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医张新1825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一章:林则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朝廷派的钦差大臣,林则徐,不日即将到达广州查办鴉片事宜!

林则徐!那个以刚正不阿、雷厉风行着称的能臣!

一个大胆得近乎疯狂的念头瞬间击中了她!

鴉片!丹鼎社!广东十三行!

云松道人说过,广东十三行有些行商,暗地里也在为“丹鼎社”服务!而林则徐此次南下,锋芒直指十三行与鴉片!

如果……如果能将“丹鼎社”与十三行,甚至与鴉片贸易的勾结证据,设法交到林则徐手上……以他的地位、权力和决心,或许……或许真的能撕开一道巨大的口子!

这将是一场惊天豪赌!赌上她的一切,也可能将林则徐拖入一个更深的漩涡!

但这或许是唯一能让这“惊蛰之雷”真正炸响的机会!

她不再犹豫,站起身,目光投向广州方向,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绝。

身上的盘缠早已用尽,铁盒里的证据是她唯一的筹码。

她开始朝着广州方向艰难前行。路途遥远,她靠着双腿和偶尔帮人打短工换取极少的食物,风餐露宿,历尽艰辛。

越是靠近广州,气氛越是紧张。关於钦差大臣、关於鴉片、关於十三行的议论充斥于市井之间。

她终于抵达了广州城外。却发现钦差行辕戒备森嚴,根本无法靠近。而十三行附近,更是眼线密布。

如何将证据送到林则徐手中?

她观察了数日,发现林则徐虽深居简出,但每隔几日,会前往一处官办的译馆,与几位外国译员见面,了解夷情。

译馆……或许是个机会?

这日,得知林则徐将再次前往译馆,她早早潜伏在译馆外一条必经的、相对僻静的巷子里。

午后,钦差的仪仗果然出现了。护卫森嚴,队伍整肃。

张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成败,在此一举!

就在钦差官辕经过巷口的瞬间,她猛地从藏身处冲出,不顾一切地扑向官辕,同时将那个贴身藏着的、包裹着铁盒内最核心几份证据的油布包,用力掷向轿窗!

“钦差大人!江西、云南丹毒一案铁证在此!关系社稷安危!求大人明察!”

她声嘶力竭地喊出了准备好的话语!

“有刺客!”

“保护大人!”

护卫们顿时大乱!刀剑出鞘之声骤响!几名护卫立刻将她死死按倒在地!另有人迅速捡起了那个油布包。

轿帘被一只沉稳的手掀开。

林则徐那张清癯而威严的面容露了出来,眉头紧锁,目光如电,扫过被按在地上、狼狈不堪却眼神灼亮的张新,又看向护卫递上来的油布包。

“带回去。”林则徐的声音沉稳有力,听不出丝毫惊慌。他深深看了张新一眼,放下了轿帘。

仪仗再次启动,仿佛什麼都未曾发生。

张新被护卫粗暴地拖起,押往钦差行辕。

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是审问?是囚禁?还是……灭口?

但她心中却涌起一股奇异的平静。

种子,已经撒出去了。

接下来,就看这颗雷,能否惊醒这片沉睡而腐朽的大地了。

她抬头,望向广州城灰濛濛的天空。

仿佛听到了一声遥远的、沉闷的雷鸣,正从天边滚滚而来。

钦差行辕的班房阴冷潮湿,散发着霉味和一种无形的威压。张新被单独关在一间狭小的囚室里,手腕脚踝锁着冰冷的铁镣。没有审讯,没有拷问,只有无尽的等待,每一刻都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她不知道林则徐是否看了那些证据,不知道他是否相信她那句石破天惊的呼喊。广州城暗流涌动,十三行势力盘根错节,这位钦差大臣会如何抉择?是彻查到底,还是权衡利弊,将她这个“疯妇”连同那烫手的证据一同处理掉?

时间在焦灼中流逝。外面隐约传来更夫报时的梆子声,已是三更。

就在她几乎要被沉寂逼疯时,囚室的铁门终于发出了沉重的滑动声。

进来的不是凶神恶煞的狱卒,而是一个穿着青衫、师爷模样的中年文士,面色沉静,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米粥和几样小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