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绝色护卫祸水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章 天作之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大理王朝的朝堂之上,局势向来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皇帝的每一个决策,都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而这一次,皇帝赐婚的对象是陈瀚宇夫人腹中的孩子。这一旨意宛如一道晴天霹雳,让陈瀚宇陷入了两难的绝境。陈瀚宇深知,若接了这圣旨,陈家与皇室结为姻亲关系后,就如同被卷入了朝廷纷争的巨大漩涡之中。

陈家本就向往那种远离朝堂倾轧,过着清雅闲适、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之前,陈家就像是世外桃源中的隐士家族,悠然自得地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然而,一旦与皇室联姻,这种宁静必将被打破,想再回到过去那种清心寡欲的生活几乎是天方夜谭。可要是不接这圣旨呢?那可是抗旨啊!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朝代,抗旨不尊可是能让全家人掉脑袋的大罪。陈家上下老小的性命都系于他的一念之间,他怎能轻易做出决定?陈瀚宇在内心挣扎许久,无奈之下,只好咬咬牙接了圣旨。

皇室和陈家结亲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像一阵春风吹过,瞬间在整个大理王朝掀起了一阵喜庆的浪潮。朝廷上下的官员们,平日里忙于政务,此时也纷纷放下手中的事务,前往陈府道喜。这些官员们身着华丽的官服,带着精心准备的贺礼,满脸堆笑,嘴里说着各种吉祥话。文人雅客们也不例外,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件喜事的祝贺。有的文人当场赋诗,用优美的诗句赞美这门亲事,仿佛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的则挥毫泼墨,写下一幅幅寓意美好的书法作品赠予陈府。而普通老百姓们,看过皇榜之后,也都在街头巷尾津津乐道。街头的茶馆里,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着茶,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这门亲事。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整个王朝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景象之中。

时光流转,陈夫人的腹中胎儿即将诞生。整个陈府都沉浸在即将迎来新生命的喜悦之中,府中的下人们忙前忙后,准备着各种迎接新生儿的物品。陈瀚宇更是满心期待,日夜守在夫人身边。终于,孩子呱呱坠地,是个男孩,这本该是一桩天大的喜事。然而,这一喜事却瞬间让之前的赐婚变成了一道笑话。毕竟,皇帝的赐婚对象明确是“陈氏女”,而大理王朝从未有过男妃的先例。

弘光帝得知此事后,觉得自己丢了脸面,心中虽有不悦,但也不好再提及此事。可这件事就像一根刺,卡在他的喉咙里,不吐不快。他觉得对陈家“深感愧歉”,于是便找各种借口对陈家进行封赐。皇帝做出了这样的乌龙之事,现在想要补偿陈家,其他的人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

虽然弘光帝对陈瀚宇恩宠有加,但是始终没有让他入朝为官。在这期间,朝廷的局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外戚势力如同野草一般,越来越壮大,而太后干政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段氏皇权的统治根基。

弘光帝为此日夜忧虑,思来想去,觉得只有采取釜底抽薪之策,才有可能改变这一危险的现状。于是,在一个平常的早朝之日,弘光帝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他忽然将帝位传给了太子段禾煜,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

这一决定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皇太后一夜之间变成了太皇太后,按照祖制,她想要再干政就没有那么名正言顺了。而且,此时的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儿媳、孙媳虽然都姓王,但儿媳的心向着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当今的圣上;孙媳妇就更不必说了,她有了自己的亲儿子,满心都希望新帝能马上册立自己的心肝宝贝做太子,在这种情况下,哪还敢闹出什么乱子。弘光帝这一招可谓是打得一手好牌,让王氏一族措手不及,朝堂内外更是一片哗然。一夜之间,很多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陈瀚宇早晨醒来,莫名其妙就成了万人敬仰的帝师。新帝登基,自然要分封辅助有功之臣,以此来安抚天下。陈瀚宇作为帝师,在新帝成长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所以被封了个少府少监,这可是四品官。新帝对他的恩宠并未就此停止,之后每两年便给他升一次官,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已然官至丞相,可见龙恩浩荡。

王家一直以来都在朝堂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看到陈家在朝廷中的势力日益壮大,感觉自己家族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且当今皇后又不那么的“听话”,不按照王家的意愿行事。于是,王家经过商议,决定从王氏嫡系未婚女子中,精心挑选了一位十分“乖巧懂事”的女子送进了皇宫,这位女子就是后来的玉淑妃。

段禾煜,也就是如今的弘文帝,他深知王家的心思。他怎么可能让王家借助后宫继续扩大势力呢?所以,在纳王家女入宫的同时,他也在几大家族中挑选了几名才貌俱佳的贵女进宫。他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平衡后宫的势力,避免王家一家独大。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他刻意避免在危险期临幸玉淑妃的情况下,后者还是怀上了皇嗣,而且生的还是皇子。而其他妃子所出的孩子,要不就是早产,要不就是早夭,最终能活下来的只有两位小公主。

弘文帝年值三十有二,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他并不想太早册立太子。在他看来,太子之位过早确定可能会引发诸多不必要的纷争。然而,形势逼人,朝堂上各方势力的逼迫,让他不得不选择在二皇子年纪尚幼之时,就定下下一任储君。

弘文帝让陈丞相起草册封文书,册立大皇子段寒楚为大理国皇太子。段寒楚是嫡出,又是长子,从传统的继承制度来看,被立为皇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朝廷上下对此并无异议。不过,即便是册立了太子,也没能对王家造成多大的影响,反而因为段寒楚也是王老太爷的亲外孙,给了他们更多的尊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