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昭阳魏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4章 骇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现在就剩下处理化学毒气弹这一最后艰巨的任务。

这一项任务专业性很强。

每一个步骤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大批市局的治安支队警察来了。

他们封锁了现场,如临大敌。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江昭阳、杨鹏也随防化分队下洞了。

两人更多的是监督一下。

到了侵华日军遗留下的地下仓库后,处理是专业的事,插不上手。

军火仓库里的霉味里混着铁锈与糜烂的腥气,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让人闻之欲呕。

墙壁上的青苔和水渍,诉说着这里被遗忘的过往。

手电光在潮湿的空气中摇曳,投射出扭曲的影子。

江昭阳的靴碾过满地锈蚀的弹壳,金属摩擦声在密闭空间里格外刺耳。

几颗凌乱的航空炸弹在尘埃中泛着青灰色的冷光。

走着,走着,行进间,江昭阳瞥见散落一地的黄色炮弹。

它们形态各异。

或为圆柱,或为卵状,前端尖锐,尾部装配稳定翼,宛若常规炮弹。

但弹身上一条醒目的黄色标识带,宽约一厘米,与普通炮弹截然不同。

其上刻有日文警示:“危险!波字第八六零四部队”

这是见过的芥子毒气弹!

马上有人用防爆网罩住弹体,防爆网罩精准落下。

将危险牢牢锁住。

随后这些七零八落的炮弹连同防爆网罩被迅速捡起放入特别定制的防爆罐中。

这个处理是最简单的了。

一群人继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

江昭阳的防辐射靴陷入泥泞时。

他的手电照出了菌丝状的褐色纹路——这是芥子气与混凝土中钙质反应生成的硫代硫酸钙结晶。

他抬手示意队伍暂停,腕表盖革计数器突然发出高频蜂鸣,表面辐射值从/h飙升至47sv/h。

“三点钟方向!”杨鹏的强光手电劈开黑暗,光束中悬浮的尘埃突然折射出油状虹彩。

十二枚卵形弹体出现在眼前,弹尾稳定翼上的昭和十五年铭文清晰可辨。

黄铜引信孔渗出柏油状胶质物,在放射性检测仪的警报声中泛着诡异的蓝光。

防化分队队长赵振海半跪着展开全息投影仪。

淡蓝色的三维建模显示出弹体内部结构:被腐蚀的铅封层下方,芥子气与路易氏剂混合毒剂正以每年0.3毫米的速度侵蚀内壁。

他的呼吸在防毒面具里形成白雾,“弹体壁厚仅剩1.2毫米,低于安全阈值。”

江昭阳感觉后槽牙发酸。

这是接触射线过量时的生理反应。

他盯着战术平板上的水文渗透图,显示毒剂渗透层距离地下暗河仅剩17米——相当于七十二小时的自然渗透量。

杨鹏突然用枪管挑起半块腐朽的木板,露出下面用毛笔写的日文作战日志:“……波字8604部队第三中队……紧急封存时已出现泄漏……”

“上液氮围堰!”赵振海的声音在通讯频道炸响。

三名防化兵退役员工立即展开蜂窝状合金支架,液氮输送管如同银蛇般缠绕弹体。

江昭阳注意到某个队员面罩视窗突然结霜——这是弹体内硫化氢泄漏的征兆,低温使毒气在防护服表面凝华成硫磺结晶。

当第一股零下196的液氮注入时,弹体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金属呻吟声。

热成像仪显示内腔毒剂体积正在收缩。

但赵振海的眉头却越皱越紧——某个弹体的收缩速率比其他慢了0.8秒,这意味着内壁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裂缝。

“振海,看这个!”江昭阳突然举起光谱分析仪,屏幕上跳动的峰谷曲线显示芥子气中混杂着异常的二噁英成分。

杨鹏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意味着毒剂可能接触过含氯有机物的燃烧物,毒性指数级倍增。

江昭阳盯着手上疯狂跳动的检测仪,红光频闪,数值不断攀升,红色数值像失控的心跳,不断冲击危险阈值。

危机在第十一分钟爆发。

5号弹体的铅封层突然崩裂,芥子气液化形成的正压将弹头螺纹接口冲开2毫米缝隙。

江昭阳的hud面罩瞬间被红色警报覆盖,神经毒剂检测值突破临界点,面罩自动切换成循环供氧模式。

“上石墨烯吸附膜!”赵振海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两名退役防化兵员工像手术护士般展开银色薄膜。

第三名队员用磁控溅射枪在薄膜表面镀上纳米氧化钛涂层。

江昭阳看着他们像包扎伤口般将弹体缠绕七层,每层接缝误差不超过0.5毫米。

杨鹏突然抓住江昭阳的肩甲:“看通风口!”

在手电光束中,一团泛着珍珠光泽的气溶胶正顺着气流爬升。

这是最致命的糜烂性气溶胶。

其粒径刚好能穿透nbc防护系统的过滤层。

防化分队几乎同时启动微波粒子沉降器,高频电磁场使毒雾粒子在千分之一秒内极化吸附。

当最后一个防爆罐完成铅封时,江昭阳的辐射剂量仪显示累计吸收量已达——相当于做250次胸透的辐射量。

他靠在潮湿的混凝土墙上,手电扫过墙面的青苔。

手电突然照出几行模糊的粉笔字:“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封存小野”。

那些歪斜的字迹旁,还画着个火柴人牵着更小的火柴人。

“报告,前面突兀地出现了一间锈迹斑斑的铁门。”一个队员的惊呼让所有人汗毛倒竖。

液压钳切开最后一道铁门时。

杨鹏的强光手电扫过泛着堆叠在一起诡异青绿色的铁箱。

箱盖上“チ”字标记让两人对视一眼——还是侵华日军遗留的芥子气弹。

让人惊骇的是,三十具穿着昭和式防化服的骸骨呈跪姿排列。

他们围着的铁箱上,“チ”字符号已经锈蚀成暗红色。

一具骸骨的手掌里,还攥着半张发黄的照片——穿学生制服的小孩在樱花树下微笑。

江昭阳用射线扫描仪划过铁箱,突然厉喝:“全员退至第二防爆线!”

他的嘶吼声透过防毒面具闷响。

队员们立即呈扇形散开。

显示屏上,箱体内部呈现诡异的双密度结构——上层是整齐排列的毒气弹,下层却布满蛛网般的铜质引线。

这是侵华日军撤退时设置的诡雷系统,一个隐藏于时间尘埃之下的死亡陷阱。

任何不当开启都会引发红磷燃烧弹。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