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但凡变法,必触皇权
苏泽从袖子里掏出了那份《请修隆庆会计录疏》,上前两步递到了张居正的案头。
张居正郑重的拿起苏泽的奏疏,一字一句的看完后,表情复杂的看向苏泽。
这世上竟然有如此懂自己的人!
编修会计录,是张居正刚刚入官场,在翰林院读书的时候,就已经萌生的想法。
当年的张居正,也曾经和友人说过这些想法,但是友人都认为他是异想天开。
后来严嵩当权,朝局昏暗,张居正在官场沉浮,也越来越内敛低调。
等到师相徐阶驱赶严党,张居正都没有向徐阶表达过自己的变法意愿。
张居正信不过徐阶。
虽然情同师生,但是张居正明白,徐阶不过是个裱糊匠,他根本压不住群臣,别说是推动变法了。
所以张居正选择了蛰伏,他相信这条变法的道路是孤独的,他只有爬上更高的位置,才能完成变法的志向。
可偏偏遇到了苏泽!
而苏泽又是高拱的门人!
张居正此时的想法就是遗憾,苏泽如果是自己的门徒多好?
张居正抬起头看向苏泽说道:
「此疏陛下不会批的。」
苏泽却说道:
「陛下不批,但群臣有了议论,这份奏疏上的事情能完成十一,百一,下官的心愿也就完成了。」
张居正盯着苏泽说道:
「如果是世宗在位,你上这份奏疏,锦衣卫已经在户部衙门外了。」
苏泽摇头说道:
「海刚峰上治安疏,世宗也没杀他。」
张居正看向苏泽,他不知道苏泽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但他还是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
苏泽却说道:「如今在位的也不是世宗皇帝。」
张居正叹气说道:
「再等十年,再等十年子霖再上此疏,本官一定力推本疏!」
苏泽摇头说道:「阁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这天下能有多少个十年?」
张居正再次叹气。
《会计录》推行的难处,不仅仅是地方上的反对。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统一的会计录,就必须要掌握最准确的财政数据。
户部的太仓库,负责马政的太仆寺常盈库,负责天地祖宗祭祀的光禄寺库,以及皇帝的内帑。
内帑是皇帝的禁脔,苏泽这份奏疏,实际上是要内帑向户部公布帐簿。
就算是一贯优容大臣的隆庆皇帝,也绝对不会支持苏泽这份奏疏。
不对,这已经不是不支持了,是绝对要对苏泽产生芥蒂。
张居正再次看向苏泽:
「这份奏疏送上去,就没有回头路了。」
张居正看向苏泽。
之前苏泽的那些变法措施,虽然不少惊世骇俗的奏疏,但屁股基本都是站在皇帝这边的。
请罢早朝,修史办报,打压言官,开港通商,这些都是皇帝自己早就想要做却迫于祖宗之法和压力不能做的事情。
但是这份《请修隆庆会计录疏》上去,动了皇帝内帑,皇帝还会像以前那麽信任苏泽吗?
特别是苏泽如今的声望这麽高,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朝野关注。
张居正已经想到了最坏的情况,苏泽因为这份奏疏被皇帝疏远,此后不再重用。
张居正的仕途上,见过太多这样的有抱负官员,那些前赴后继弹劾严嵩的大臣们,他们的骸骨早已经腐朽,可朝廷依然不允许他们的家人收尸归葬。
张居正不是这样的人,他更认同另一条路,只要自己爬的足够高,总有践行自己理想的机会。
如今李春芳高拱压在自己头上,那自己就蛰伏,安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给未来积蓄力量。
张居正原本以为苏泽是这样的人,但是这份奏疏让他改变了想法。
苏泽拱手说道:「张阁老,下官希望这份奏疏能作为户部部议送上去。」
听到苏泽这麽说,张居正直接站起来,他死死的盯着苏泽。
部议,就是一部的公议,这和个人奏疏的性质完全不同。
部议代表了整个户部的意志,当一件事成为部议后,皇帝和内阁要强行反对,也会感受到压力。
如果苏泽不是自己亲自要来户部的,张居正甚至要怀疑他是被高拱派来,专程来铲除自己户部势力的。
张居正盯着苏泽说道:
「不行,此事不能成为部议。」
苏泽看向张居正说道:
「张阁老,今上继位二年,您曾上《陈六事疏》,就曾经提到过『固邦本』,言需澄清国邦财用,方能『上下唯务清心省事,安静不扰,庶民生可遂而邦本获宁也』。」
苏泽紧接着又说道:
「张阁老在先帝二十八年,曾上《论时政疏》,言『一或壅阏,则血气不能升降,而臃肿痿痹之患生矣』。」
「您又言,壅阏之疾,在『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毁誉自为矛盾,是非淆于唇吻,用舍决于爱憎,政多纷更,事无统纪』。」
「苏某这份奏疏,正是要固邦本,澄纲纪,立统纪!」
等到苏泽说完,张居正躲开苏泽的视线。
苏泽却转过身,向下首的户部侍郎张守直说道:
「张侍郎,今日是十三司共议,所言之事只要能成合论,是不是应当拟为部议上疏陛下?」
张守直不知道苏泽的奏疏到底写了什麽,但是看到张居正这个内阁辅臣失态的样子,就知道苏泽定是又写了一本能引起朝堂惊涛骇浪的奏疏。
这样的奏疏如果以户部奏议送上去,那自己这个户部侍郎岂不是完蛋了?
但是他性格唯唯诺诺,要不然也不会甘心辅佐张居正。
如今张居正的气势都被苏泽所摄,张守直更是唯唯不敢言。
见到张守直不说话,苏泽就当他默认,于是苏泽对着其他十三司的主事说道:
「今日苏泽所议,关呼邦本。」
说完这些,苏泽当着众人,开始念诵自己奏疏的内容。
当苏泽念完第一段的时候,浙江清吏司主司丁靖轩已经双腿发抖,他只恨为什麽自己没有和户部尚书马森一样告病在家?
疯子!
丁靖轩想到自己刚刚想要坑苏泽的举动,暗暗后悔自己为什麽要招惹这样的疯子!
等苏泽将奏疏念完,在场众人表情不一。
但是很快,福建清吏司主司邱农和山西清吏司主司夏淳,站起来支持苏泽!
四川清吏司主司谢旭也起身附和,一个又一个的清吏司主司站起来,包括苏泽在内,十三清吏司中,已经有七个司支持苏泽。
果然!
就在写完奏疏的几天前,这份注定不会通过的奏疏,苏泽还是用【手提式大明朝廷】模拟了。
——【模拟开始】——
一天后,《请修隆庆会计录疏》送到内阁,阁臣不敢票拟,送入皇宫。
隆庆皇帝见到你的奏疏十分生气,下令户部上下观看你的奏疏,从奏疏中寻找你的错漏,以此来惩罚你。
皇帝没想到的是,户部竟然有过半官员支持自己的奏疏,甚至还有几名清吏司主司直接上书支持你。
皇帝恼羞成怒,撤换了包括你在内的七名清吏司主司。
皇帝免去你日讲官和东宫讲官的职位,并禁止你出入皇宫。
一年后,你被贬谪出京。
——【模拟结束】——
【是否消耗10000点威望点,保证奏疏全部执行?】
这是苏泽模拟到最严重的结果,但是让苏泽意外的是,户部竟然会如此支持自己。
想想也是,张居正经营户部多年,他既然想要变法,那自然会搜罗人才。
能被张居正看中,网罗到户部的,一定是有抱负有能力的大臣。
有抱负有能力的大臣,自然能看到《隆庆会计录》对国家的好处。
这一次的模拟结果,让苏泽看到了执行奏疏的希望。
苏泽的办法,就是利用户部形成部议,再利用部议的压力,减少强制执行所需要的威望值。
这次模拟的结果,就是因为户部的强烈支持,皇帝都没能直接惩罚苏泽。
皇帝甚至要清理户部,将支持《请修隆庆会计录疏》的官员贬谪出去,最后才动手处置自己。
由此可见,皇帝对于户部的舆论压力,还是投鼠忌器的。
优柔寡断,这是隆庆皇帝的缺陷。
苏泽的很多威望点,都是因为皇帝优柔寡断才浪费的。
可既然皇帝的优柔寡断,可以其他大臣利用来反对苏泽的奏疏,那苏泽同样可以利用皇帝的优柔寡断,来对皇帝施压,从而减少威望点的消耗。
果不其然,户部的压力,就能让隆庆皇帝投鼠忌器了。
那如果加上张居正呢?
如果这份部议还能得到张居正的支持,那强行通过奏疏需要的威望点是不是要更少?
张居正看向苏泽说道:
「子霖,你本可以不这麽急的。」
苏泽摇头说道:
「张阁老,此事无关缓急。」
「?」
苏泽说道:
「张阁老,您也曾立志革除弊制,历朝历代,凡是要变法图强,必然会走到这一步。」
在场众人都被苏泽和张居正的对话给搞懵了,但张居正却立刻明白了苏泽的意思。
历朝历代的变法,必然会触碰到皇权!
这是商鞅的魔咒,也是所有变法者的必然命运。
原因也很简单,想要变法,总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这就如同吃肉,骨头上好啃的肉吃完了,那剩下必然就是难啃的骨头了。
从商鞅变法开始,历朝历代的变法,最终都会遭遇到皇权。
正如苏泽所说的那样,他的一系列变法措施,都是从最容易的开始。
办报丶开港丶通航,这些都是无中生有,很多事情并没有损害到旧有的利益集团,或者旧有利益集团在朝中的势力很弱小。
但是随着苏泽的一项项奏疏,所涉及到的变法举措,必然会触及到皇权。
就拿这次的《请修隆庆会计录疏》来说,如果不先在朝堂完成帐目的统计,根本没办法执行接下来的清田措施。
连皇帝内帑收入都算不清,连整个大明最大的一本帐都算不清,还指望弄清楚州郡的帐?
容易改的东西已经差不多改完了,接下来的所有变法举措,都将会触及到整个大明最深层的利益。
皇权是绕不开的东西。
苏泽这份奏疏,只是要求皇室内帑将帐目交给户部核算,都不是要求皇帝将内帑交给外廷,就要遭遇这麽大的反对。
那如果连这点要求都难以做到,就别想要编写什麽会计录了。
编不成会计录,张居正自己的一条鞭法也就是空中楼阁了。
张居正几乎是瞬间明白了苏泽的意思,而在明白的这一刹那,他这几十年为官的基石就动摇了。
是啊,自己立志变法,那就如同苏泽所说的那样,早晚要撞上皇权。
那所谓「审时而动」,这个「时」就永远不会到来。
那所谓的等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苏泽一句话,直接触动了张居正内心中最敏感的一根弦。
这个「时」到底在哪里?
紧接着苏泽一句话,如洪钟大吕一样撞进了张居正心里。
「张阁老,时不我予啊!」
是啊,是不我予。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也逐渐变差,张居正隐约感受到了古人那种被时光追赶的感觉。
自己所等待的那个时机,真的会出现吗?
等想到这里,张居正起身说道:
「愿意附署的签下名字,不愿意的就此离去。」
「这份奏疏作为户部部议送去内阁。」
说完这些,张居正走到照磨所记录会议官员的桌子前,拿起桌上的笔,在苏泽的奏疏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