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北岸,朔风猎猎。
三日之期已至,数十万燕军枕戈待旦。
黑色的铁甲汇成一片沉默的海洋,压抑的杀气直冲云霄。
高台之上,朱棣一身玄甲,按剑而立。
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江对岸那座巍峨的帝都轮廓。
万军之前,一片死寂。
只等他一声令下。
江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递上一卷薄薄的绢布。
“王爷,金川门的消息,确认了。”
朱棣豁然转身,一把抓过绢布,迅速展开。
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和一个独特的印记,那是暗卫司最高级别的密信。
曹国公李景隆,谷王朱橞,已为内应。
只待王师兵临城下,便开金川门,献出京师!
“好!”
朱棣将绢布捏成一团,掌中发出一声闷响。
他转过身,重重拍在江澈的肩上,力道之大,让甲叶碰撞铿锵作响。
“江澈!定鼎天下,你为第一功!”
他的声音没有丝毫压抑,传遍了整个高台。
周围的将领们纷纷侧目,看向江澈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与惊异。
江澈神色平静,只是微微躬身。
“为王爷分忧,分内之事。”
朱棣放声大笑,笑声豪迈,充满了即将掌握天下的快意。
他抽出腰间佩剑,剑尖直指江南。
“将士们!”
洪亮的声音如惊雷滚过大地。
“渡江!”
“破城!”
“清君侧,靖国难!”
“万胜!万胜!万胜!”
山崩海啸般的怒吼回应着他。
战鼓擂动,号角长鸣,无数战船如同离弦之箭,冲开江雾,向着对岸席卷而去。
……
长江天堑,此刻却温顺得像一条内河。
燕军的庞大船队遮蔽了江面,船帆如林,旌旗蔽日。
南岸的守军水寨,本该是铜墙铁壁,此刻却一片死寂。
偶有几艘巡逻的福船撞上燕军主力,还没来得及发出警报。
就被数倍于己的战船包围。
船上的士兵甚至来不及做出像样的抵抗,便看见对方船上亮出了特殊的旗语。
那是南军水师内部高级将领的联络暗号。
指挥体系早已被江澈的人渗透得千疮百孔。
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
命令自相矛盾,调动处处受阻。
一场本该血流成河的渡江之战,变成了一场武装游行。
当燕军的先锋部队踏上南岸的土地时,甚至没有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
应天府,巍峨的城墙已然在望。
……
奉天殿内,一片混乱。
“陛下!燕军已过江!必须立刻调集城外卫所兵马,固守九门啊!”
翰林学士方孝孺面色惨白,兀自强辩。
“不可!城外兵马若是入城,人心惶惶,必生大乱!当务之急,是彰显天朝气度,晓谕燕王,令其退兵!”
“退兵?方大人你睡醒了吗?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
“粗鄙武夫!安知圣人教化之力!”
年轻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坐在龙椅上,面无人色,听着下方的争吵,只觉得头脑嗡嗡作响。
他一会儿觉得铁铉说得对,一会儿又觉得方孝孺之有理。
“都……都别吵了……”
他的声音微弱,被淹没在更大的争执声里。
他根本不知道,这场争论已经毫无意义。
应天城外。
朱棣立马于阵前,身后是如钢铁洪流般的玄甲铁骑。
他安静地看着那扇紧闭的金川门。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突然,沉重的“嘎吱”声响起。
巨大的城门,在无数燕军士卒的注视下,缓缓向内打开。
阳光照进幽深的门洞,照亮了两张截然不同的脸。
曹国公李景隆,满脸谄媚的笑。
谷王朱橞,神情复杂,带着一丝解脱,一丝恐惧。
他们身后,是跪倒一片,早已放下武器的守城士卒。
“恭迎燕王殿下,入主京师!”
李景隆的声音尖锐而响亮,划破了战场的寂静。
朱棣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抹冷酷的笑容。
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长剑。
“全军,进城!”
没有丝毫犹豫,他双腿一夹马腹,一马当先,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冲入了应天府。
靖难之役,至此,胜负已分。
……
城内的抵抗零星而微弱。
大部分南军在看到燕王铁骑入城的那一刻,便彻底失去了斗志。
朱棣亲率大军,直扑皇城。
而江澈,则在入城之后,便与大部队分离开来。
他身边的暗卫司缇骑,如同一道道黑色的影子,迅速消失在应天府纵横交错的街巷之中。
“一队,控制各处城门,许进不许出!”
“二队,接管武库、粮仓!”
“三队,包围六部衙门,所有官员府邸,就地软禁!”
江澈骑在马上,冷静地发布着一条条指令。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属下的耳中。
混乱的城市,正在他的调度下。
被一张无形的大网迅速笼罩,恢复一种诡异的秩序。
一名亲信策马靠近。
“司主,皇宫那边已经派人去了,徐指挥使亲自带队。”
江澈点头。
他勒住马,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那座安静的院落。
那里,关着曾经的大明第一暗探,林青雨。
他对自己许下的承诺,从不食。
“派一队人过去,守住院子。”
“别让人打扰她,也别让她做傻事。”
“等王爷那边事了,我会亲自带她去皇宫,看一场好戏。”
亲信领命而去。
江澈调转马头,目光投向烟尘滚滚的皇城方向。
那里,一个旧时代的终章,正在以最惨烈的方式上演。
而他,将是这场大戏的见证者,亦是导演之一。
他想起了林青雨那张倔强而不甘的脸。
不过,不彻底打碎,又如何重建呢。
他催动战马,身影很快融入了铁与血的洪流之中。
奉天门前,血流成河。
朱棣的玄甲铁骑如同一柄烧红的铁锥,狠狠凿向宫城最后的防线。
“挡住他们!为了陛下,死战不退!”
魏国公徐辉祖须发皆张,双目赤红。
他手中的长刀已经卷刃,身上甲胄布满深浅不一的划痕。
作为大明开国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子,他没有选择,也从不屑于选择。
忠诚,已经刻入他的骨血。
他身后,是最后的三千禁军。
他们背靠着朱红色的宫墙,用血肉之躯,构筑起一道摇摇欲坠的堤坝。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百战余生的燕山精锐,是席卷天下的滔天洪水。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