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刚重生,就被不孝子孙送去联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第83章 未解之局:茶室里的棋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冬日暖阳透过雕花窗格,斑驳地洒落在顾家老宅的茶室里。檀木的香气与普洱的淳厚交织,弥漫出一种沉静而悠远的氛围。顾晚舟坐在矮几前,指尖轻柔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的纹路,面前是一盏袅袅生烟的香炉,和几页摊开的古籍。她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终究是属于凡尘的。

顾博远推门而入,他的步伐一如既往的沉稳,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倦意和凝重。他并非穿着严谨的西装,而是换上了一身舒适的家常服,这让他在妹妹面前,卸下了顾氏掌舵人的威严,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带着烦恼的兄长。

“安安,在看什么?”顾博远走近,在顾晚舟身旁的蒲团上坐下。

顾晚舟合上书页,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大哥。在看一本关于古代园林设计的书。很多理念,与现代的生态建筑不谋而合。”她将书递给顾博远,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八个字,就道出了东方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终极奥秘。”

顾博远接过书,眼神却有些涣散。他心事重重,显然无暇欣赏书中的精妙。

“大哥,你怎么了?”顾晚舟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异样,语气关切。

顾博远放下书,叹了口气。“没什么,就是公司里有些事情,有点烦心。”他端起茶几上的茶壶,为自己和顾晚舟各斟了一杯热茶。茶雾蒸腾,模糊了他的眼神。

“说来听听,或许我能帮你出出主意?”顾晚舟微笑着说。她知道,这可能又是一次“试探”,而她也乐于扮演一个倾听者和“凡人顾问”的角色。

顾博远犹豫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事儿……说起来也复杂。是顾氏多年前在海外的一笔地产投资。我们曾经在某个m国南部城市,购置了一大片毗邻海岸的土地,打算开发高端度假区。但是,项目启动后不久,就因为当地的‘生态环保’政策收紧,以及一连串复杂的‘产权纠纷’和‘社区阻力’,陷入了停滞。一拖就是十几年,巨额资金被套牢,每年光是维护和打官司的费用,就高达数千万。”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这些年,我们尝试了各种办法,更换了无数的律师团队和谈判专家,但都无济于事。现在那片地成了我们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不仅没有任何收益,反而是个每年都要烧钱的无底洞。甚至有人提议,干脆低价抛售,止损了事。”

顾博远将公司的困境和盘托出,他观察着顾晚舟的反应。他知道,这笔烂账是顾氏集团多年的心病,也是他作为掌舵人最大的痛点之一。他想看看,在这样的难题面前,顾晚舟会给出怎样的“凡人建议”。

顾晚舟没有立刻回答。她端起茶杯,轻轻吹散茶面上的热气,眼神悠远,仿佛透过茶雾,看到了遥远的彼岸。她的脑海中,瞬间调取出了关于那个m国南部城市的所有地理、经济、人文、政策、甚至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数据。

在她的“第二人生”中,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沿海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研究,是她“人类补完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她清晰地记得,那个m国南部城市,正是未来数十年内,受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而当地的“生态环保”政策收紧,并非简单的阻挠,而是政府对未来危机的预警和应对。

“低价抛售,止损,或许能解决眼前的困境。”顾晚舟轻声说道,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洞悉未来的深邃,“但那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很可能在未来,会错过更大的机会。”

顾博远闻言,眼神一凝。他知道,顾晚舟的这句话,与他内心深处,那份不甘心轻易放弃的直觉,不谋而合。

“安安,你有什么看法?”他追问,语气带着一丝期待。

顾晚舟放下茶杯,指尖在茶几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轻响。她的目光落在茶室墙上挂着的一幅山水画上,画中苍劲的松柏立于悬崖峭壁,云雾缭绕,意境深远。

“大哥,你刚才提到的‘生态环保政策收紧’和‘社区阻力’,这并非孤立的问题。”顾晚舟缓缓开口,她的声音清澈而富有洞察力,“我猜,那个城市的‘生态环保’政策,一定与当地独特的海岸线生态系统,比如,红树林、珊瑚礁或者某种珍稀海洋生物,有密切关系。而‘社区阻力’,则很可能源于当地居民对这些生态环境的依赖,以及对过度开发的抗拒。”

顾博远瞳孔微缩,他看向顾晚舟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他刚才只是随意提及,并未深入阐述,但顾晚舟却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一语中的。

“没错!”顾博远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你说的分毫不差!那片地就毗邻着一片受保护的红树林湿地,当地居民世代靠着湿地渔业为生。我们当初的开发计划,确实对湿地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所以,传统的‘买地、开发、销售’模式,在那里是行不通的。”顾晚舟继续说道,她的语速不急不缓,但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你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跳出传统的地产开发框架。”

“改变思维模式?跳出框架?”顾博远重复着,陷入沉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