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个系统做金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06 1:5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屏幕上的红色预警框刚闪出第一行字,陈帆的手已经搭上了键盘。系统提示音短促而密集,像一串不断逼近的倒计时。

“追加保证金通知,已触发三级响应。”李航盯着账户监控面板,声音绷得发紧,“纳斯达克指数突破5000点,持仓合约浮亏扩大,当前可用资金仅能支撑72小时。”

张磊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我们按1:5杠杆建仓的?谁批的?”他一把抓起桌角的计算器,手指飞快敲击,脸色越来越沉。下一秒,他将计算器摔在桌上,塑料外壳撞到边缘裂开一道缝。“三天!三天就会被强平!这跟自杀有什么区别?”

周婷没说话,迅速调出清算日志比对初始保证金与当前净值曲线。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她的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反复核验参数输入记录。

陈帆始终没抬头。他正逐行查看系统回传的持仓明细,目光停在一条不起眼的字段上——“风险敞口动态评估:未覆盖跨企业信用传导路径”。他轻点回车,调出昨日压力测试的原始日志,将实盘损耗速率与模型预估值并列对比。

“不对。”他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房间安静下来,“模型预测波动率达标,但资金消耗比模拟快了近四成。这不是市场问题,是漏算了什么。”

李航转过头:“什么意思?”

“我们的风险模型,少了一层现实约束。”陈帆调出一笔五小时前的对冲交易记录,“这家芯片公司股价跌了18%,按理说关联供应商会同步承压。但它最大的代工厂不仅没跌,还在尾盘被大单托住。为什么?”

“护盘资金?”张磊皱眉。

“或者是担保关系。”周婷接话,“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隐性担保,一旦出现危机,资本方必须履约。”

陈帆点头:“我们只算了单一企业的财务健康度和行业景气周期,但没把上市公司之间的互保网络算进去。一家爆雷,可能牵出十几家连环担保的企业,市场恐慌会被放大。”

李航立刻反应过来:“那波动率模型的基础假设就错了。实际风险不是garch算出来的那个数,而是叠加了信用链断裂后的连锁反应。”

“现在明白为什么系统预警来得这么快了。”陈帆关闭窗口,重新打开美国证监会公开数据库接口,“去查所有纳入做空池的公司,有没有披露过对外担保、联合贷款或债务背书信息。”

张磊苦笑:“几百家公司,每份年报几十页,人工筛得干到明天。”

“没人说要人工筛。”李航已经打开本地开发环境,新建了一个项目目录,“我写个爬虫,定向抓取‘relatedpartytransactions’和‘contingentliabilities’这两个章节。只要文本里有‘guarantee’‘jointobligation’这类关键词,自动标记提取。”

“接口有限速,单线程跑太慢。”周婷靠过来看了一眼代码框架,“用多进程伪装成不同ip请求,再加随机延时,绕过反爬机制。”

“你负责清洗数据格式。”李航快速敲下几行调度指令,“我要把结果结构化,生成一个担保强度评分表。”

“评分标准呢?”周婷问。

“不能只看金额。”陈帆插话,“要看担保方自身的负债率、现金流状况、以及它自己是否也被别人担保。形成一张网,越深处,风险传导越强。”

周婷立即开始设计算法逻辑。她在白板上画出节点关系图,定义权重系数:主担保方基础分设为1.0,若其资产负债率超过70%,乘以1.3;若自身存在对外担保,则每增加一层递归,附加0.2的传导风险值。

张磊则切换到服务器资源监控界面,盯着cpu和内存占用曲线。“你们两个别同时拉大数据量,上次并发太高差点烧了主板。”

“我知道节奏。”李航一边调试代理池一边说,“先小批量试跑五十家,确认数据稳定再扩展。”

陈帆回到主控台,重新加载最新的市场行情包,包括昨夜欧洲科技股的表现、美元流动性指标变化,以及美联储官员讲话纪要。他把这些作为背景变量,准备等担保数据一到位就重新建模。

十分钟后,李航的第一批数据返回。屏幕上跳出一个表格,列出二十家存在明显交叉担保行为的公司,其中三家已被列入信用观察名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