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宋时薇离京还有七日。
御书房。
“陛下,墨磨好了。”
宋时薇声音适时响起,打断秦衍片刻的凝滞。
秦衍“嗯”了一声,蘸墨,却未立刻落笔。
他揉了揉眉心,难掩疲色:“南边终究是拖不得了。”
“大军开拔在即,水患却愈发汹涌,民怨沸腾,恐生变数。”
宋时薇放下墨锭,取过一旁温着的参茶,轻轻放在他不易碰到的地方。
“天灾虽厉,然陛下乃真龙天子,自有上天庇佑。”
她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谄媚:
“只是,出行前若能以至诚之心祈祷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将士凯旋,想必更能安定军民之心,亦显陛下仁德。”
秦衍端起茶盏,吹了吹热气,“祈福?依你之见,该如何?”
“宫中惯例,凡有大事,必往弘法观祈福。观中道士道法精深,香火鼎盛,最是灵验。”
宋时薇语气平常,“若陛下允准,可遣后宫妃嫔前往,斋戒沐浴,虔诚祝祷,为期三日。”
“一则显陛下重视,二则,或许真能上达天听。”
她句句在理,引据惯例,毫无逾越之处。
秦衍沉吟片刻。
他虽不信这些,但深知民心需要安抚,仪式不可或缺。
“准了。”他放下茶盏,“此事便由你代为操持。”
宋时薇心中一定,微微屈膝,“嫔妾遵旨。只是嫔妾位分不高,恐难以服众,是否请皇后娘娘或贵妃娘娘”
“不必。”
秦衍打断她,“皇后需坐镇宫中,贵妃亦有宫务缠身。你只管去便是。”
“是。”
宋时薇深深一拜,垂下眼帘,掩去其中一闪而逝的微光。
三日后,一行车驶出宫门,前往京郊弘法观。
观中早已清场,香烟缭绕,钟罄声声。
宋时薇安排同来的几位低位妃嫔入住厢房,安排斋饭,一切井井有条,丝毫不显慌乱。
午后,众人皆在房中歇息或诵经。
宋时薇借口要寻一本罕见道家经书,独自一人缓步走向藏经阁后方一片竹林。
竹叶沙沙,清风拂过。
她心跳加快,面上依旧是一片虔诚。
竹林深处,一座小小的凉亭隐约可见。
亭中,一个穿着玄色道袍,墨发以木簪松松束着的男子正背对着她。
宋时薇脚步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继续前行。
脚步声惊动了亭中人。
他转过身来,约莫二十五的年纪,面容清俊,眉眼间带着淡然。
可当他目光落在宋时薇脸上时,那份淡然倏然消失,一时竟失了语。
宋时薇也适时停下脚步,脸上露出恰好的疑惑和打量。
“这位道长?”
男子回神,眼底翻涌的情绪被强行压下。
他微微躬身,“福生无量。贫道轩辕子谦,在此清修。惊扰善信了。”
轩辕子谦。
果然是他。
宋时薇似是惊讶,“轩辕子谦?可是永嘉十二年,在西山猎场”
轩辕子谦上前一步,语气激动,“小姐您,您还记得?!”
当年他不过是在家族倾轧中侥幸逃得一命的落魄少年,浑身是伤地倒在了猎场边缘的灌木丛中。
是眼前这位宋家小姐发现了他,暗中接济。
那一句“活着才有以后”,成了他唯一的光。
“果然是你。”
宋时薇微微一笑,“当年一别,没想到还能再见。看来你已寻得安宁之处,真好。”
他凝视着她,目光贪婪地描摹着她的轮廓,借着行礼微微低头:
“若无小姐当年救命之恩,赠银之义,子谦早已是一抔黄土,何来今日?”
“此恩此德,子谦日夜不敢或忘。”
宋时薇摇了摇头,“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抬脚欲离去。
“小姐”他顿了顿,改口道,“娘娘如今可有烦忧?子谦虽方外之人,然若有力所能及之处,万死不辞!”
宋时薇轻叹一声,语气变得有些缥缈:
“烦扰?身处宫中,一一行皆关乎天颜,何来私人之烦扰?只是”
她恰到好处地停顿,引得轩辕子谦屏息凝神。
“只是见陛下近日为南境水患和蛮族之乱忧心忡忡,食不甘味,夜不安寝。”
“身为嫔妃,却无力分忧,心中实在难安。”
她收回目光,看向轩辕子谦,眼中恳切:
“若世间真有高人,能指点迷津,安定人心,助陛下渡过此番难关,那便真是天下万民之福了。”
她句句为国为民,为君分忧,未提一句私信。
轩辕子谦心领神会。
他深知宫中倾轧,更明白眼前女子绝非单纯感慨。
但她开了口,无论为了什么,他都心甘情愿踏入这旋涡。
他目光沉静,那份超然又回到他身上:“福生无量。”
“陛下仁德爱民,感天动地,自有神明庇护。”
“娘娘一片诚心,必能上达天听。贫道不才,或于道法中为陛下、为天下苍生祈福祝祷,求个心安。”
这便是应下了。
宋时薇知道,他懂了。
以他在弘法观的地位,以他即将继承住持衣钵的身份,若他开口“解读”天意,分量极重。
“那便有劳道长了。”
宋时薇不再多,缓步离去。
轩辕子谦站在原地,久久凝视着她消失的方向,心中波澜万千。
时隔多年,他终于再次见到了她。
而她,需要他的帮助。
这就够了。
三日的祈福转眼结束。
回宫的车驾上,宋时薇闭目养神,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膝盖。
轩辕子谦的报恩,她拭目以待。
翌日夜里。
两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借着夜色掩护,从永宁侯府侧门驶出。
很快汇入南下的官道,消失在沉沉夜幕之中。
s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污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