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兽医,开局给朱标续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56 童生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临近正午,林司吏又敲了一声锣,沉声喝道:

“落笔,合卷。”

上午的考试结束了。

许克生撕下了浮票,小心地压在砚台下。

在童生试中,浮票的形式大于意义,可是对他却意义非凡。

小吏们收拢卷子,进堂呈给了杜县令。

杜县令看了一眼堂外,吩咐道:

“给食。”

中午县衙管饭,下午还要继续考。

每人一碗米饭、一碟咸菜、一枚熟鸡蛋、一碗青菜豆腐汤。

在现场服务的衙役、小吏也有饭,不过只有米饭和咸菜。

官员也有午饭,但是杜县令放在了一旁,开始阅卷。

决定这次考试成绩的,主要就是上午的四书文,下午的考题只是参照。

内容合格的他就做一个记号,放在一边,最后会再看一遍,点一个名次。

内容太差的卷子就直接丢在一旁,当场黜落。

县试没有糊名,很快他看到了许克生的。

仔细读了一遍,内容中规中矩,可以放心地给过,不担心被人挑刺。

他也在卷子一侧做了记号。

~

米饭用的是今年的新米,许克生心情好,吃的十分香甜。

吃了午饭,考生们坐在位子上休息,不能交头接耳,衙役在四周盯着。

一炷香后,锣响开考。

下午考的是五经文和杂文。

许克生看到第一道五经文的题目: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这句话出自《论语》,只需要解释含义,并引申到修身就可以了。

题目很熟悉,那天杜县令考背诵就有这一段。

原来杜县令不仅关照了八股文,连经文释义也漏题了。

其实下午的只要别太差,一般不影响上午的结果。

许克生不由叹息,杜县令不做则罢,做了就很彻底,禁考是如此,漏题也是如此。

杂文是按照某县的一次年收入写一份题本。

这道题很简单,许克生平时练习过。

他的毛笔一直没有停过,答题十分顺利。

写完最后一个字,回头仔细检查一遍,修订了错误,开始誊抄。

当他誊抄结束,已经太阳西斜了。

开始有人交卷了。

许克生没有动,提前交也出不了门,只能过仪门等候,最后等考试结束,才能开侧门放行。

林司吏适时敲了一记锣:

“离考试结束还有一炷香!”

许克生将卷子合上,安静地等候考试结束。

终于,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申时了。

钟声在京城飘荡,林司吏敲了一记锣,沉声喝道:

“落笔,合卷。”

~

夕阳西下。

许克生缓缓走出了县衙。

考了一天,有些疲倦了。

他很庆幸这是在明初。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很多制度都很简单,还在完善中。

正德之后因为考生多,童生试变得复杂了,包括县试、府试、院试,层层过关,十分折磨人。

现在童生试就考这一次,这次过了,自己就是秀才了。

并且考试时间很灵活,可以年初二月份考,也可以放在年尾秋收后考。

许克生信步朝城南的旅店走去。

今晚还要住一夜。

明天一早发榜。

许克生清楚考中没有悬念,但是他想知道,自己的名次是多少。',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