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女仵作,我靠验尸逆天改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章 奇怪的王公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萧煜稳步入内,依礼跪拜:“臣弟参见皇兄。”

唐清羽紧随其后,伏身行礼:“草民唐清羽,叩见陛下。”

“睿王,”皇帝声音低沉,“朕听闻要犯吟霜在你王府中自尽,你作何解释?”

萧煜抬头,神色镇定:“回陛下,吟霜确于昨夜在西厢房内自缢身亡。臣监管不周,难辞其咎,甘受陛下惩处。然臣以为,此事并非单纯自尽,极可能是遭人胁迫所致。”

皇帝眉头微蹙:“胁迫?可有实据?”

“臣数日前已遣人秘密前往吟霜家乡查实:她虽父母双亡,却有一个胞弟,名叫吟书,年方十五。此子于半年前在家中离奇失踪,乡邻皆知,至今生死未卜。臣推测,幕后之人正是以吟书性命相挟,逼迫吟霜参与谋害贵妃、构陷臣弟一案。如今吟霜突然自尽,恐怕是幕后之人再度施压,以绝后患。”

殿内一时寂然。

裴青云却冷笑上前,扬声道:“陛下,睿王所言无非是一面之词。既无实证,又无画押供录,岂能单凭‘推测’二字,就将人证之死推诿于胁迫?若诸臣皆效此法脱罪,朝廷法度威严何存!”

皇帝目光扫向萧煜,问道:“你可有凭据?”

萧煜沉声应答:“臣已取得吟霜家乡村正亲笔证词,证实吟书失踪一事属实。另据沿途驿站记录,三日前有一黑衣男子携一名少年匆忙出城,形迹可疑。臣已派人追查其下落,预计不日便有回报。”

“未得实证之前,一切终究只是推测。”裴青云立刻接口,语气冷硬,“倘若当初将吟霜押于大理寺天牢,严加看守,断不至发生今日之事。如今人证已死,关键线索中断,睿王殿下,您恐怕难逃失职之责。”

皇帝目光凛冽,声音陡然加重:“贵妃一案已过去三日,至今未见实质进展。萧煜,你身为亲王,奉旨协查此案,若五日之内仍无突破,朕只能以失职罪论处,绝不宽贷。”

萧煜心头一紧,垂首应道:“臣弟,遵旨。”

唐清羽上前一步,肃然开口:“陛下,吟霜虽已身亡,但小民恳请陛下准我讯问与她同住的宫女,探查吟霜近日行踪、接触之人,或许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裴青云当即厉声反对:“宫闱重地,岂容一介庶民随意盘查?!”

萧煜立即回应:“陛下,唐清羽虽出身平民,但此前不仅通过验尸揭示贵妃真实死因,更独立侦破民间毒杀悬案,足见此人观察入微、推理缜密。恳请皇兄破格准其参与调查,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皇帝略作沉吟,最终下令:“区区仵作竟有这等能耐?也罢。王瑄,你带他前往宫苑值房,严加监督,一有发现,即刻禀报。”

王瑄领旨退出大殿,唐清羽默然跟在其后。

二人刚行至宫道转角,王瑄却倏然止步,侧身逼近。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寒意森然:“唐清羽,睿王此人,居心深沉,所图甚大。你与他往来密切,只怕来日祸及自身,悔之晚矣。”

语毕,不等唐清羽回应,他已径直转身离去。步伐沉稳迅疾,衣袂拂动间不见半分迟疑。

唐清羽驻足原地,望着王瑄远去的背影,眉头微蹙。这位内侍总管言行利落,警示意有所指——可这提醒背后,究竟是何用意?

另外,她第一次仔细打量这位王总管,总觉得他的样貌似乎有不妥之处,一时却又说不上来。',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