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章 率军回京,再见小老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日升日落,杨轩等人已经离开了西域,穿过了嘉峪关,到达了甘肃境内。

因为战马富裕,负重也不多,速度一直很快。

中途也只是偶尔停下来进行短暂的休整。

此时已经开春,随着继续朝京师的方向前进,路两旁的景色也从荒凉的戈壁慢慢变得充满生机。

大军穿过了甘肃、陕西、山西,到达了河北境内。

夜,大军在一座府城外驻扎了下来。

杨轩等高级将领并没有答应知府的邀请入城过夜,而是和大军待在一块儿。

“镇国公,将士们已经安顿好了!”石亨巡营完,来到杨轩的面前禀报。

“嗯。”

“我们现在距离京师已经没有多远了,再有个几天时间就能到了。”

“明日一早就让将士们抓紧时间补给粮草,我们早点出发。”杨轩吩咐道。

“是。”石亨应道。

“嗯,时间不早了,下去休息吧!”杨轩轻轻点点头,道。

“是,末将告退!”

次日清晨,府城之中的知府便亲自带人将大军所需要的粮草送了出来。

大军走到这里,上一次补给好的粮草刚好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是最后一次补给了,只需要携带几天的干粮就足够了。

到达京师之后,会有好酒好肉等着他们的。

补给完成,大军也已经集结好,杨轩没有任何耽搁,直接下令出发。

“老祖明天就能到京师?实在是太好了。”

京师,皇宫,御书房中。

朱祁钰看着最新回来的消息,脸上充满喜悦。

杨轩要回来的消息早就传回来了,他也一直在关注着他们一行人的行程。

虽然他和老祖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对老祖的尊敬却是发自内心的。

“来人!”他朝门外喊了一声。

“陛下!”下一刻,金英出现。

“传百官上朝!”

“遵旨!”

镇国公回归,自然要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朱祁钰的旨意传下去后,京师的官员齐齐赶往皇宫。

奉天殿前的广场上,朱祁钰听着礼部官员的汇报。

欢迎仪式,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由礼部全权负责。

朱祁钰现在就是在做最后的确定,有什么疏漏之处的话,还有时间补上。

这场朝会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所有的流程都做了最后的确定。

“镇国公明日回朝,各部官员回去之后,做好一切准备。”

“明日一早,百官随朕出城迎接!”

“退朝!”

……

次日,天未亮,百官就已经在宫门外面等候了。

时间不长,宫门大开,朱祁钰从中走了出来。

身边还有一个小孩,正是太子朱见深。

此次迎接的规格,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皇帝、太子、文武百官全部出城三十里。

整个京师全部戒严,所要经过的街道,每两步,就有一名将士警戒。

安全系数直接拉满。

此外还有其他准备,突出的就是一个重视。

除了以上这些人之外,小老三也跟着去了,他的孙子朱祁t陪同。

终于要见到师叔了,小老三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一路上,这笑容就没有停下。

朱祁t也是在大明长大,对于镇国公杨轩早有耳闻,知道此人是大明的定海神针。

但却无法体会到自家爷爷对镇国公的那种情感。

当朱祁钰等人来到城外三十里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朱祁钰下令所有人原地等候,随行的禁军向周围扩散警戒。

现在,就等镇国公到达了。

“报,镇国公距此还有五十里!”

“报,镇国公距此还有四十五里!”

“报……”

随着时间的流逝,派出去确认杨轩一行人的斥候不断回来禀报。

朱祁钰虽然表面上看神色平静,但无意识紧握起来的手,却显示着他的心中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平静。

在他身后不远处是小老三和朱祁t,不过小老三因为年纪大了,不便久站,朱祁钰便让人从马车上给他搬下了椅子。

而在百官之首的位置上,则站着于谦,他的头发已经白了不少,但身子站的笔直,宛如一柄利剑。

不远处,是虎子和小虎父子,二人心中同样不平静。

随着斥候的禀报,在场的人已经在伸着脖子朝远处的路上看了。

“报,镇国公距此还有十里!”

“报,镇国公距此还有八里!”

“报……”

斥候隔一会儿就一禀报,在场众人神情激荡。

耳朵灵敏之人已经听到远处轰隆隆的马蹄声了。

小老三这个时候也坐不住了,连忙让孙子将自己搀扶起来。

师叔马上就要到了,他要让师叔第一眼就看到自己。

“快,快扶我起来!”

马蹄声越来越大,已经是所有人都能听得到的。

同时伴随着的,还有地面震动的声音,端的是一个浩浩荡荡行。

时间不长,明军的旗帜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在快速移动之中猎猎作响。

看着那熟悉的旗帜,小老三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明的感觉。

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年轻时跟着大军在战场上冲杀的场景。

很快,前方的某道身影和他记忆中的一道身影重合。

尽管看不真切,但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师叔……”

他沧桑的双眸之中含着热泪。

此时,前方的明军将士们速度开始慢了下来。

在距离朱祁钰还有一百步左右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杨轩拉紧缰绳,看着不远处的人群,此刻的心情也是有些激动。

景泰元年带着两万骑兵离京,时隔三年,终于是回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收回目光看了一眼脚下,下了马。

身后石亨等诸将见状也连忙下马。

跟随杨轩朝着朱祁钰走去。

而不远处的朱祁钰这时也迈出了脚步,向着杨轩走来。

众将加快脚步,来到朱祁钰的面前。

“臣等参见陛下!”

诸将齐声行礼,唯有杨轩没有下跪,只躬身。

“诸位爱卿皆是我大明栋梁,快快平身!”朱祁钰笑道,同时伸出手去搀扶杨轩。

“镇国公一路奔波,朕已在宫中备下酒宴,为镇国公和诸位爱卿接风洗尘。”朱祁钰说着,又看了一眼其他将领。

“多谢陛下!”杨轩道,大庭广众之下,照顾一下朱祁钰的面子。

朱祁钰满脸笑意,随即便扶着老祖杨轩的胳膊朝回走去。

小老三看着已经走到近前的师叔,情绪波动剧烈。

就是…师叔怎么还戴着面具?

而杨轩此也注意到了小老三,他停下脚步,看着对方,后者也看着他。

两人都没有说话,有些沉默。

“老三,你…瘦了!”过了一会儿,杨轩打破沉默,看着小老三的眼神有些复杂和心疼。

毕竟是师姐最小的孩子,从小就备受疼爱,也是自己的晚辈。

他一生无儿无女,小老三三兄弟就和自己的孩子差不了多少。

而且这一去就是这么多年啊!

世上有谁不心疼自家孩子呢?

“师叔~”小老三泪水控制不住,跪在杨轩面前抱着他的腿就哭了出来。

现在世上他的长辈就剩师叔和小姨了,但相比于小姨,师叔更加亲近,就跟父亲似的。

朱祁t见自己爷爷跪了下来,也跟着跪了下来,低着头,似是被感染到了。

而一旁的朱祁钰,见此,也悄悄偏过头,擦拭泪水。

这下好了,在场所有的官员也都和朱祁钰一样的动作,低头擦拭泪水,像是被这份情感所感动。

但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情实意,有多少人是装模作样,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此时,应该没人去在乎这些。

杨轩抬起头望着天,深呼吸一口气,这才轻轻拍了拍小老三。

“这次回来,就好好陪着我这个老头子,怎么样?”他轻声道。

“好。”小老三答应下来。

“起来吧!”杨轩弯下腰把小老三拉了起来。

旁边的朱祁t见状也跟着起身。

“老祖,这里不是叙旧的地方,我们回去再叙吧!”朱祁钰适时开口。

“听陛下的!”杨轩点了点头。

“老祖,请上车!”朱祁钰邀请杨轩上自己的龙辇。

“陛下先请!”杨轩道。

“叔爷也上来吧!”朱祁钰又对小老三道。

“谢陛下!”

随后,几人便上了龙辇。

龙辇内的空间很大,杨轩坐过不止一次,邀请过他的皇帝但也不止一位。

整个大明,有此殊荣的,也就只有他了。

羡慕他的人有不少,但却都知道,杨轩是有这个资格的。

看着朱祁钰拉着镇国公上了龙辇,金英当即向石亨等将领传达了朱祁钰的旨意。

随后便扯着尖锐的嗓音高声喊道:“起驾,回宫!”

随着话音落下,队伍缓缓动了起来。

皇帝和文武百官天不亮就起床出城迎接,一直站到现在,才开始往回走。

这对众人的体力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好在回城的时候,大家都是骑马的骑马,坐马车的坐马车。

不然,有些人怕是连走回去的力气都没有了。

龙辇之中,朱祁钰、杨轩、小老三以及小太子朱见深四人依次坐着。

在这里,大庭广众之下没有办法说的话,倒是不用顾忌太多。

杨轩、朱祁钰和小老三就这样随意聊了起来。

小太子朱见深年幼,大人说话的时候没有他插嘴的份,就只好老老实实的听着。

除了话题到他的身上,问他问题的时候才会轮到他说话。

他坐在叔叔朱祁钰的身边,悄悄观察着那个戴着面具的老头,心中很是好奇。

虽然之前他和杨轩见过,但那个时候他太小了,加上中间过去了几年时间,他早就忘了之前在父亲的灵堂上见过镇国公,并被镇国公抱过的事。

要知道,他出生于正统十二年十一月,现在是景泰四年六月,虚岁倒是七岁了,但是实际上也才五周岁多,还不满六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岁之前的事情基本上都不记得了,小太子朱见深三岁前见的杨轩,现在自然没什么印象了。

此时的杨轩正听着小老三这些年在海外的经历,时不时点一下头,小老三这些年做的确实不错,但他也能猜的到小老三这些年有多么的不容易。

他看着小老三的目光柔和,其中又有着心疼。

这是长辈对晚辈的心疼,并不掺杂其他。

“这些年,苦了你了!”杨轩长叹一口气,道。

此话一出,小老三顿时有一种泪奔的感觉,他连忙摇着头:“不苦,不苦的。”

这一刻的他就像是一个历经了不知多少苦难,终于得到长辈认可的孩子。

“这次回来就留在大明陪着我这个老头子吧!”杨轩道。

“好,我听师叔的。”小老三重重点头。

杨轩轻轻嗯了一声,随即转移话题,几人又继续聊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陛下,到了!”这时金英的声音传来。

杨轩掀起窗帘看了一眼外面,确实是回到皇宫了。

接着几人依次下了龙辇。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微风拂过,带来了阵阵凉意。

“老祖,我们先去歇息一会儿,酒宴很快就开始。”

朱祁钰开口说道。

“好。”

半个时辰后。

文武百官已经到了武英殿的酒宴现场,现场一片嘈杂,分成一个个小圈子,但这小圈子又相互交融。

宫女太监端着酒菜上来,在桌上摆好。

周边的灯笼早已点亮,使得现场如白昼一般。

“陛下到!”忽然,一声尖锐的嗓音响起,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臣等恭迎陛下!”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朱祁钰和杨轩几人走了上来,看了一圈众人,随即开口:“诸位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百官起身。

“都坐吧!”

“老祖,请!”朱祁钰说了一声又看向杨轩示意。

“陛下先请!”杨轩道。

看着朱祁钰落座之后,杨轩才坐在了其身旁。

不过他们这张桌子,人并没有坐满,只有五个人。

朱祁钰、杨轩、小老三、朱祁t、于谦。

朱祁钰坐在皇帝,自然是坐在中间的主位,镇国公杨轩就在其左手边第一个位置,第二个则是于谦。

右手边的位置则是小老三朱祁t爷孙。

明代以左为尊,从座位上就能看出这几人的身份地位了。

落座之后,在一旁伺候的宫女上前为众人面前的酒盅倒上酒。

因为熟悉流程的都知道,接下来皇帝就要举杯讲话了。

果不其然,朱祁钰端起酒盅站了起来。

百官见状,也连忙站了起来。

领导要讲话了,你怎么还敢坐着呢?

“诸位爱卿,今日是个值得开心的日子。”

“我大明的定海神针,回来了。”

“镇国公以年迈之身,历时三年有余,平定草原,收复西域,打退周边各国的入侵,极大的震慑了诸国,扬我大明之国威。”

朱祁钰开口,和众人宣扬杨轩的功劳。

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认真崇敬之色,时不时的往杨轩那里看上一眼。

镇国公的功劳早就在朝中宣扬开来了,在场的官员就没有不知道的。

有的人是确实佩服杨轩,眼中的崇敬也不是假的,也有的人不过是附和大众罢了。

不过就算杨轩知道了,也不会在意这些,他又不是神,让所有人都崇敬爱戴自己。

“诸位,来,让我们满饮此杯。”朱祁钰举起酒盅示意。

“敬陛下,敬镇国公!”百官齐声道。

一杯酒下肚,众人这才落座。

朱祁钰也宣布众人可以开始动筷子了。

现场的气氛很快就再次热闹了起来。

教坊司的姑娘们打扮的漂漂亮亮上台表演节目,吸引了不少目光。

在外几年没有碰女人的将领们此刻眼神中充满了火热。

心里想着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泄泄火。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也有一些人在交头接耳,相互联络感情。

如六部九卿等大佬这个时候正端着酒杯来到杨轩和朱祁钰这桌前来敬酒。

好话就像是不要钱一样,而且你明知道他是在拍马屁,但却听得很舒服。

拍马屁也是一门学问啊!

等到这些人都离开,能够看出,坐在杨轩身旁的于谦明显微微蹙起的眉头松开。

显然是不喜欢这样的刻意讨好。

“廷益啊,官场就是如此,有些事情你不喜欢也没办法,这并不以个人意志而改变。”

“有些时候是需要和光同尘的。”

杨轩端起酒杯,看着于谦缓缓道。

“镇国公是想我和他们那些人一样吗?”于谦道。

“非也!”杨轩摇摇头。

“那是为何?”于谦不解。

杨轩没有回答,有些话不适合在现在这种场合说。

于是杨轩便转移了话题:“我听说陛下赏了你一套宅子?”

“是的。”于谦道。

“怎么不搬进去住?”

“我现在住的宅子已经够用了。”

“找个时间搬进去吧!”

于谦没有接话,他看着杨轩,不明白对方这是什么意思。

杨轩也没有再继续说这个,有些话还是等私下里了再说吧!

“吃菜吃菜!”

酒宴持续的时间不短,毕竟这是朱祁钰用心准备的。

结束的时候,不少人都喝醉了。

就连朱祁钰也是迷迷糊糊的,于谦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被杨轩给喝趴下了。

年轻的时候就喝不过杨轩,现在还是喝不过。

杨轩扶着醉了的于谦出了宫门,将其交给了来接人的管家。

“别拉我,我还能喝!”于谦被搀扶着,但嘴里还说着醉话。

他今天高兴,彻底放开了。

杨轩在外的这几年,他根本不会像今晚这么喝,身居高位,身上的责任更重,他岂敢放松。

“你们老爷喝醉了,带他回去之后,先给他弄点醒酒汤。”杨轩将于谦扶上马车,然后对其管家说道。

“是,镇国公!”管家恭敬应道。

看着于谦的马车离去,杨轩也收回了目光。

“走吧,我们回去了!”杨轩看着在宫门等候多时的虎子和小虎道。

前面的时间没机会和两人聊天叙旧,而且小虎身为锦衣卫,还有职责需要履行。

换班之后他就和父亲一起在宫门等候杨轩。

三人上了马车,小虎主动坐在外面赶车。

杨轩和虎子坐在里面,虽然他的身上还散发着浓浓的酒气,但眼神清明,一点醉意也没有。

“家里…都还好吧?”杨轩出声,问道。

听到这话,虎子的眸光一下就黯淡了下来,脑袋也低了下来。

见此,杨轩不由追问:“家里发生什么事了?”

虎子摇摇头,随后道:“家里没出什么事,就是蓝香的身体现在……”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杨轩却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给我说说家里这几年的情况吧!”杨轩沉默了一下,道。

“是。”

接着,虎子便给杨轩说起他不在的这几年家里的事。

家里的变化并不大,只不过因为胡岳的战死,蓝香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

不过蓝香有胡磊陪着,身体倒也不至于垮得太快,李氏这边,因为小虎也在京师,能陪着她,慢慢也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

要说家里这些人变化最大的是谁,那就是胡磊了。

他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忽然就长大了,以前那些不好的习惯全都改了。

开始发奋图强,认真读书,习武,孝敬照顾长辈。

同时,话也越来越少了。

金陵的来信之中,说是他现在越来越像他大哥了。

虎子的声音低沉,使得马车之中的气氛也有些闷。

杨轩深呼吸一口气,随后又吐了出来。

胡磊的成长是他乐意看到的,但这份代价却是他不想看到的。

察觉到气氛的沉默,杨轩转移话题:“对了,小磊现在也不小了,是不是该成亲了?”

说起这个,虎子也有话说。

“嗯,他说让我们挑就行了,他没有什么意见。”

“不过要等侯爷您回来再成亲。”

非正式场合,虎子对杨轩的称呼一直都是侯爷。

“嗯,我现在回来了,小磊的亲事,我亲自主持。”杨轩道,同时心中又叹了口气。

因为换做以前的胡磊的话,他对自己的亲事,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会找一个喜欢的女子,但现在,一切都听父母长辈的。

……_c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