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猫主沉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章 熊猫魂脉守三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1.昆仑晨雾伴灵宠,武场初闻四灵诀

昆仑墟的晨雾从不会辜负每一个清晨。它不像凡间的雾那样厚重凝滞,反倒如上好的鲛绡轻纱,缠绕着那棵贯穿天地的金色巨树——此树名为“镇墟树”,传说是熊猫大帝当年以自身魂脉所化,树干粗壮得需十数人合抱,枝叶形如翡翠,脉络间流转着淡金色的灵气,每片叶子落下时都会化作细碎的光点融入土壤,滋养着昆仑墟的万物。

晨雾中,露珠从镇墟树的枝叶间滴落,砸在树下的青石板上,晕开一圈圈小小的水痕,水痕里还能映出天空初生的朝霞,像撒了一把碎金。暖儿坐在树旁的汉白玉石凳上,石凳表面雕刻着繁复的四灵纹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随时会活过来。

她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古籍,书页边缘有些磨损,封面上用古昆仑文写着《四灵秘录》,这是当年灵犀王亲手交给她的信物。古籍的纸页带着淡淡的檀香,那是暖儿特意用昆仑特有的“安神香”熏过的,既能防虫蛀,又能在修炼时平复心绪。

身旁,一只毛色雪白的小兽正用爪子轻轻拍打着她的手背。这小兽巴掌大小,通体雪白如凝脂,没有一丝杂色,眼睛是剔透的琉璃色,瞳孔呈竖线状,看向暖儿时有几分依赖。它便是今年刚出生的“灵溪兽”,是暖儿三个月前从灵犀王的灵宠园里求来的——灵犀王说,灵溪兽能辨天地灵气,还能感知人心善恶,是上古时期便存在的祥瑞之兽,最适合陪伴年轻的守护者成长。

灵溪兽拍打的力道很轻,爪子上带着淡淡的凉意,掌心还有一圈浅粉色的纹路,拍动时会留下细碎的荧光,像撒了一把星星。暖儿被它逗得轻笑,抬手摸了摸它的头顶,灵溪兽立刻舒服地眯起眼睛,用身子蹭了蹭她的手腕,喉咙里发出细细的“咕噜”声。

“姐姐,该去练武场了!”一个清脆又带着几分憨厚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打破了晨雾的宁静。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朝这边跑来。他约莫七八岁的年纪,身高比同龄孩子略高一些,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继承了父亲玄铁黑熊的壮实体格,却又带着母亲暖儿的清秀眉眼——这便是暖儿与玄铁黑熊的儿子,取名“墨渊”。

墨渊穿着一身量身定做的黑色劲装,劲装的袖口和裤脚都绣着银色的战斧纹路,那是玄铁黑熊一族的象征。他背上背着一把迷你版的混沌战斧,斧头是用昆仑寒铁打造的,泛着冷冽的银光,斧柄则是用镇墟树的枝干制成,上面缠着红色的绸带,随他的跑动轻轻晃动。

暖儿放下古籍,小心地将其放进随身携带的紫竹香囊里——这香囊是熊猫大帝当年用过的,能隔绝灵气干扰,保护古籍不被外界力量损坏。她伸手摸了摸墨渊的头,指尖触到他柔软的黑发,还能感受到他跑过来时身上的热气:“知道了,你先去等我,我把灵溪兽也带上,免得它在这儿调皮。”

灵溪兽像是听懂了暖儿的话,立刻顺着她的手臂爬到她的肩头,稳稳地蹲坐着,琉璃色的眼睛好奇地看向墨渊,还朝他晃了晃尾巴。

墨渊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好!我去跟阿蛮他们说一声,今天肯定能学会召唤四灵之力!”说完,他又一阵风似的朝练武场跑去,黑色劲装的衣角在晨雾中划出一道残影。

练武场位于昆仑墟的东侧,是一片开阔的青石广场,广场四周矗立着四座石雕,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模样,每座石雕都有三丈高,周身流转着淡淡的灵气,那是灵犀王当年布下的“四灵聚气阵”,能帮助族人在修炼时更快地吸收天地灵气。

此时的练武场上,已经聚集了数十名年轻的族人。他们大多是熊族、狐族、鹿族的少年少女,穿着各自族的修炼服饰,有的在扎马步,有的在练习基础的灵气引动,广场上弥漫着淡淡的灵气波动,还夹杂着少年们清脆的呼喊声。

墨渊刚一跑进场,就被三个伙伴围了上来。为首的是虎头虎脑的熊族少年阿蛮,他比墨渊高半个头,穿着棕色的劲装,手里拿着一把石锤:“墨渊!你可算来了!我听我爹说,今天暖儿陛下要教你们召唤四灵之力,是真的吗?”

旁边的狐族少女青璃也凑了过来,她穿着浅绿色的衣裙,头发上系着两条丝带,一双狐狸眼亮晶晶的:“对啊墨渊,我还听说四灵之力很难召唤,你爹当年练了半个月才成功呢!”

还有鹿族的少年鹿鸣,他性子文静,穿着白色的长袍,手里拿着一支玉笛:“墨渊,你要是学会了,能不能教我们看看?我还从没见过四灵之力是什么样子的。”

墨渊得意地扬起下巴,伸手拍了拍背上的混沌战斧,语气里满是骄傲:“当然是真的!我爸爸说了,我是昆仑第一勇士,肯定能很快学会,说不定比我爹当年还快呢!”

暖儿笑着走上前,她将紫竹香囊放在广场中央的石桌上——这石桌是用整块的墨玉制成的,表面光滑如镜,能清晰地映出周围的景象。她看着围在一起的少年们,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威严:“好了,大家都站好。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四灵引气诀》,这是我们昆仑墟的基础功法,也是召唤四灵之力的关键。”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少年:“你们的父亲灵犀王年轻时,就是靠着这《四灵引气诀》,才能完美融合四灵之力,成为昆仑墟的守护者。现在,我就教你们如何引动这股力量。”

暖儿抬起右手,指尖凝出一团淡淡的青光。那青光在她的指尖流转,逐渐变得清晰,空气中的灵气仿佛被这团青光吸引,纷纷朝着她的指尖汇聚,形成一圈圈淡淡的光晕。

“听着,引气时要想象自己化作青龙,感受水之流动。”暖儿的声音缓缓响起,指尖的青光逐渐化作一条迷你的青龙虚影,青龙摆动尾巴时,空气中的水汽都随之汇聚,在场的少年们都能感受到一丝清凉,“青龙主水,象征灵动与生机,引动它时,要让灵气像水流一样在体内顺畅流转,不可有丝毫阻滞。”

她指尖的青光散去,又凝出一团白色的光芒,光芒中带着厚重的气息:“再想象自己是白虎,体会山之沉稳。白虎主金,象征威严与力量,引动它时,要让灵气在体内沉淀,像山岳一样稳固,这样才能守住自身的气息。”

接着,一团红色的火焰在她指尖燃起,火焰温暖却不灼热,周围的空气都随之变得燥热:“然后是朱雀,感受火之炽热。朱雀主火,象征热情与勇气,引动它时,要让灵气像火焰一样燃烧,释放出自身的力量,但切记不可过于急躁,否则会反噬自身。”

最后,一团黄色的光芒浮现,光芒中带着泥土的气息,让人感觉无比安心:“最后是玄武,领悟土之厚重。玄武主土,象征守护与包容,引动它时,要让灵气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将四灵之力融合在一起。记住,四灵之力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让它们在你体内和谐共存,彼此滋养。”

2.灵溪助引四灵光,圣人驾临昆仑墟

墨渊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听得格外认真。他看着暖儿指尖不断变化的光芒,脑海里不断回想父亲玄铁黑熊教他的修炼诀窍——“心无杂念,方能与灵气相通”。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尝试着按照暖儿说的方法引动灵气。首先是青龙之力,他想象自己化作一条青龙,在水中自由游动,体内的灵气也随之开始流转。起初,灵气在他的经脉中流动得很缓慢,还带着几分滞涩,引得他的手臂微微颤抖,指尖只凝聚出一丝微弱的青气,那青气还没成形就消散了。

墨渊皱了皱眉,有些着急,他又试了一次,可灵气还是不听使唤,反而因为他的急躁,在经脉中乱冲乱撞,让他的胸口微微发闷。

“放松。”暖儿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腕。她的掌心带着淡淡的暖意,一股温和的灵气顺着她的指尖传入墨渊的体内,帮他梳理着紊乱的灵气,“不要着急,感受风从指尖流过的感觉,让灵气跟着风走,而不是你去强迫它。”

墨渊听话地放松身体,随着暖儿的灵气引导,他渐渐感受到空气中的灵气变得温顺起来,像羽毛一样轻轻拂过他的指尖。就在这时,蹲在暖儿肩头的灵溪兽突然跳下,轻盈地跳到墨渊的肩上,用头顶了顶他的脸颊,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叫。

那鸣叫声如同玉石相击,清脆悦耳,传入墨渊耳中时,他只觉得脑海一阵清明,体内的灵气瞬间变得活跃起来,像奔涌的溪流一样顺着经脉流转。四色光芒从他的体内缓缓渗出,在他周身流转——青色的青龙虚影在他左侧摆动尾巴,白色的白虎虚影在他右侧昂首咆哮,红色的朱雀虚影在他头顶展翅,黄色的玄武虚影在他脚下盘踞。

四种光芒相互缠绕,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四灵环绕的光茧,将墨渊包裹在其中。光茧表面流转着淡淡的光晕,周围的灵气都朝着光茧汇聚,让光茧变得越来越亮。

“成了!”练武场上的伙伴们都欢呼起来,阿蛮兴奋地挥舞着石锤,青璃的眼睛瞪得圆圆的,鹿鸣也忍不住握紧了手中的玉笛。

暖儿惊讶地看着光茧中的墨渊,她能感受到光茧中蕴含的四灵之力既纯净又强大,比她预想的还要出色。更让她意外的是,墨渊的眉心渐渐浮现出一枚淡金色的四灵印记,印记的纹路与广场四周的石雕一模一样,显然是真正掌握了四灵引气的诀窍。

“不错。”一个沉稳的声音从练武场入口传来,打破了欢呼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灵犀王身着明黄色的帝袍,帝袍上绣着五爪金龙,腰间系着玉带,头戴皇冠,周身散发着威严的气息,正缓步走来。

灵犀王的目光落在墨渊身上,眼中带着几分欣慰:“墨渊的四灵之力已经初显雏形,比当年的我还要快一步。看来,昆仑墟的下一代守护者,已经开始成长了。”

玄铁黑熊跟在灵犀王身后,他穿着黑色的铠甲,铠甲上镶嵌着银色的铆钉,显得格外魁梧。他挠了挠头,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这小子随我,学什么都快!想当年我学四灵引气诀时,可是练了足足十天,这小子才半天就成了,比我厉害多了!”

暖儿笑着走上前,看向灵犀王:“这其实多亏了灵溪兽的辅助,它能帮墨渊梳理灵气,还能引导他与四灵之力共鸣,否则墨渊也不会这么快成功。”

灵犀王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墨渊肩上的灵溪兽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嗯,灵溪兽确实是好伙伴,当年我年轻时,也有一只灵溪兽陪伴。对了,下月就是三教圣人来访的日子,墨渊,到时候你要好好表现,让圣人看看我们昆仑墟下一代的实力。”

墨渊从光茧中走出来,光茧散去的瞬间,四灵虚影也随之消失,但他眉心的四灵印记依旧清晰。他挺起胸膛,双手抱拳,语气坚定:“请灵犀王陛下放心!我一定会让三位圣人大吃一惊,不会给昆仑墟丢脸的!”

灵溪兽似乎也感受到了墨渊的决心,在他肩上蹭了蹭,发出一声欢快的鸣叫。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三教圣人到访的日子。这一天,昆仑墟万人空巷,各族的族人都走出家门,聚集在通往议事殿的道路两旁,想要亲眼见见传说中的三位圣人。

天空中,三道祥云缓缓降临。最左边的祥云是淡青色的,缭绕着道家清气,祥云上站着一位身穿白色道袍的老者,他须发皆白,手里拿着一把拂尘,正是老子;中间的祥云呈朱红色,缀着书卷般的纹路,祥云上站着一位身穿藏青色儒袍的老者,他手持一卷竹简,面容温和,正是孔子;最右边的祥云是乳白色的,周身有金色梵音流转,祥云上站着一位身披袈裟的僧人,他双手合十,面容慈悲,正是佛陀。

祥云落地时,周围的族人都纷纷跪拜行礼,口中高呼:“参见三位圣人!”

暖儿身着十二章纹礼服,礼服上绣着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图案,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仁德。她与灵犀王并肩站在议事殿门口,见三位圣人落地,便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行礼:“三位圣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欢迎来到昆仑墟。”

老子捋着胡须,眼中带着笑意,声音温和:“暖儿陛下不必多礼。自上次一别,已有数年,如今看来,你越来越有帝王风范了,昆仑墟在你手中,越发繁荣了。”

佛陀双手合十,口中宣了一声佛号,声音慈悲:“阿弥陀佛。三界如今安宁祥和,各族百姓安居乐业,皆是昆仑墟之功。暖儿陛下与灵犀王陛下守护三界,功德无量。”

孔子也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周围的族人,眼中带着赞赏:“昆仑墟民风淳朴,族人皆有向善之心,可见暖儿陛下治理有方。此次我们前来,也是为了与昆仑墟交流文化,共同促进三界的发展。”

暖儿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三位圣人过奖了。议事殿已经备好茶水,我们里面详谈。”

说完,她与灵犀王一同引路,带着三位圣人朝着议事殿走去。周围的族人纷纷起身,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议事殿门口,才又开始小声议论起来,言语中满是对三位圣人的敬仰,以及对昆仑墟的自豪。

3.法典初议惊变起,墨渊请战赴东海

议事殿位于昆仑墟的中心,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宫殿的屋顶覆盖着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芒。宫殿的大门上雕刻着巨大的四灵图案,门两侧矗立着两根盘龙柱,柱子上的龙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

进入议事殿后,殿内的景象更是让人惊叹。殿内的地面是用汉白玉铺成的,光滑如镜,能映出人的身影。殿内的柱子上缠绕着金色的绸带,绸带上绣着祥云图案,随风轻轻飘动。殿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圆桌,圆桌是用千年紫檀木制成的,上面摆放着精致的茶具,茶具是用昆仑特有的白瓷烧制的,上面绘着淡雅的兰花图案。

众人依次落座后,侍女们端上了昆仑特产的“灵犀茶”。此茶是用镇墟树的叶子炒制而成,泡开后茶汤呈淡绿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喝一口能让人神清气爽,还能平复体内的灵气波动。

孔子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他放下茶杯,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竹简用丝线装订而成,表面泛着淡淡的光泽,显然是精心保存的。他将竹简递给暖儿,语气诚恳:“暖儿陛下,这是我们三教共同修订的《人伦法典》。此法典详细记载了人族的婚姻、丧葬、祭祀等礼仪规范,还有处理族内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条文。我们希望能将其与人族的礼仪规范互补,也希望能为昆仑墟提供一些参考。”

暖儿接过竹简,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地展开。竹简上的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字迹古朴却不失灵动,每一个字都透着儒家的严谨与道家的平和,还有佛家的慈悲。她仔细阅读着,只见上面不仅记载了礼仪规范,还详细说明了制定这些规范的原因,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避免了过于刻板的问题。

比如在婚姻礼仪方面,法典中规定“男女婚配需两情相悦,不可强迫”,还提到“各族习俗不同,可在遵循核心原则的基础上,保留自身特色”;在处理纠纷方面,法典中提出“先调解,后裁决”,强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避免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暖儿看了许久,才合上竹简,眼中带着赞赏:“多谢三位圣人。这《人伦法典》内容详实,理念深远,既注重礼仪规范,又兼顾了各族的差异,非常实用。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昆仑的文化体系,让各族的族人都能学习借鉴,相信这对促进各族的和谐相处,维护昆仑墟的稳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灵犀王也点了点头,附和道:“暖儿说得对。昆仑墟各族虽然一直和睦相处,但在一些礼仪和纠纷处理上,确实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人伦法典》正好能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应当好好推广。”

老子捋着胡须,笑着说:“能为昆仑墟提供帮助,我们也很欣慰。三界本是一家,各族之间就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佛陀也点头道:“阿弥陀佛。只有各族同心协力,才能让三界永远安宁,百姓永远幸福。”

正当众人围绕着《人伦法典》的推广展开讨论,气氛热烈而融洽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还夹杂着慌乱的呼喊声,打破了殿内的平静。

众人都停下了讨论,朝着殿门口望去。只见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他穿着青色的宫服,头发有些凌乱,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甚至忘了行礼,就直接冲到暖儿面前,声音颤抖:“陛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暖儿皱起眉头,虽然心中也有些不安,但还是保持着镇定,语气沉稳:“慌什么?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

小太监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才说道:“陛下,东海水晶宫传来紧急消息!就在刚才,东海海底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那漩涡的吸力极强,无数海族都被卷走了,连龙宫的水晶柱都出现了裂痕,情况非常危急!”

暖儿的脸色瞬间变了,东海水晶宫是海族的栖息地,也是昆仑墟的重要盟友,水晶宫出事,不仅会影响海族的安危,还可能威胁到东海的稳定,甚至波及整个三界。她急忙追问:“可有查明漩涡出现的原因?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所致?”

小太监摇了摇头,脸上的焦急更甚:“还不清楚!水晶宫的虾兵回报说,只看到漩涡的中心有黑色的雾气,那雾气很诡异,靠近的海族都会被魔气侵蚀,变得狂暴起来。水晶宫的龙王已经亲自去查看了,但至今还没有传来进一步的消息。”

“黑色雾气?魔气?”老子听到这里,眉头紧紧蹙起,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此乃魔气外泄之兆。看来,当年被熊猫大帝封印的魔神残魂并未完全消散,如今它的党羽找上门来了,目的恐怕是想解开封印,释放魔神。”

佛陀双手合十,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口中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魔气复苏,恐会给三界带来浩劫。当年魔神之乱,三界生灵涂炭,若不是熊猫大帝舍身封印,后果不堪设想。如今魔神党羽卷土重来,我们必须尽快应对,不能让悲剧重演。”

灵犀王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看向玄铁黑熊——玄铁黑熊此时也已经站起身,手握腰间的战斧,随时准备待命。灵犀王沉声道:“玄铁黑熊,你立刻带领五千熊族战士,前往东海支援水晶宫。记住,此行的首要任务是稳住海族,保护水晶宫的安危,不可恋战。等我和暖儿陛下处理好昆仑墟的事务后,便立刻赶去与你们汇合。”

玄铁黑熊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声音洪亮:“末将遵命!定不辱使命!”说完,他便转身朝着殿外走去,步伐沉稳而迅速,很快就消失在了殿门口。

“我也要去!”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墨渊从座位上站起来,他虽然年纪不大,但眼神却很坚定,双手紧紧握着拳头,脸上满是急切的神色。

暖儿皱起眉头,眼中带着担忧:“胡闹!墨渊,你才刚学会召唤四灵之力,还没掌握如何控制这股力量,此行前往东海,面对的是诡异的魔气和未知的危险,你去了只会添乱,甚至可能危及自身安全,不许去!”

墨渊的眼眶瞬间泛红,他咬着嘴唇,声音带着几分委屈,却依旧坚定:“我没有胡闹!妈妈,我已经学会四灵之力了,灵溪兽也会帮我的,我能行!我不想只是个只会在昆仑墟里练武的王子,我想和爸爸一样,成为昆仑墟的守护者,保护海族,保护三界!”

灵犀王看着墨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走上前,拍了拍墨渊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威严:“墨渊,你的勇气值得肯定。既然你有这份心,那这次就让你去历练一番。不过,你要记住,到了东海后,一定要听从你父亲的指挥,不可擅自行动。遇到危险时,就回想《四灵引气诀》,用四灵之力保护自己,暖儿也会在暗中保护你,明白吗?”

墨渊听到灵犀王同意了,立刻破涕为笑,他用力点头,双手抱拳:“多谢灵犀王陛下!我一定听话,不会给爸爸和妈妈添麻烦的!”

暖儿看着墨渊坚定的眼神,心中虽然依旧担忧,但也知道这是墨渊成长的必经之路。她叹了口气,走上前,从怀中取出一枚紫竹令牌,令牌上刻着熊猫的图案,正是当年熊猫大帝传给她的信物。她将令牌递给墨渊:“这枚紫竹令牌你拿着,它能帮你抵御魔气,还能在危急时刻召唤出熊猫虚影保护你。到了东海,一定要小心。”

墨渊接过令牌,紧紧握在手中,令牌传来的温暖让他更加安心。他用力点头:“妈妈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4.东海漩涡藏魔影,墨渊初战遇危机

三日后,昆仑墟的支援队伍便准备就绪。凌玄——也就是玄铁黑熊,已经提前带着五千熊族战士出发,暖儿则带着墨渊,还有十名昆仑墟的精锐护卫,乘坐着灵犀王特意准备的“灵舟”,朝着东海飞去。

灵舟是用上古时期的梧桐树制成的,船身通体呈淡金色,船帆上绣着四灵图案,行驶时能借助天地灵气,速度极快,还能抵御外界的攻击。站在灵舟上,墨渊好奇地看着下方的景象——大地逐渐变成了蓝色的海洋,海面上波涛汹涌,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巨大的声响。

灵溪兽蹲在墨渊的肩头,琉璃色的眼睛警惕地看着下方的海面,时不时发出一声轻鸣,似乎在感知着什么。墨渊摸了摸灵溪兽的头,轻声问道:“灵溪,你是不是感觉到魔气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