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绝色护卫祸水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章 进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暗藏风云的日子里,天色尚带着几分朦胧的晨意,王府中便已忙碌起来。赵祉收到了宫中的宣召旨意,神色平静却又带着几分凝重,他知道这进宫之事,或许又将牵扯出诸多朝堂的纷争与变数。

此时,上官若正静静地待在自己的居所。葵水如期而至,那一阵一阵的疼痛如细密的针脚,扎在她的身体各处。她自是不能明说这女子的隐情,只道是肚子疼。赵祉见她面色苍白,额头上还隐隐沁出冷汗,不像是装病,当下便准她休假一天。临走前,还特意吩咐小厨房精心熬制了姜枣茶驱寒。

那茶汤被小心翼翼地端到案头,热气袅袅升腾,可此刻的上官若蜷在锦被里,身体微微发抖,冷汗已经将中衣浸透,哪有心思去顾及那还冒着热气的茶汤。

“公子,郎中来了,在门外候着。”丫鬟小梅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声音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手中捧着的鎏金铜盆微微发颤,水面上映着雕花窗棂的倒影,随着她的脚步晃动,碎成片片银鳞。

“麻烦你打发他回去,就说我已经好了。”上官若吃力地说道,每说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努力强撑着维持男子声线,可声音还是带着一丝虚弱的颤抖。她蜷在锦被里,像一只受伤的小兽,冷汗浸湿的发丝贴在脸颊上,模样十分狼狈。

“可是公子面色差得紧,万一王爷怪罪下来,奴婢可担当不起。”小梅面露为难之色,眉头紧紧皱起,眼睛里满是担忧。手中的铜盆因为她的紧张而微微晃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我真得没事,王爷那边我自会说明,你不必担忧,先下去吧。”上官若只觉得头脑发晕,嘴干舌燥,连说话都成了一件极为费力的事情。

小梅无奈地行了个礼,缓缓退了出去。她心里暗自思忖:“这上官公子虽为侍卫,却享有宾客待遇,万一出了什么差池,就怕王爷怪罪下来,自己这条小命可就不保了。然而这主却是个讳疾忌医之人,教人如何是好?”转身时,她的裙裾扫过门槛,发出轻微的声响,惊醒了趴在廊下打盹的狸花猫,那猫“喵”地叫了一声,伸了个懒腰,不满地看了小梅一眼。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皇帝单独召见了信王赵祉。赵祉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御书房,恭敬地行礼道:“臣叩见皇上!”他身着玄色朝服,上面的金线蟒纹在摇曳的烛火中明明灭灭,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玉带扣碰在青砖地上,发出清越的声响,在这安静的御书房内回荡。

宋仁宗赵祯急忙上前,伸出手扶起他,说道:“皇兄何必拘礼,这儿只有你我二人。”天子的指尖还沾着朱砂,在扶起赵祉时,不小心在他的袖口落下点点殷红,那颜色鲜艳夺目,像极了那日太庙祭祀时溅上的血迹,让人心里不由地一紧。

“谢皇上!”赵祉说道,他抬眼时,瞥见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那些奏折仿佛一座小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最上面那本的泥金封皮上,赫然写着“太后祔庙议”几个字,这几个字仿佛有着千斤重,让他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窗外传来几声鹧鸪啼叫,那声音清脆却又带着几分凄凉,惊得捧着茶点的宫娥差点打翻漆盘。

赵祉见赵祯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虑之色,也明白他为何而恼,于是问道:“皇上是否为太庙一事烦恼?”

赵祯轻轻点点头,眼中满是无奈与痛苦,说道:“大娘娘于朕有养育之恩,而母妃乃朕之生母,生前不得正名,朕欲尊她为太后,共奉大娘娘,母妃于太庙,无奈朝中大臣极力反对,朕…”赵祯说着,轻轻摇摇头,眸中含泪。鎏金博山炉里升起的青烟在他眉间缠绕,恍惚间,他仿佛又看到了垂帘听政时的刘太后,那凤钗垂下的珍珠正随着训诫的话语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赵祉沉默片刻,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玦,那还是去年万寿节时天子亲赐的和田美玉,质地温润细腻。然后说道:“臣以为皇上之孝举并无不妥,反而更能彰显皇上之仁孝。至于朝中大臣之议,皇上不妨折中取之。”

赵祯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急忙问道:“如何折中?”案上烛花爆了个响,那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御书房内格外明显,惊醒了蜷在龙椅扶手上的御猫,那猫不满地“喵”了一声,伸了个懒腰,跳下龙椅,慢悠悠地走开了。

赵祉回道:“以臣之见,皇上可奉穆太后于太庙,而另建一座庙宇,供奉二位娘娘于庙中。”话音未落,窗外忽然掠过一阵疾风,那风来得迅猛而突然,卷得檐下铁马叮咚作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