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加密邮箱的默契升级
陆砚之刚敲完最后一个字,指尖还悬在回车键上,手机就震了一下。
不是热搜提醒——小唐那小子现在连震动频率都调成了专属模式,轻三下是紧急,重两下是“你快看微博”,这一下不轻不重,他知道,是她来了。
他没急着点开,而是把眼镜往鼻梁上推了推,顺手把刚写好的法律条文摘要发给陈墨:“《民法典》第1033条,再附个最高法判例编号,别让人说我胡扯。”
“明白。”陈墨秒回,“顺便说一句,你现在写东西越来越像论文答辩现场。”
陆砚之没理他,低头看了眼右下角时间:下午两点十七分。
正好是舆论反制的黄金窗口期,也是顾晚舟最爱搞突袭的时间段。
他这才点开那封邮件。
标题很简洁:【下周录制·剧本预警】
点进去,正文就一行字:
“准备‘前辈指导新人’桥段,记得预知热搜。”
没了。
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连个标点符号都懒得加感叹号。可陆砚之盯着这行字看了足足五秒,嘴角自己往上翘了。
以前都是他半夜三点爬起来等热搜刷新,然后火速给她发作战方案,生怕她第二天踩进坑里。现在倒好,她连热搜还没爆呢,就开始排兵布阵了。
这哪是配合?这是抢导演椅。
他手指在键盘上顿了两秒,直接回了一句:“已安排通稿解读苏然动作。”
发送。
干净利落,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他知道她懂——所谓“前辈指导”,不过是苏然又要演一场“无意冒犯”的碰瓷戏码,而“解读动作”四个字,已经包含了逐帧分析、对比动图、心理动机拆解全套流程。
这就是默契:你说半句,我补全整套ppt。
---
小唐这时候举着牌子溜达进来,上面写着“48小时倒计时·还剩47:59:23”,踮着脚想看清电脑屏幕。
“顾小姐这次真牛啊,”他嘀咕,“连热搜都没出呢,她就开始预判预判了。”
陆砚之没抬头,只伸手把他的提示牌往下压了压:“你这牌子下次改成‘人类观察日记:今日份默契值+1’。”
“啊?”
“没事,去泡咖啡。”
小唐挠头走人,临出门还不忘回头瞄一眼邮箱界面,心想:这俩人是不是偷偷建了个暗号群?
---
顾晚舟正窝在工作室的懒人沙发里,羽绒服裹得像个粽子,脚边薯片袋堆得能申报吉尼斯纪录。
手机一震,她瞥了眼。
陆砚之的回复躺在收件箱里,就一句话,但她愣是看了三遍。
不是因为看不懂,是因为太看得懂了。
她甚至能想象出他敲完字后转钢笔的样子——手腕一抖,笔尖划过空气,像是在空中画了个**,又像是在说:“老娘的局,我也能接。”
她没回消息,只把邮件标记“已读”,然后拖进一个专门的文件夹。
文件夹名字起得特别直白:**待爆·学术款**。
旁边还躺着几个同系列文件夹:“躺赢专用”“打脸合集”“支票美学”。
她顺手打开“待爆·学术款”,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有这一封邮件孤零零地躺着,像颗还没引爆的炸弹。
挺好,留点悬念。
她咬了口薯片,心想:等会儿要不要再补一句?
于是又打开邮箱,在原邮件底下追加了一行:
“下次通稿加点学术术语,显得我们更专业。”
发出去的时候,她差点笑出声。
这不是提意见,这是挑衅。明摆着告诉对方:咱不能光靠怼人赢,得让全网觉得我们怼得有文化。
果不其然,不到两分钟,回复来了。
“建议引用《表演动机心理学》第三章,分析其肢体语言的补偿性攻击特征?”
顾晚舟眼睛一亮。
这题她会。
补偿性攻击?说白了就是“我演技不行,所以我得靠碰瓷刷存在感”。苏然那种每次摔倒都精准卡在镜头c位的操作,根本不是失误,是心理补偿驱动下的职业病。
她回了个表情包:一只猫推金丝眼镜,配文“教授说得对”。
然后关掉邮箱,摸出包新薯片。
战斗还没开始,但弹药库已经装满了。
---
陆砚之看到那个猫猫表情包时,正在翻《舆论解剖学》初版样书。
书页泛黄,边角有点卷,是他当年被封杀前出版社送的最后一本纪念版。现在搁书架上,跟文物似的。
他随手翻到第三章,正好是讲“弱势姿态下的隐性操控”。
他盯着那段话看了两秒,忽然笑了。
这不是巧合,是命运的伏笔。当年他写这本书时,根本没想到有一天会拿它当武器,去拆一个流量小花的碰瓷套路。
更没想到,会有人一边啃薯片一边跟他讨论怎么把学术理论变成热搜核弹。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