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凤嫋嫋君九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5章 论罪要讲证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巍峨的大殿内,此刻的气氛庄严肃穆。

朝中重臣列于两边,低头大气都不敢出。

凤嫋嫋和君九渊站在大殿中间,仰头,看着龙椅上的皇上。

他手里正翻阅着誉王新交上去的证据。

“皇兄,虞国太子莫邪在出使南夏期间,多次与我朝太子私下见面,俩人关系非同一般。臣弟有理由怀疑,和虞国的莫城之战,太子有通敌叛国,牺牲我方将士和百姓,助虞国太子建功立业之嫌。”

此一出,满殿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君九渊身上。

那一战,南夏伤亡惨重,数万将士们埋骨边疆。

连太子自己都差点死了。

这怎么会?

可事实上,虞国太子确实因为那一战,在虞国得到战神的威名,备受朝中大臣拥戴。

原先想和他争夺太子之位的皇子,也惨败收场。

虞国太子是那一战最大的获益者。

如果俩人真的有不可告人的关系,这背后真相,让众大臣脊背发凉。

皇上合上奏折,垂下眼眸,看着始终平静的君九渊。

“太子,你有什么要说的?”

君九渊缓缓抬头,仰视龙椅上,那高高在上的皇上。

“用自己的死,为别国皇子建功立业。若换作是父皇,父皇会做出这么蠢的事情吗?”

皇上一时无。

誉王道:“那是因为八皇子越发优秀,你担心自己太子的地位不保,就想着先给自己找好退路。你受伤,只是意外。”

君九渊冷笑勾唇。

“八皇子优秀?誉王叔哪来的错觉?誉王叔向来待八皇子如亲生,不会真当八皇子是自己亲儿子了吧?”

誉王表情瞬间慌了神。

“你胡说八道!你纵然是太子,也不能造谣八皇子的身世。”

君九渊:“是不是造谣,誉王叔心里最清楚。”

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让现场大臣们表情都精彩起来。

这是,有大瓜?

人在紧张慌乱和心虚的时候,声音都会骤然拔高。

大殿上,顿时响起了誉王的喊声。

“皇兄,您万不可听太子胡乱攀咬。他是想用此事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忘掉他通敌叛国之罪。”

通敌叛国,在皇子是谁的儿子面前,那确实是通敌叛国更严重一些。

众人的关注点又被拉回来。

皇上问:“太子,你私下可否见过虞国太子莫邪?”

君九渊点头:“确实见过。”

誉王当即得意起来。

“皇兄,他亲口承认和莫邪多次私下有勾结,太子通敌叛国证据确凿,还请皇兄从重处罚,以告慰边境无辜枉死将士们的英灵。”

君九渊偏头看向誉王。

“誉王叔太着急了点。我是私下见过莫邪一次,并非多次,而且也不足以证明我就是通敌叛国。或许,我们谈论的是别的事情呢。”

誉王不屑冷笑。

“当时虞国和南夏有多次正式的朝堂会晤,朝中大臣和皇兄都在,有什么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非要去你府上私下密谈。你倒是说说,你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君九渊朝凤嫋嫋伸手,凤嫋嫋当即将手里捧着的锦盒递给他。

他打开锦盒,从里面拿出厚厚一沓信封。

“我们谈了谈当初莫城之战的一些秘密。比如,到底是谁给虞国送去了我军边防图?”

君九渊的话落下,满殿哗然,连皇上都变了脸色。

君九渊眯着眼睛看向誉王。

“这些,是从一个叫吴昌的副将家里搜出来。就是这个吴昌将我军布防图偷拿出去,给了虞国。但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人背后指使。这些就是他和背后指使之人的往来信件。誉王叔要不要亲自看看,这上面的字迹,你应该不陌生。”

誉王没想到郡九原能找到这些,站在原地没动。

一直没说话的金斌感觉一口恶气终于能出了。

他当即一步跨过去,抢过君九渊手里的信件。

“誉王不看,本官就代誉王看看。”

书信展开,金斌一封封扫过那上面的内容,一张老脸阴沉如锅底。

他眼神如冷刀子一般,因为愤怒,气得浑身发抖。

“没想到,害我南夏数万将士的,残害国公府满门忠烈的,竟然是当朝誉王。”

众人都震惊的看向誉王。

誉王看着那些在大臣之间传阅的信件,表情依然是镇定自若。

好似这些证据,根本伤不到他。

“皇兄,臣弟从未认识一个叫吴昌的,更没有给他写过信,没有指使他给虞国送过任何东西。前几天听闻太子得了疯病,杀了王大人全家。今日莫不是疯病又发作,在这里胡乱陷害本王。还请皇兄立即召太医进来,给太子诊治。”

金斌怒道:“这些虽然不是你亲自写的,但是闽南军大将军秦向和吴昌的密谋。秦向是你的心腹,他定然是受了你的指使。”

誉王一副无辜的表情。

“秦向一直桀骜不驯,本王在闽南时,也多有管不住他的时候。前不久他还敢擅自出兵凌州,幸好死在了战场,才免了一桩祸事。他知本王衷心于皇兄,若是有其他心思,当然不会告诉本王。”

秦向已死,誉王的话死无对证。

他确实从这件事情里,把自己干净的摘了出去。

金斌气得吹胡子瞪眼。

誉王得意挑衅的看向君九渊。

“金大人是太子的亲舅舅,无凭无据便和太子一起陷害本王,怕不是跟太子一样,得了疯病吧?难不成你们金家,有疯病的遗传史?”

“你胡说八道!本官撕烂你的嘴!”

金斌气糊涂了,当即就要冲过去和誉王打架。

君九渊一手抓住金斌的手腕。

“舅舅稍安勿躁。父皇还在呢,论罪要讲证据。”

誉王得意挑眉。

“太子说得对,要讲证据。但这些证据,只能说明秦向和吴昌叛国,本王顶多是治下不严之过。”

“是吗?那再加上这个呢?”

君九渊默默的从袖中,又掏出一卷用青色玉轴卷着的白色锦缎。

誉王看到君九渊手里的东西,双腿瞬间发软。

他一直保持自信的脸色,彻底变了。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