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 肥鸟先行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021章 立储之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六月三日,京师城外,福兴居上,刑科给事中陈瓒正在给被贬外放的前户科给事中陆树德饯行。

因为今天不是休沐日,所以两人都没穿官袍,陆树德的家丁就在福兴居下,等喝了这顿酒就要立刻出发。

大明对官员赴任时限有着严格的规定,陆树德这次被贬为浙江某府的推官,距离京师路途遥远,一刻都耽误不得。

陈瓒是徐阶的弟子,也是当年嘉靖帝驾崩时,上书弹劾高拱的先锋,是徐阶弟子中战斗力最强的言官。

陈瓒和陆树德的兄长陆树声算是一辈人,年龄比陆树德年大不少,他用安慰晚辈的语气说道:

「与成(陆树德字)啊,当年恩相也曾经被福建延平府推官,现在不也入阁拜相了吗?你此去浙江当推官,也应该效法恩相,好好体悟为官之道。」

陆树德苦笑着点头,这次沦为了徐阶和高拱斗争的牺牲品,他反倒是不怨恨高拱。

唯有一个人,让他恨的牙痒痒的。

陈瓒自然明白他的心思,他说道:

「苏泽此人,大奸似忠,现在竟然有人认为他是清流,真是岂有此理!」

「与成你放心,等你离京后,我会继续弹劾苏泽,让世人知道他的真面目!」

听到陈瓒这麽说,陆树德终于安心。

当年陈瓒能一封奏疏弹劾走了高拱,苏泽一个区区的七品翰林编修,只要露出马脚,必然会被陈瓒弹劾送走。

自己的兄长陆树声在吏部人脉广,就连贬官也被安排到了浙江为官,算是最好的去处。

而且这次虽然被贬官,但是只要找到机会,应该会很快返回京师。

他苏泽不过是靠着揣摩高拱意图,攀附上了高拱,而高拱的性格做派,在陆树德看来也不是长久的样子。

一旦高拱倒台,或者苏泽自己犯了错事,那就是万劫不复了。

想到这里,被贬谪的情绪也冲淡了很多。

就在两人吃酒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隔壁议论起了苏泽的名字。

福兴居靠着漕运码头,是南下官员必经之路,陆树德南下也要乘坐漕船,所以京师官员迎来送往都会选择在这里设宴。

听到苏泽的名字,陆树德安静下来,听着隔壁桌的谈话。

「听说了吗?苏子霖又上书了,这次又让他抢了先机啊!」

「是啊,我有个好友在御史台,听说那些御史们都悔恨死了,竟然让一个翰林抢了先!」

「谁能想到啊,先帝几十年都未立国本,陛下竟然因为苏泽一封上奏就立国本了。」

上疏?国本?

陆树德有些疑惑,这到底是什麽跟什麽啊?

陆树德好奇,但是陈瓒更急性子,他直接走到隔壁桌问道:

「苏泽上疏?上的什麽疏?」

「啊?陈正言!您怎麽在这里?」

今天为了给陆树德饯行,所以陈瓒请了假,早上没有去科道廊上衙。

这两个官员中,其中一个是通政司的官员,他趁着外出办公的机会,约着好友来福兴居吃酒,他一眼就认出了陈瓒。

陈瓒在京师名声不小,他又是科道官,这个通政司小官吓得全身发抖。

陈瓒又追问道:

「快说!」

这名通政司小官这才说道:

「陈正言,您不知道吗?」

「本官今日请假给友人送行,苏泽到底上了什麽疏?」

听到说陈瓒也是出来给友人送行的,小官稍稍放松了些,他说道:

「前日那翰林院苏泽上疏,请求国史馆以历代帝王为纲,编写一本《帝鉴图说》,用简单易懂的故事,辅以配图来总结历代君王的经验教训。」

「那苏泽建议,图说分为两卷,上篇「圣哲芳规」讲述了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下篇「狂愚覆辙」剖析了历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祸。」

听到这里,陈瓒和陆树德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陈瓒连忙问道:

「陛下怎麽批答的?」

这通政司小官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消息灵通,他说道:

「下官听说,内阁不敢票拟,送入宫中请陛下御批,陛下原本是想要留中不发的,可是。」

陆树德急了,他连忙问道:「可是什麽!?」

「可正好李妃带着三皇子去见驾,陛下见了三皇子后,批答了苏泽的奏疏,命令由国史馆编纂《帝鉴图说》。」

听到这里,陆树德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口中喃喃道:

「国本已定!建储之功,这是建储之功啊!」

陈瓒也沉默了。

这苏泽年纪不大,竟然有如此的手段!

用历代皇帝的故事规劝君王,这也不是什麽新奇的事情。

但是苏泽上疏是要编写的是《帝鉴图说》。

什麽是图说?就是配图的连环画,如今市面上的图说,基本上都是给小孩启蒙或者给女子看的书。

当今皇帝已经三十岁了,自然不用看什麽图说,那这本《帝鉴图说》是编写给谁看的呢?

结果自然是不言自明了。

隆庆皇帝目前只有一个活着的儿子,就是李妃所生的三皇子朱翊钧。

但是嘉靖皇帝迷信「二龙不相见」,所以对儿子很不亲近,也一直都没有正式立储,隆庆在登基前一直都只是裕王,并非太子。

所以隆庆皇帝登基后,就有大臣提议立储,却被拖延了下来。

不过这个立储倒是也无所谓了,当今皇帝只有一个活着的儿子,储君地位稳固,所以内阁大佬们也没有再逼着皇帝立储。

立储之功,对于内阁大学士们无所谓,但是对于普通臣子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苏泽提议编写《帝鉴图说》,其实就是提醒隆庆皇帝要重视皇子教育。

虽然三皇子朱翊钧才六岁,但是皇室教育可以搞起来了,先弄一本插图的《帝鉴图说》看看也行。

这就是委婉的请求隆庆皇帝立储了。

而皇帝这次没有留中不发,还下令由国史馆来编写《帝鉴图说》,这就是向群臣释放态度,皇帝要立储了。

陆树德牙都要咬碎了!这可是立储之功啊!

三皇子朱翊钧储位稳固,继承大宝是必定的事情。

立储之功,不亚于定策之功,这可是泽被后代子孙的大功劳啊!

而一旦皇帝真的建储,册立东宫,翰林官员就有了另外一条升迁途径。

作为首倡者的苏泽,岂不是就要飞黄腾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