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章圆明园的烈火:文明的伤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无数珍藏其中、历经千年传承的孤本典籍,那些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在火舌的舔舐下,化作漫天飞舞的灰烬。

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

北京城的天空,被映照得一片血红。

那不是火光。

那是一个古老文明,正在滴血的伤口。

“不……不……”

乾隆皇帝呆呆地望着天幕,嘴唇哆嗦,发不出半点声音。

他的身体剧烈摇晃,仿佛全身的精气神,都被那场大火抽干。

他眼中的光,彻底熄灭了。

只剩下无尽的、死寂的灰白。

他看见,他最爱的“九州清晏”化为瓦砾。

他看见,他亲笔题写的匾额在烈火中扭曲、燃烧。

他看见,那十二个活灵活现的生肖兽首,被粗暴地撬下,不知所踪。

那不是在烧一座园林。

那是在烧他的心!

在烧他的功绩!

在烧他“康乾盛世”的脸!

“啊——!!!”

一声凄厉到不似人声的惨嚎,从这位“十全老人”口中迸发。

他猛地喷出一口心血,鲜红的液体溅洒在明黄龙袍上,宛若一朵朵绝望的梅花。

随即,他的身体软软向后倒去,直挺挺地昏死过去。

“皇阿玛!”

“万岁爷!”

紫禁城内,乱作一团。

【大火过后,徒留一片断壁残垣。】

【它,将成为华夏民族心中,一道永世无法愈合的伤疤。】

天幕的画面,定格在那片焦黑的废墟之上。

所有时空的华夏子民,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看到这片废墟时,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共同的刺痛。

那是一种,深入血脉的,名为“国耻”的痛。

就在这片国耻的背景下,天幕的旁白,冷酷地继续。

【首都沦陷,园林被毁,清廷被迫签下《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增开十一处通商口岸,割让九龙予英,鸦片贸易,自此合法……】

【而北方的巨熊——沙皇俄国,则趁火打劫,通过一纸空文,兵不血刃,鲸吞了东北与西北,超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土。】

地图上,雄鸡的北部,被硬生生撕下了一大块,触目惊心。

【两次鸦片战争,将天朝上国彻底打落凡尘,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然而,故事并未结束。

天幕的视角,从外部的侵略,猛然转向帝国的内部。

画面中,出现了无数头裹红巾,面黄肌瘦,眼神却无比狂热的农民。

他们高举大刀长矛,在一位自称“天王”的客家男子带领下,从广西金田一路北上,战火席卷大半个中国。

【当清廷在沿海被西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得焦头烂额时。】

【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浩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正在帝国的腹心,熊熊燃烧。】

【外患未平,内乱又起。】

【为了镇压这场几乎要了它性命的起义,焦头烂额的清廷,被迫饮下了一杯最终将毒死自己的鸩酒。】

画面中,出现了几个身着汉臣官服,眼神精明而沉稳的身影。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他们不再依靠腐朽的八旗与绿营,而是以乡党、师生、亲友为纽带,组建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武装。

——湘军,淮军。

天幕之上,冰冷的质问响彻在每一个时空。

【当国朝支柱的八旗、绿营腐朽不堪,当皇帝仓皇北狩,当京师沦陷,园林被焚……】

【面对这内外交困的必死之局,列位帝王,你们会如何抉择?】',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