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开局骂袁绍收貂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第7章 你是想被夷灭三族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几名侍卫闻声而动,凶神恶煞地围了上来。

何进大惊失色,连忙跪下:“太后息怒!郭谏议心忧国事,言语急切,还请太后恕罪!”

郭独射却夷然不惧,他甚至没有看那些逼近的侍卫,依旧死死地盯着刘辩,眼神中充满了失望与痛心。

“臣要奏的,是豺狼当道,社稷将倾!”

郭独射往前踏出一步,目光如炬,

“陛下可知,如今朝堂之上,卖官鬻爵,贿赂公行,皆是出自谁手?”

他不等皇上回答,自问自答:“是张让、赵忠之流!”

“陛下可知,天下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皆因国库空虚,而谁的府邸却金山银海,富可敌国?”

“是张让、赵忠之流!”

“陛下可知,昔日冀州刺史朱穆、南阳太守岑晊,皆是忠良干臣,却为何被诬陷入狱,险些丧命?”

“还是因为张让、赵忠之流!”

“陛下!”郭独射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如同暮鼓晨钟,“您是这天下的主人!”

“可您看看左右,侍奉您的,究竟是忠臣,还是国贼?”

“教导您的,是圣贤之言,还是谄媚之语?”

“您身边的这些人,是在辅佐您成为尧舜之君,还是要把您养成一个不知世事的傀儡,好让他们窃国自肥!”

郭独射的目光,又落在了那个已经吓傻了的少年天子身上,语气沉痛,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陛下!你可知,史书上,凡是国之将亡,必有三兆:君王耽于玩乐,后宫干政,宦官专权!”

“如今我大汉,三兆齐备!”

“你再这么玩下去,等不到你及冠,这龙椅,你便坐不稳了!”

“到那时,国破家亡,你身为亡国之君,史书会如何写你?天下百姓会如何骂你?”

“你住口!”何太后终于忍无可忍,猛地一拍扶手,厉声喝道,“张常侍他们对哀家、对陛下忠心耿耿,岂容你在此血口喷人!来人,给哀家把他拖出去!”

几名宦官闻声就要上前。

“谁敢动我!”

郭独射猛然转身,双目圆瞪,一股凌厉无匹的气势爆发出来。

【王者之气】自动发动!

那几个宦官和侍卫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砸中胸口,心神剧颤,竟一时僵在原地,不敢上前。

“我是先帝亲封的谏议大夫!”

“我的职责,就是劝谏君王,匡正过失!”

“今日,我话未说完,谁敢动我,就是奸佞心虚,就是意图堵塞陛下耳目,就是谋逆!”

那几名宦官被他的气势所慑,竟一时不敢上前。

“太后!您不必急着杀我!”

独射冷笑着看向何太后,眼神里充满了怜悯。

“您杀我,不过是杀一个谏官,史书上多一笔‘后宫干政,屠戮忠良’的骂名罢了!”

“可您若继续这般妇人之仁,包庇阉党,那您杀的,就是整个大汉的江山社稷!”

“太后,您以为您是在保护他们吗?”

“不,您是在引火烧身!”

“您是陛下的生母,更是大汉的国母。”

“您的责任,是为陛下择良师,选贤臣,守护这片江山!”

“而不是庇护一群会蛀空大汉根基的白蚁!”

“哀家不懂什么大道理!”何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哀家只知道,哀家出身微末,是张常侍他们一路扶持,我兄长能有今天,也多亏了他们!”

“哀家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

“哈哈哈哈……”郭独射放声大笑,笑声中满是讥讽。

“报恩?好一个报恩!太后,您是要报他们的私恩,还是要报大汉的国恩?”

“您可知前朝吕后?她重用吕氏族人,权倾一时,何其风光?”

“可结果呢?高祖尸骨未寒,吕氏便被夷灭三族!您是想让您何家,成为第二个吕氏吗?”

“我今天是来救你们的命!”

郭独射毫不退让,迎着她要杀人的目光,一字一顿地说道:“太后啊太后,您今天能依靠他们,将陛下扶上皇位。”

“明天,他们就能依靠别人,再废一个皇帝!”

“到那时,您和陛下,又将置身何地?是长信宫的冷月,还是永安宫的毒酒?”

“而你何氏一族,身为外戚,不思匡扶社稷,反而与阉党沆瀣一气,霍乱朝纲,届时,必定落得个夷灭三族的下场!”

这番话,如同一道道惊雷,在何太后脑中炸响。

她最恐惧的,就是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郭独射的语气缓和下来,换上了一副为她着想的口吻。

“太后,臣并非要您做忘恩负义之人。”

“恰恰相反,臣是来给您指一条生路,一条既能保全您和陛下的富贵,又能彰显您仁德宽厚之名的万全之策。”

何太后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下意识地问道:“什么……什么万全之策?”

“张让、赵忠、段珪等数人,乃是首恶,国法难容,当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此为‘惩’!”

“其余宦官,多为胁从,罪不至死。”

“太后可下懿旨,将他们斥退,罢官还乡,赏些金银,让他们颐养天年。”

“如此一来,既清除了朝中隐患,又全了您不忍滥杀的仁德之名,天下人只会称颂太后明辨是非,宽厚爱人!此为‘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