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章前方吃紧?他们后方紧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房卿,你说,为何我华夏地大物博,英雄辈出,却也总出这等数典忘祖的败类?”

房玄龄长叹一口气,躬身道:“陛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擎天之柱,自然也就有蛀国之虫。”

“只是此虫,太过恶心。”

【汪伪的卖国行径,遭到了国共两党以及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

【我党重申“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之主张。】

画面流转。

【自1942年下半年起,美利坚扩大对华“租借物资”援助。】

一架架银色的运输机,正艰难地飞越险峻的驼峰航线,将一箱箱宝贵的物资运抵华夏大后方。

汽油、药品、武器弹药……

虽然数量依旧有限,但对于苦苦支撑的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然而,下一个画面,却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沉入谷底。

【经济上,国统区为应对战争困难,推行“统制经济”。】

【然而,官僚资本趁机垄断,囤积居奇,倒买倒卖。法币急剧贬值,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民不聊生。】

镜头下,是重庆的街头。

物价一日三涨,一袋米的价格,早上和晚上能差出天际。

街边的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里是看不到尽头的迷茫与绝望。

而镜头的另一边,某些官员的府邸内,却是夜夜笙歌,珍馐满盘,美酒飘香。

这种撕裂般的对比,比任何文字都更具冲击力。

“混账!”

朱元璋又是一声爆喝,这一次,他骂的不是汉奸,而是那些发国难财的贪官污吏!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这帮天杀的贪官,跟那帮倭寇有什么区别?!”

“杀!”

“都该杀!”

李世民和刘彻的脸色同样难看到了极点。

一个国家的崩溃,往往不是从外部被攻破,而是从内部开始腐烂。

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感到了深深的忧虑。

就在所有人都心情沉重,甚至感到一丝绝望之时,天幕的画面再次一转。

这一次,投向了那些被日军重重包围的敌后根据地。

这里的环境,比国统区恶劣百倍。

没有驼峰航线的援助,还要时刻提防日军惨无人道的“扫荡”。

然而,画面中的景象,却截然不同。

【为打破日军的经济封锁,敌后根据地展开“大生产运动”。】

一个响亮的口号,烙印在天幕之上。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镜头下,没有哀鸿遍野,没有麻木绝望。

田埂上,是开垦荒地的军民,汗水浸透了他们破旧的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昂扬的劲头。

窑洞前,妇女们摇着纺车,将粗糙的棉花纺成一缕缕结实的纱线。

士兵们脱下军装,卷起裤腿,拿起锄头,和百姓一起在田间耕作,笑骂声不绝于耳。

他们的伙食很简单。

自己种的小米,自己种的南瓜。

他们的衣服很简陋。

自己纺的土布,针脚粗大。

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一种国统区百姓所没有的东西。

那是希望。

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从自己手中生长出来的希望。

“好!”

朱元璋死死盯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八个字,猛地一拍大腿,双眼迸发出炽热的光芒!

“好!好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才是咱庄稼汉的本色!”

“靠天靠地,不如靠咱自己的一双手!”

这位布衣皇帝咧开嘴,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咱喜欢!”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看得连连点头,脸上满是赞许。

“兵农合一,屯垦戍边。汉时便有,我朝亦行之。”

“但后世能做到如此地步,军民一体,上下一心,实属不易。”

他看着画面里,一个高级将领同样卷着裤腿,满身是泥,正和士兵们一起在水田里插秧,不由得感慨万千。

“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者,其军必强。”

“能与万民同心同德者,其国必兴。”

(没思绪了,水两章,别骂我o(╥﹏╥)o)',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