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5章 叛乱的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安化王叛乱,历时不足一月便结束。

安化王、主将何锦等人皆被俘虏,并送往京师。

此刻,西安城,张永见到了朱厚照派来的人。

“张公公,我等奉陛下的旨意前来调查此次安化王叛乱的原因,还需张公公协助!”

“哈哈,这是自然!”张永热情的招待了来人。

来人他并不陌生,正是胡地瑞。

“胡兄弟,你们远道而来,我做东,咱们先吃点东西,好好休息休息,再开始调查吧!”张永笑着说道。

“多谢公公美意。”

“不过,我等身上肩负皇命,陛下还等着消息呢,就不耽搁了!”胡地瑞婉拒道。

“确实,陛下的事最重要!”张永附和道。

说完,张永便让人赶紧准备一些能够携带的食物,并再准备一些“经费”。

“不要客气,大家都是给陛下办事,就当是咱家也出一份力!”张永打断了胡地瑞想要拒绝的话,并递上了台阶。

“那便多谢公公了!”胡地瑞道。

他不差钱,可以拒绝,但手底下的弟兄可没有他这么富有,便顺着张永递上来的台阶收下了“经费”。

这一仗,张永也是获得了不少好处。

不仅有军功,还发了财。

不过,他还算克制,没有捞太多的好处。

送走了胡地瑞,张永心中不由得冷笑。

“刘瑾,这下,咱家看你怎么死!”

平叛的过程中,张永也是发现了安化王发布的檄文,上面细数了刘瑾的罪过。

朝中众多官员是不会放过这个扳倒刘瑾的机会的。

张永美滋滋的想着,哼起了小曲儿。

……

胡地瑞到底是有家传绝学的,他并没有用太长的时间便将安化王叛乱的原因调查清楚了。

正德四年,刘瑾奏请派御史前往各地清理屯田。

成化初年的军事改革,并不是将所有的屯田取消,取消的主要是内地,边境等一些地方还是保留的。

奉命的御史等官,多迎合虚报,各边伪增屯田数百顷,悉令出租。

派往宁夏的大理寺少卿周东,甚至以五十亩为一顷,多征亩银向刘瑾行贿,令戍边的将士们非常愤怒。

还有当时的当时巡抚都御史安惟学屡次侮辱士兵妻子,也让将士们非常愤怒。

安化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怒,决定起兵。

将士们见到有人带领,便拥戴安化王。

双方一拍即合,便开始了造反大业。

说到底,这是一场官逼兵反的叛乱,朝廷派遣的官员不将底层将士当人,激起了将士们的愤怒,就算是没有安化王,也会有其他人。

胡地瑞回到京师将调查结果交给朱厚照后,后者沉默了下来。

随后便来到了杨轩这里,将调查出来的结果告诉了杨轩。

后者的反应很平静。

“老杨,此事错在我,是我太纵容刘瑾了。”

“你能认识到错误就好。”

“你光顾着让刘瑾为你清理朝堂了,虽然达成了目的,但也酿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你还打算继续留着刘瑾吗?”杨轩反问。

“不能留了,再留下去,就不止一个安化王造反了。”

“而且,清理朝堂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是时候结束了。”朱厚照摇摇头,看着杨轩道。

“嗯,别太自责,你还年轻,犯错是正常的,只要记住了教训就行。”杨轩安慰了一声朱厚照。

“想吃点什么?”杨轩又问。

“我都行!”朱厚照道。

杨轩一阵无语。

随后起身给朱厚照做了一桌吃的。

等朱厚照吃饱喝足,杨轩看着他道:“去做你该做的事吧!”

“好。”朱厚照点点头,就这样离开了。

至于死在这场叛乱中的无辜百姓,以及被逼反的将士们,两人都没有提起。

他们只是史书上的一串数字罢了,没几个人会在意。

上位者,尤其是皇帝,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着无数人的命运。

他们的死亡,就是一个少年皇帝成长的代价。

……

随着朱厚照下旨抓捕刘瑾,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刘”行动开始了。

以李东阳为首的官员们纷纷上奏弹劾揭发刘瑾的罪行,这一次,他们是铁了心要置刘瑾于死地。

老谋深算的李东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奔着弄死刘瑾去的。

他早就从杨一清那里得到了不少消息,就等这个机会了。

胡地瑞奉旨带人去抄刘瑾的家,这一下,又让朱厚照开了眼。

他知道刘瑾贪,但刘瑾的贪心超过了朱厚照的想象。

光是查抄出来的白银,就有好几百万两,加上其他家产不下千万两。

就这身价,放眼整个历史,都是名列前茅。

朱厚照极为愤怒,同时也感受到了深深的后怕,若是再继续放任刘瑾这样下去,还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朱厚照下令三司会审刘瑾,刘瑾也确实足够嚣张跋扈,对于审问他的官员极为不屑。

因为主审他的官员就是他提拔上来的。

不久前还在他面前卑躬屈膝呢!

刘瑾自然是瞧不起对方的。

无奈,只能换人继续审问刘瑾。

换一个和刘瑾没有关系却嫉恶如仇的官员。

不出意外,刘瑾最后被判处极刑――凌迟。

而刘瑾的同党也遭受到了清算。

一时之间,一名名官员接连被逮捕。

杨轩提醒朱厚照,刘瑾这个案子不用急着结案,想一想洪武朝的胡惟庸案,老朱用胡惟庸同党这个理由清理了多少人。

若是以后想要再清理朝堂的话,就可以用刘瑾同党的理由。

当然,这个办法是需要皇帝足够强势,手中有权力。

好在,在经历了辽东战事,安化王叛乱之后,朱厚照提拔了一大批亲信。

而在清算了刘瑾的同党之后,朱厚照同样趁机在朝中安插自己人。

朝中的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盯着的可不止朱厚照一个,还有文管集团也在盯着。

双方就这些职位,进行了激烈的争夺。

双方各有收获,谁也没有输。

而借着刘瑾的这个案子,朱厚照也开始整顿吏治了。

官逼兵反都出来了,那接下来是不是又要官逼民反了?

再不整顿吏治,官逼民反的事情怕是为时不远了!

……_c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