”

魏榕缓缓抽出一张质地细腻的洒金宣纸,轻轻递了过来,那纸上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

他接过纸张,目光一扫,这才发现魏榕临摹的是赵孟頫的《胆巴碑》——“谋事贵断,当行则行”。

“资金方面?”魏榕的声音低沉,她的笔尖轻轻划过宣纸上那触目惊心的五百万数字,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江昭阳闻,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故意将话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天晟水泥的账户……”。

话音未落,他已敏锐地捕捉到魏榕无名指细微的颤抖,那是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情绪流露。

“说下去!”

“是!”江昭阳应声道,“从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天晟水泥所能拍卖的资产,在支付了死伤者赔偿费用、工人工资以及遣散费之后,已是捉襟见肘。”

“还要清偿那些债务。”

“估计这样下来,剩余的钱就屈指可数,寥寥无几了。”

“别说上缴国库,就是宏泰建工的五百万拆除费用都会远远不够。”

然而,就在这时,江昭阳却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不过,我已经起草了一份请求拨款报告。”

“只不过,我们申请的对象不是县上,而是直接向省上请求。”

“哦?”魏榕闻,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显然对江昭阳的这个决定感到意外。

“因为有化学毒气弹需要紧急处理,”江昭阳解释道,“只要我们能够确认那些战争遗留物的存在,整个处理工程项目就能申请到国家级的专项补贴。”

“这样一来,资金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也就是说,根据这项特殊政策,我们可以直接走便捷通道。”

“由省财政全额承担这笔紧急处理费用,从而减轻县或市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江昭阳轻轻地将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复印件推向魏榕的方向,文件的首页右下角,有个不易察觉的折角。

魏榕的目光在红头文件上停留了片刻。

随后,她用铅笔的尾端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

实木桌面与铅笔的碰撞,发出笃笃的沉闷声响,在这宽敞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窗外梧桐树上蝉鸣骤歇,办公室忽然陷入诡异的寂静,只听得见中央空调出风口猎猎的风声。

江昭阳适时递上准备好的剪报集。

发黄的新闻纸上,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照片旁,黑色标题触目惊心:《紧急疏散三万人!》。

“魏书记,如果再晚上两三天的话,局势将彻底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

“就真的到了我们无法处理的时候了。”

“必须得防化部队入场了,也就是无法避免要出现新闻上这一幕了。”

“如果出现防化部队集结,就意味着事态已完全失控。”

“而一旦那些戴着猪鼻式防毒面具的士兵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我们的县不仅会瞬间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关注的焦点,更有可能因此被列入国家级的黑名单。”

“到那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责任追究和社会舆论的压力……”

魏榕的指甲在“72小时完成处置”的字样下划出凹痕,忽然转头问道:“杨鹏的公司,能确保明天一早入场吗?”

“能!只要赶在明天处置,一切皆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但这次,我们面对的是生化武器。”魏榕突然站起身,真丝衬衫下摆扫过桌面,带起一阵檀香。

她走到北墙悬挂的省域地图前,指尖划过本县所在的丘陵地带,“三年前邻市处理日军遗留毒气弹,也是走的绿色通道……”

“特事特办。”魏榕回到办公桌前,突然撕下日历页,她用铅笔在笔记本上画着弧线。

江昭阳注意到今天的日期被她用铅笔圈了三层。

“只要确认是战争遗留物,就能激活国家特别处置基金……这个也由我到省里去申请专项资金。”

“我负责落实这两项事!”

江昭阳如释重负,她一去,肯定好使。

就在这时,魏榕突然站起身.

她拉开抽屉,从中取出一盒包装精美的武夷岩茶。

那深褐色的茶饼被金箔纸紧紧包裹着。

“这是上周我一个南方亲戚特意送来的。”

茶香混着防潮剂的气味在室内弥漫。

她慢条斯理道,“你说这茶该配什么水?”

江昭阳怔了怔,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突如其来的对话内容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日常工作的范畴。

魏榕肯定不是无的放矢。

就像棋盘上过河的卒子,每一步都有含意。

“山泉水最好。”他听见自己干涩的声音。

魏榕的笑了笑。

然而,她的笑声中却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与深意。

“不,省城甘泉古井水最好。”她轻轻摇头,否定了江昭阳的说法。

“用甘泉古井水泡茶,给一个人喝最好。”魏榕的话语更加让人捉摸不透。

江昭阳听得云里雾里。

他完全无法理解魏榕这番话的用意所在。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