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最新章节 - 贰林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九十一章 一株好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91章 一株好药

姜义忙迎了上去,脚还没站稳,笑声已先出口:「劳烦二位,辛苦辛苦。」

两个庄子里来的仆从没多寒暄,只点了点头,照旧规矩,扛着背篓,径自朝屋侧那片地头去了。

姜义也不敢慢待,回屋取了药锄跟上,一路脚下生风,袖子一挽,衣摆拂得泥点四溅。

这等灵苗,跟寻常草药自是不同,虽说根上裹了团土,可终究是靠不住的。

得赶在灵性未散前落进地里,埋入灵土,时时有灵气温着,才栽得活丶养得壮。

三人一齐动手,扶苗丶培土丶引水丶覆砂,一株一穴,手脚麻利。

不多时,一篓鲜绿嫩苗尽数落了地。

药苗扎入土中,叶片便舒展开来,仿佛也舒了一口气。

哪怕不闭眼凝神,姜义也能感到那片地头有些不一样了。

温温的,润润的,像是下了一场细雨,生气正从地皮下头慢慢冒出来。

两个仆从见事做完,也不多留,背了空篓拱手作别,脚步带风,像是庄子里还有别的活儿要赶。

姜义送出几步,拱手还礼,却也没摆出那套虚礼。

这两位都是熟面孔,年头打交道也不少,彼此脾性早摸得门儿清。

望着那两个背影越走越远,身影拐过村道尽头,姜义一时竟没回神。

心头轻轻一动,眼底滑过一丝难掩的羡意。

哪年哪月,自家也能养得起这等门客?

底子扎实,手脚麻利,叫得动,靠得住,还知道进退分寸,不用人操半点闲心。

若有这麽一两个在身边使唤,县里那桩盖宅子的事,哪用得着托李家的手。

立在田头站了一会儿,才收了心思,顺手拢了拢袖口,回身去了灵地那头。

除了现成的苗子,刘家还留下半篓灵种,颜色各异,稀奇古怪。

虽不若灵苗那般娇嫩,但能早些种下,总归不是坏事。

姜义当初为这片灵地,前前后后不知在药铺和刘家庄子里跑了多少趟。

头一回是挑药材,头二回是讨药书。

这些年多读了书,学起来也不吃力,从根性五属一直抄到灵脉走势,一页页地啃。

这会儿种起灵药,早不是瞎刨坑撒籽那等糙活。

穴要怎麽开,苗该埋多深,朝哪边留口水线,哪种药须挨哪种药,桩桩件件,皆是心里有数。

锄下一铲,捺下一捧,步步沉稳,透着股子自家才知道的成就感。

地头静了些,院子里却闹开了。

「咚咚」几声木头声,夹着破风声响,打得气势汹汹。

姜曦又跟刘家那小子杠上了。

这回没走拳脚路数,乾脆抄了家伙,兵刃相见。

一根长棍,一把木叉,木头打木头,横竖都不肯服软。

姜曦手上那条棍,比她人高出半截,一上来便冲着刘子安额头鼻梁招呼,架势凶得很。

这丫头分明是憋了气,拳头上没讨着好处,今儿打定主意要在棍上讨回来。

她那一手棍法,倒也不是泼风乱打。

眼下这招式,正是她大哥教下来的。

讲的是「拦丶扫丶逼丶劈」,专走中门,不图花巧。

加上她那股子倔劲狠劲,一番攻势下来,真把刘子安打得连连退让,只够招架。

姜义歇了口气,把锄头往地边一杵,站着看热闹,眼角带笑,眉头轻挑。

到底是后山那一门老棍,底子沉,劲路正。

比那些外头改来的招式,终归沉练几分,多些火候。

那骨子棍劲一亮出来,就连心境间的差距,都被抹平了去。

姜义当年也囫囵学过两遍,只是后来事多,一桩桩磨得差不多忘了乾净。

低头瞅了瞅锄头,再抬眼望望那翻飞的棍影。

哪天闲下来,是得把这套棍法从头扒拉一遍了。

药种种得妥帖,锄头也歇了气。

天光这时刚好收了边,薄暮沉沉,晚风里裹着些许湿泥气,悄悄摸进了院子。

村道那头晃出个慢悠悠的人影,一步三摇,脚底没个声响,正是姜明。

一身灰尘,袖口还挂着两道干黄的泥痕。

进了屋,水都还没碰上,便给他爹喊了出去。

姜义站在屋侧那片灵地边,指着那排新栽下的药苗,也不绕话,只一句:

「这几日,水得勤些。」

姜明也不多嘴,只点了点头,转身便挑了空桶,顺着熟路往后山去了。

身子一沉,桶一晃,人便稳稳贴着路去了,倒也利索。

姜义望着那道背影,目光落在那副肩挑水担的架势上,眼底浮出一丝琢磨劲儿。

自打后山的灵果扩种,那小子每日便得担着泉水来回两三趟。

今儿多这片药地,怕是得跑四五趟才堪堪够用。

一低头,瞥见那一尺高的木桶,不禁微皱了皱眉。

「这玩意儿若能大一圈,省个来回也好。」

但转念一想,那山林小路可不是平地,窄得能叫草鞋打架。

最⊥新⊥小⊥说⊥在⊥⊥⊥首⊥发!

真换大桶,指不定得在半山腰栽一回。

心下犯起了嘀咕,一时间也拿不出个章程。

趁着这空隙,姜义回了屋,挽了袖子,顺手将那李家送来的木匣摆上桌。

匣子封得极紧,底下还垫了层细软棉絮,揭开时连半点响动都没惊出来。

倒是那股幽幽药香,先一步散了出来。

不是那种呛人的烈味,也无市面灵药常有的冲鼻药气。

反倒像是山涧潮湿处偶生的灵物,带着一丝冷意丶一缕清甜,仿佛风从林子里拐了个弯,悄悄钻进鼻端。

姜义鼻翼轻动,眉头略扬:「好药。」

匣中静躺着一株药材。

模样像灵芝,通体却非红非紫,而是透着一层温润玉光,

细瞧之下,纹理如生,光影流转,仿佛一呼一吸间便能活转过来。

这玩意儿离了土,竟还带着一股惊人的生机。

姜义盯着看了好一阵,眉头一点点舒展开来,心头却也泛起几分惊奇。

药他认不出,可这股气,这股透着骨缝里往外渗的精神劲儿,寻常草药里是断然没有的。

哪怕是刘家庄子那几间药库,也没见过这麽带神韵的玩意儿。

想了想李家的来头,半是感慨,半是了然。

虽是商贾出身,可根却扎得深,凉羌一带的药材脉络,尽在掌中。

捞出这般东西来,也不算稀罕。

没多时,姜明回来了。

一身热气未散,肩膀上还挂着山泉的凉,脚才跨进门,眼神就落在桌上那只木匣上。

药香还未散尽,扑了他一脸,他眼皮一跳,显然是识货的。

姜义抬手将匣子合了回去,语气不重不轻:

「这药是好,可咱家这几口身子骨,还没那等福气享受,先收着,做个传家宝也好。」

姜明听了,眉毛一挑,语气却不软:

「药不是拿来吃的?能不能受得住,先掐一块儿尝尝味儿再说。」

姜义斜他一眼,眼里却没真火,只叹了口气,摇摇头。

到底是亲儿子,皮是皮了点,倒也从不叫人操太大的心。

于是手一松,将匣子往他那边一推。

姜明嘿嘿一笑,凑过去,也不磨叽。

手指一伸,像捏熟面团似的,小心掰下一块药材,巴掌大小,边角泛着一层温润微光。

他眼睛一亮,话也跟着亮起来:「这点交给我,你们等着吃得眉毛直跳。」

话还没说完,人已经一溜烟跑下山去。

新屋里灶火未开,动锅铲这事儿,还是得回那老屋去。

姜义望着他那背影,也不拦,只是摇头笑了笑,转身把馀下那块药材重新收了。

匣盖一扣,棉层一包,封得严严实实,生怕那点灵气跑了出来。

刚将匣子摆稳,就听得山下传来一声鸡啼。

声音高亮,直冲云头,不带一丝俗气。

一听便知,非是寻常家养鸡。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