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章 军工专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陕北兵工厂,确实是抽调不出来人了,但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啊,咱们北面还有人呢。”

“你的意思是,从那边聘请专家过来?”

总指挥又点燃一根香烟道。

“没错,咱们在那边就有联络站,而且也认识不少兵工厂里面的工程师和军工专家,这要是能挖来一批人的话,肯定能让平安同志的兵工厂运转起来。”

“有道理啊,这批军工专家的薪资嘛,咱们总部给报销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让平安同志来解决吧,他的警卫旅可是富裕得很,应该不差这些钱。”

总指挥轻拍桌面,做出决定。

“好,我现在就拍电报给咱们在北面的联络站,如果能联络到的话,就尽快落实这项工作。”

副总指挥迫不及待地说着,便往通讯部走去。

其实他们原本也打算从北面,引进一批军工专家的,但是张恺,还有太原城中带来的大批军工人员,让他们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主要是这批军工专家要求的薪资太高了,陕北方面虽然是比之前富裕了些,可省出来的钱,却都需要用来购买大批的设备,原材料,以及武器弹药。

很快,北面的联络站,就给出答复。

“有一批军工专家和技术人员,一共五十多人愿意前往,但是薪酬要求比较高。”

电报的后面,则是薪酬的报价,还有那些军工技术人员,提出来的各种要求和条件。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于这方面没什么要求,纯粹是想要支援中国的抗战事业,可他们终归只是少数。

总部也不耽误,立刻将这个情况,给林平安发送了过去,同样很快得到回复,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多多益善,不差钱儿。

这下总部没什么顾虑了,敦促尽快出发,因为陕北这边也察觉到,华北地区或许会有更多的土地,沦陷到日军的手中,到时候这么一批军工专家,再想要进入到警卫旅的根据地,恐怕就不像是现在这般简单了。

时间很快确定,最多二十天的时间,他们就会赶往山东地区,同警卫旅汇合。

这个速度,让林平安也很意外。

但是再一想的话,应该是北上通道现在比较通畅,再加上有专门的卡车车队运输,进入河南之后,还能转乘火车,相对来说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首长们这次给咱们支援过来的,可不只是这批军工专家啊,还是一批专门负责翻译的人才,都是之前派去北面学习的,也被调过来了十多人。”

左明将电报放过去说道。

“确实啊,咱得对得起这份厚爱啊。”

林平安这么说着,看着地图说道:

“兵工厂的选址我都挑好了,不过在那之前,还是要尽快稳固根据地,扩充实力,鬼子几乎控制了山东大部分地区,往后肯定是想要将整个津浦路都打通的,让华中地区的日军和华北地区的日军连成一个整体。”

这并不是瞎推测,而是历史上会真实发生的。

算算时间的话,距离台儿庄战役的爆发,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再往后还有徐州会战,到时候***大部撤退,那自己这支留在山东的部队,必然成为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