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推车要到。
天色刚蒙蒙亮,篱笆院里就透出一股热气。
厨房里,案板上白面粉扬起细细粉雾,油锅里“滋滋”作响,香味顺着灶火的烟气飘出院外。
明日,渡口第一锅小笼包。
周临安——要的是路,不止是话。
院外传来牛车的吆喝声,王铁柱探头进来:“明儿辰初,渡口?”
“渡口。”孟鸢应了一声,声音不高,却像定了心。
孟鸢洗了手,开始试第一批小笼包:
高筋面与普通面各占一半,加温水与面肥引子,揉到出光,醒发;五花肉剁细,猪皮冻切小粒拌入,姜葱水分三次打入,盐与少量高汤精华提底。
剂子一掐一准,擀成边薄心厚的小圆片,包的时候手下连着数褶——“一、二、三……十七、十八”,褶花细密,收口圆整。
将蒸笼衬布铺好,盖上笼子盖。
【技能已激活:百味蒸技】
【效果:自动校准蒸汽与火候,使清汤更清亮、包子皮更富弹性,香气久不散,出笼不塌。】
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滚上劲,蒸汽从笼边“呼”地吐出来。
百味蒸技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悄悄把火候往最稳的一档按住——气不猛不弱,热正好裹住每一只。
七八分钟后揭盖,白雾扑面。整笼包子个个立得稳:皮微透而不黏,褶花细密,肚脐鼓鼓;一口咬开,汤清而不浊先冲舌尖,皮面有轻轻回弹,香味不散,热气里把肉味衬得更鲜。
孟鸢在小册子旁记下:“中火八分——汤足、皮挺、香不跑。”她圈起这一行,旁边写上:“渡口首批。”
七八分钟后揭盖,白雾“腾”的一声扑脸,整笼包子个个立得稳,皮微透,肚脐鼓鼓,褶花像朵小白菊。她夹起一只递给柳氏:“娘先尝,有汤,小心。”
柳氏轻咬一口,汤先爆——清而不浊,热得她直吸气,却舍不得吐,眼睛被汤光映得亮亮的,含糊道:“鲜!真鲜!”
周玉明双手捧脸在一边蹦:“明天这得卖疯!”
“别急,收起来,今晚只试味。”孟鸢把剩下的一笼也蒸了。
饭后,柳氏把小半碗红烧肉汤浇在米饭上,按成团子,凉了装入食盒,“明儿给铁匠木匠当个口味。人家帮忙做活,得有点意思。”
“懂行。”孟鸢竖了个大拇指。
“娘,你歇。”她给柳氏把被角压好,回身看一眼门外黑黢黢的天。
院里红烧肉的香还挂在梁上没散尽,像把冷夜都照暖了一层。
后半夜,村里还不时有脚步声路过,有人咂舌:“周家这是发了?”也有人哼哼:“卖几天饼还不至于。且看吧。”铁柱娘撇嘴,却把碗底舔得干净。
风更凉了些。
孟鸢睡前又点开系统,确认摆摊值的余额,顺手拿出一面让周临安写好的小牌,木纹细致,背后凿了小孔,可用麻绳吊在推车上,正面空白。
牌子上面写着:“渡口·热包子”。
窗外鸡叫第一遍。
夜像一口黑锅被人轻轻掀开了盖。她翻身坐起,系好围巾,心里的火已经熊熊点起。
“走,去渡口。”
柳氏迟疑:“那边风大,人更杂,怕不稳当。”
“稳。”孟鸢回,“他们忙,恰好吃得快;船家爱热气,包子一开笼就有人要。”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