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澈柳雪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一十八章 总督北平防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靖难功臣,封赏大典。

奉天殿内,钟鸣鼎沸。

新皇朱棣身着衮龙袍,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电,扫视着阶下百官。

他的左手边,是丘福、朱能、张玉等一众浴血奋战的武将。

他们一个个挺胸叠肚,脸上洋溢着建功立业的骄傲。

他的右手边,则是以解缙为首的降臣。

以及一些在靖难中保持中立的文官。

他们大多低着头,神情复杂,既有对新朝的敬畏,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在整个大殿中,江澈是个异类。

他站在武将队列的末尾。

一身暗卫司的黑色暗卫服。

那些文官们怕他,武将们忌惮他。

过去三天,江澈这个名字,已经成了所有读书人午夜梦回的噩梦。

毕竟现在在这里的武将,大多都是见识过江澈的厉害的。

别看暗卫司仅仅只有三百多人,可就这三百多人,将整个战场拉长,让他们每一次进攻都能大圣!

江澈对此毫不在意。

他的目光,只看着龙椅上的那个人。

他在等,等朱棣给他一个结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封赏开始了。

“靖难首功,成国公丘福,封……”

“宁国公张玉……”

“淇国公丘福……”

一个个显赫的爵位,一片片肥沃的封地。

一箱箱金银财宝,被朱棣毫不吝啬地赏赐下去。

武将们个个喜形于色,山呼万岁之声,响彻大殿。

封赏完武将,轮到了文官。

“解缙,授文渊阁大学士……”

“杨士奇,授……”

文官的封赏,显然不如武将那般丰厚,大多是官复原职,略有升迁。

这是朱棣在明确地告诉所有人,谁,才是他的心腹。

当所有人都封赏完毕,大殿内再次陷入了片刻的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还有一个人。

那个三天来,让整个南京城为之颤抖的男人。

暗卫司指挥使,江澈。

朱棣的目光,终于落在了那道黑色的身影上。

他的眼神深邃,让人看不出喜怒。

丘福等武将撇了撇嘴,而那些文官,则个个屏住了呼吸,心提到了嗓子眼。

“暗卫司指挥使,江澈。”

朱棣缓缓开口,他没有说江澈攻城拔寨的功劳,也没有提江澈运筹帷幄的智谋。

他只说了一句话。

“三日之内,肃清金陵,清扫前朝余孽,为朕铲除心腹之患,其功,当赏!”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文官集团中炸开!

朱棣这是在公开承认那场血腥的清洗是他授意的!

他不仅承认了,还要为此奖赏江澈!

这是何等的霸道!

何等的不把天下读书人放在眼里!

一瞬间,所有文官都面如死灰。

他们明白了,新皇要的,是绝对的服从,任何忤逆,都将被毫不留情地碾碎!

江澈就是他手中那把最锋利的屠刀!

江澈从队列中走出,来到大殿中央,单膝跪下。

“为陛下分忧,乃臣之本分。”

朱棣看着他,眼神中终于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朕,封你为侯?”

朱棣拖长了声音,像是在询问。

丘福等人立刻皱起了眉头。

江澈却摇了摇头:“陛下,臣不要封侯。”

“哦?”朱棣的眉毛挑了一下,“那你想要什么?”

整个大殿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江澈抬起头,目光直视龙椅上的帝王,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臣,想为陛下,镇守北平!”

此一出,满堂皆惊!

北平!

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燕王府的根基,是朱棣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大本营!

整个靖难之役,北平就是朱棣最稳固的后方!

现在,江澈竟然开口,要去镇守北平?

就连丘福、朱能这些悍将,都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江澈。

朱棣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他没有立刻回答,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咚。”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大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决断。

可江澈知道,朱棣会答应。

因为现在的朱棣,最不放心的,就是北平。

他登基为帝,人到了南京,可他麾下最精锐的军队。

他经营多年的势力,全都留在了北平。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哪怕那里是自己的老巢,他也需要一个绝对忠诚,又能镇得住场子。

并且不会与他那些骄兵悍将们勾结在一起的人,去替他看着。

一个没有根基,没有派系,只听命于他一人,并且手上沾满了文官鲜血。

断了所有退路的酷吏。

还有比他江澈,更合适的人选吗?

朱棣的敲击声停了。

“好!”

“江澈听封!”

“朕命你,即日起,总督北平防务,节制北平三司,掌管暗卫司北镇抚司!凡北平军政要务,皆可便宜行事!”

“朕,将朕的北平,交给你了!”

这一连串的任命,如同一个个炸雷,把殿内所有人都炸得头晕目眩。

总督北平防务!

节制三司!

便宜行事!

这简直就是把整个北平,都封给了江澈!

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平王!

丘福等人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们拼死拼活,才挣来一个国公的爵位。

江澈动动嘴皮子,就成了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

这不公平!

可他们看着龙椅上朱棣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把所有的抗议,都死死地咽了回去。

江澈深深叩首:“臣,领旨谢恩!”

“必为陛下,守好国门!”

从这一刻起,广阔的北境,才是他真正龙入大海的舞台。

金殿的巍峨雄伟被甩在身后。

汉白玉的台阶泛着冰冷的光。

江澈的官靴踩在上面,发出清脆而孤独的回响。

他没有回头,却能感受到背后那三道如山岳般沉重的目光。

丘福,朱能,张玉。

新朝最炙手可热的三位国公,靖难功臣之首。

此刻,他们就像三头沉默的雄狮,立在奉天殿外,等着他。

江澈脚步不停,径直走下台阶。

那三人果然跟了上来,不远不近,丘福性子最急,脚步声也最重。

朱能次之,沉稳内敛,只有轻微的甲叶摩擦声。

张玉,在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人,气息最是悠长,几乎听不见声音。

直到走出宫门,江澈才停下脚步,转身,脸上挂着疲惫。

“三位国公,这是在等我?”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