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章 道德绑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杨轩冷哼一声,语间满是不屑。

“既然选择支持朝廷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那就应该知道新的税制。”

“你孔家作为山东最大的地主,旗下良田豪宅店铺无数,尤其是曲阜的百姓,从生到死,都离不开你孔家。”

“你可知,很多孔家的旁系血脉,还在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虽同为圣人之后,可却连一丁点圣人的光都没有沾到。”

“小人回去之后,就和族中商议,保留少部分田产,其他的全部分发给百姓。”孔家族老道。

“然后呢,等本王死了,你们再将土地收回来?”杨轩冷笑着。

都说人亡政息,他在的时候,孔家还会忌惮他,可一旦他不在了,孔家吐出去的那些,肯定会变本加厉的收回去。

杨轩毫不怀疑,他们会这么做。

毕竟人都是贪心的。

“不敢!”孔家族老连忙道。

“哼,不敢?恐怕只有当着本王的面才会说不敢吧?”杨轩道。

“王爷说笑了,我孔家知错了!”孔家族老道。

“你们不是知错,而是怕死!”杨轩直接掀开了他们虚伪的面目。

闻,孔家族老语气一滞。

显然,摄政王杨轩这是摆明了不信任他们。

“那依王爷看,应该怎么办?”孔家族老道。

“多余田产,收归朝廷,转为皇庄,你孔家不得插手。”杨轩说出了早就想好的方法。

“真狠!”孔家族老心中暗道。

成为皇庄之后,就不能再像对付普通百姓那样,通过手段压价回收。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以后肯定还会有机会将失去的都拿回来的。

只是现在,只能暂时忍让。

“是。”孔家族老恭声道。

“还有,曲阜县令,你孔家人从那个位置上下来吧,今后,朝廷会派人担任的。”杨轩继续道。

孔家族老忍不住嘴角一抽。

县令之职,是他们孔家在曲阜作威作福的依仗之一。

没有了县令之职,以后想要在曲阜作威作福,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作为圣人家族,底蕴深厚,一个小小的县令还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顶多就是有些小麻烦而已。

“是。”当着摄政王的面,孔家族老还是不敢说出拒绝的话。

他不想再挨大逼兜了。

如今形势比人强,摄政王杨轩是个不讲规矩的存在,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失去的总有一天都能拿回来。

见孔家族老屈服,杨轩接着又提出了一系列不平等的要求。

每一刀,都让孔家族老心疼的直抽抽。

这是真的在割肉啊!

但没有办法,孔家想要生存,就只能答应。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明日你们再进宫一次!”杨轩往太师椅上一靠,随意道。

“小人告退!”孔家族老行礼,拉着衍圣公孔弘绪离开。

后者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背景板,他全程就没有怎么说话。

看着孔家族老和孔弘绪离去,杨轩的眼睛微微眯起。

他是真的很想将孔家给连根拔起,但他也知道,这么做所造成的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他也知道,今天逼孔家做出的这些妥协,他们肯定是不会甘心的。

迟早会进行反扑的。

到时候,官绅一体纳粮这项政策也会遭受到强烈的反噬,包括新的税制也一样。

毕竟,新的税制和政策针对的都是天下官绅和大地主啊!

现在杨轩凭借残暴的手段能压制,但到了朱见深手中呢?

他能顶得住压力吗?

杨轩心中很怀疑。

但他又没有其他办法,他注定是不能把持朝政太长时间的。

很多事情,杨轩也是感到有心无力。

明明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也知道怎么做最好,可就是不能去做。

就比如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知道孔家世修降表,可还是得将他们供起来。

就因为他们是圣人之后,在士林之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不尊圣人,就无法让天下学子为朝廷效力。

虽说天下不缺想要做官的人,可这话也只能说说,不能当真。

唉~

杨轩长叹一口气,身心疲惫。

静坐了好一会儿,将那些久远的事情暂时抛却脑后,杨轩抽出一张空白的纸张,然后拿起毛笔,思考了一下,落笔书写。

而所写的内容,就是以衍圣公的视角,详细说明新政的好处,从家国大义、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角度劝说天下士绅应该认真考虑一下。

孔家作为圣人之后,当为天下先,他“衍圣公”代表孔家,支持朝廷的新政,并献出家产,以做表率。

写完之后,杨轩又检查了一遍,修修改改,觉得没什么问题了,又誊抄了一遍。

随后,吹干墨迹,叫来太监,让对方将其给衍圣公送过去。

并将自己的话带给衍圣公。

……

“王爷说了,明日的朝会上,衍圣公要当堂宣读这份奏疏。”杨轩派来的太监将原话转告给了衍圣公和孔家族老。

后者不敢反对,老老实实应下。

待等到太监离开之后,孔家族老看完杨轩让人送来的奏疏之后,怒不可遏。

“欺人太甚,实在是欺人太甚!”

“我们都已经做出让步,答应他的条件了,他为何还要如此逼迫?”

这份奏疏上的内容在衍圣公在朝会上宣读完之后,杨轩还要明发天下。

他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将孔家给架起来,让其在今后不会再明面上反对新政。

孔家站的太高了,一直以道德标榜自己。

那么,进行道德绑架,就是很好的方法。

杨轩能想到的就是用这种方法为今后的朱见深减轻压力。

不然,以圣人家族打头,天下士绅支持的这么一股势力,朱见深真不见的能顶得住。

诚然,所谓的压力是杨轩所造成的,但这都是为了江山社稷啊!

不掺杂个人偏见的讲,杨轩颁布的政策,确实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_c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