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盖世双谐最新章节 - 三天两觉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四章 「百日擂」(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黄东来和雷不忌来到县衙的时候,孙亦谐也已经把孙陵审完了。

在孙哥那「起起落落落落」式的问话和间歇性的拳打脚踢之下,孙陵那小子终于是不堪其辱,招了。

他也没法儿不招,毕竟孙亦谐从一开始就知道他是冒牌货,在这种底牌在握的情况下,再高明的骗子也得被审出马脚来,何况是孙陵这种普通地痞。

像什麽「鲤鱼多少钱一条」丶「土豆多少钱一斤(在我们的宇宙中土豆于明末才由沿海一地传入中原,大朙设定上比大明要长久,所以这时已普及了)」丶「杭州有几间寺庙」丶「西湖有多大」丶「孙府是几进的院子」等等等等。

诸如此类的问题,孙陵他一个土生土长的汝阳县人,怎麽可能说得出来?

再者……以习武之人自居的孙陵,在这审问期间动不动就被孙亦谐这位「县太爷」连打带唬,寝技都用上了,你就是让他继续装,他也装不下去了。

于是,孙陵便承认了自己并不是孙亦谐,只是借其名号招摇撞骗。

但……他仍是抱着侥幸心理,想要把今夜偷银子的事情给揭过去,毕竟这银子真不是他从老爷家里给偷出来的,而是在「意外」情形下顺手牵羊的;另外,关于招摇撞骗的事情,他也是兜着说,非但是避重就轻,没有交代完全,还把主要责任全部推到了那黄俊的头上,好似自己最多算个从犯乃至是被胁迫的一样。

要不咋说这些地痞混混之流不值得同情呢,这种人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在那个刑侦手段还非常落后丶很难搜集物证,甚至连人证的取证也要花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年代,你要是按现代刑侦和审判的思路去断案,再给他来个「文明执法」,那很多案子根本就无法推进。

一般老百姓里可能还有那比较老实本分的,到了堂上被老爷官威一镇啥都交代了,但那些地痞刁民可都是臭不要脸丶能赖则赖的,这时候……「动刑」就是最有效也最合理的处置方法。

当然,什麽样的人丶什麽样的情况丶该动什麽刑,这都需要断案人的经验。

你要是遇到个好官儿,算你运气好,遇到个昏官,不分青红皂白逮谁都用刑的,那各种屈打成招丶冤假错案就来了。

孙亦谐显然算不上什麽好官儿,他压根也不是什麽官儿,但他既然知道孙陵这货是怎麽回事,那便无所谓……弄呗。

真正的「动刑」,自不用他上,两旁衙役会动手。

对地痞其实也不用打板子,上夹棍就够了,就算真是英雄好汉来了也没几个扛得住的。

果然,一使夹棍,这孙陵立刻就老实了;他非但是交代了今晚的事,还把他和黄俊两人当初怎麽抢的朱超丶怎麽骗的刘庄村民,以及一大堆其他偷鸡摸狗的事情都给交代了。

然,他说的这些罪状,一旁的师爷可是一个字都没记……

自孙亦谐开审到现在,那师爷就只是假装在纸上刷刷点点记录口供而已,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人,根本就不用入案,所以也没必要写供纸让其画押。

事实也的确如此,待那孙陵的身心都已被折磨到几近崩溃时,孙亦谐觉得差不多可以了,于是就一声不响地起身去了隔壁。

过了一会儿,梅赤阳从隔壁那间屋里走了出来。

他一来,这后堂里的师爷丶衙役们,便都默默地撤了。

孙陵还没闹明白这人是谁丶要干嘛呢,梅赤阳已走过去,一把就将其拎了起来,冲他笑道:「小子,我的声音,你还认得吗?」

不久前刚在床底下听见过的声音,孙陵自是还有点印象的,但他怎麽也想不出这位盗了老爷银子的「梅爷」为什麽会出现在这里。

「呵……还不明白?」梅赤阳笑道,「也罢,你慢慢想,总会明白的。」

…………

片刻后,还是后堂。

此时,这里就剩了孙亦谐丶黄东来和县太爷三个人,其他闲杂人等都已出去。

这位县官儿姓张,名字咱就不起了,犯不着。

「孙少侠,黄少侠,今夜这事……本官办得可还算周全?」事儿完了,这张大人自要说几句邀功的话。

其实他也没办什麽事,都是他手底下的人在配合着忙活,他就是看了场戏罢了。

「张大人深明大义,办事周到,黄某佩服。」当然了,捧捧这货也不用什麽成本,黄东来并不在乎说这麽一句。

「何止啊?」孙亦谐也顺着这意思,进一步吹道,「我看这周口城中秩序井然丶安定繁荣,显然也是张大人治理有方,可见我们张大人是有大才干之人啊!」

「诶~嘿嘿,张某何德何能,二位过奖了。」张大人嘴里说的是谦辞,脸上可是已经笑出来了,「二位少侠也是英雄出少年,如此年轻就能就能得到云大人和水大人的赏识,张某可比不了你们啊。????????卄Ux.???????★」

什麽叫商业互吹啊?这就是标准模板,双方也不用很熟,挑好听的说就行了,至于真假不重要,反正咱又不是同行,说错了也没事。

张大人这句说完,三人相视一番,哈哈大笑,气氛显得甚是愉悦。

「呃……」但数秒后,这张大人还是稍稍沉了沉语气,接道,「不过呢……张某还是有一事得提醒一下二位。」

张大人要提醒他们的,自是方才这桩「让外人冒充朝廷命官审犯人」的事,不可以到处宣扬。

「哎~张大人您放心。」孙亦谐知道他要说什麽,直接应道,「今夜之事,我们绝不会外传,至于那梅大寨主,也是绿林道上有名有姓的好汉,说一不二……他答应保守的秘密,哪怕你拿刀逼他,他也不会漏出去的,您就放心吧。」

他这话,说得就有点太满了,但并不重要。

梅赤阳是不是那麽可靠,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梅赤阳至少也比他们眼前的这位张大人可靠些——这就够了。

今天如果梅赤阳和张大人同时被抓,同样是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逼着交代事情,那百分百是张大人会先招啊。

俗话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大部分情况下谁骨头软这是有公论的。

「哦~有孙少侠这句话,张某就放心了。」张大人点点头,「呃……还有,黄少侠,那个黄俊的尸体,你觉得本官该如何处置呢?」

这会儿,黄东来早已把黄俊的死法跟孙亦谐丶张大人以及梅赤阳说过了。

梅赤阳听完之后愣了半天,表面上是没太大反应,心里话说:「我本来以为那孙亦谐已经够狠的了,没想到这黄门少主简直是丧心病狂啊……杀人不过头点地,做事不能做太绝……这种人我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既然黄俊已死,那梅赤阳也没必要在这里多待了,他当即跟这几位请辞,带上了孙陵,与自己的手下们会合去了;至于他第二天一早怎麽离开的周口,又怎麽带着孙陵回鹰城去给义弟朱超解气「拔闯」的,这咱就不说了,只要知道这孙陵最后还是没逃了一死便是。

眼下,被县太爷这麽一问,黄东来想了想,答曰:「依我看,就当他是自己失足溺亡的吧。反正根据那孙陵所说,他和黄俊早就已经把全家都给坑死了,亲戚也都视他们为洪水猛兽,都跟他们断了往来,不会有人来追查的。」

「嗯……」张大人道,「确实,那明日一早,本官就差几个人到那东圊园子的附近去候着,尸体一被发现就快速处理掉,免得引起什麽骚动。」

「张大人处事果然是周全细致,厉害厉害。」孙亦谐又适时捧了一句。

「呵呵……」张大人摆了摆手,随即又道,「张某不过是做分内事而已,当然……如果二位少侠能在锦衣卫那边替本官美言几句……」

这些在大朙做官的人嘛,大多都是想跟锦衣卫搞好关系的,类似张大人所说的这种「美言」,也并不是求锦衣卫让自己升官发财,只求这些特务们别来搞自己就行。

「明白!明白明白。」黄东来是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其实他哪儿会给人家美言啊,他们自己和锦衣卫也不过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只是这重关系在外人看来很像狼狈为奸的样子。

但张大人得到了这敷衍的答覆后,却是喜笑颜开,他当真了:「好!好!黄少侠之恩情,张某谨记于心,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说来也巧了,就在这件事过去后半个月,这位张大人便接到一纸调令,升了。

这事儿跟孙黄二人可是屁关系都没有啊……但这张大人觉得有,而且是直接关系,因为时间和事情好像都对得上。

这下可好,他对双谐……尤其是对给了自己承诺的黄东来……那是感恩戴德,可他确实也找不到什麽机会去「报答」那两位,那咋办呢?给人家说几句好话,宣扬一下人家的事迹呗。

但夜审孙陵的事,不合王法,他可不能说,于是他就着重宣传了另一件事……

就这样,半年不到,黄东来「粪坑杀人」的事儿便被传得家喻户晓。

到后来越穿越邪乎,甚至有人认为黄东来有一门自创的独门武功,可凭内力操控屎去攻击别人的,搞得江湖上人心惶惶,不过那也是后话了……

…………

处理完了「假双谐」一事,孙亦谐丶黄东来和雷不忌便要回到原本的行程中去。

他们此次从洛阳出来,目的地是武昌。

按原计划,他们是打算先到许州,然后一路经漯河丶驻马店丶信阳……这样笔直向南,直达武昌的。

但因为孙陵和黄俊这一出,他们稍微到周口绕了一下路,打乱了原本的路线,所以现在他们得从周口往西南方走,奔汝南去。

还是驾马车丶还是走官道,这回他们还算顺利,没再遇上什麽拦路搞事的人,两天后他们便进了汝南城。

这一进城啊,又热闹了——汝南城中,有人摆擂。

此处的摆擂,和前文中那郑目开葛世的「擂台决斗」可是两码事;那个,说白了就是两人约架,而这个……则类似于「公开挑战赛」。

摆擂也分很多种摆法,有以武会友的丶有开盘聚赌的丶有比武招亲的丶也有设银抢赏的,当然,还有一种拿赏银作为诱饵,打算靠这装逼立威的。

今天这擂台,就属于这最后一种。

那摆擂之人,乃这汝南城中一霸,名曰宋项。

此人身高七尺,膀阔腰圆,一双倒八字眉,斜插天苍,一对虎目,皂白分明;阔鼻,大口,肥头,大耳,这长相,整体就给人一种五官都很大也很凸出的感觉。

正所谓相由心生,这宋项的性格,确也和年符合他那张脸,可说是横行霸道,咄咄逼人。

在这汝南城中你若提起宋项的名字,任谁都能说出几桩他干的缺德事来,但百姓们也都无可奈何……

毫无疑问,这家伙有靠山。

什麽靠山呢?太监。

请注意,不是宦官,是太监,即比较有势力的宦官。

且这宋项的祖上啊,是那书香门第,宦官之后……

你要问宦官为什麽有后?很简单,可以收养或者认乾亲嘛,曹操他爹不就是宦官曹腾的养子麽。

这宋项的太爷爷那辈儿,就是朝中某个大太监的义子乾儿,经过几代之后呢,那老太监虽是死了,但宋家与朝廷的宦官势力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当然,要说真有实力和权谋的,那得是宋项的老爹,那才是宋家的当家。

这宋项嘛……就是个典型的二世祖,书他是没读成,不过武学得还凑合;他那身武艺,虽是打不过高手,但欺负欺负老百姓和一般的庄稼把式那是足够了。

仗着有这点能耐,宋项便终日在这汝南地界上欺男霸女,鱼肉百姓,今天打那东家的小子,明天抢那西家的姑娘……有些人被他打成重伤残疾丶乃至后来死掉的,或者哪家的姑娘被他糟蹋了上吊自尽的,最后都是使点银子了事。

别看这宋项连人命都闹出好多条了,但地方官也只能和稀泥,因为不敢管,也没法儿管;今天你这县官儿若是敢把宋项关了乃至打了,那明天宋项的老子没准就能让你这乌纱帽都丢了。

就是这麽个混帐东西,最近也不知道是吃顶了还是咋的,他竟要效仿那隋唐史大奈,在汝南城里来个「百日擂」,来彰显一下自己的武艺高强。

而且他比那史大奈还要嚣张,擂台边愣是敢支起两杆大旗,上悬一副对联——拳打南山斑斓虎,脚踢北海混江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