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9章 战意!强大的帖木儿帝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祺的目光越过连绵的天山雪峰,落在遥远的西方天际。

夕阳的余晖为雪山镀上一层金红,却掩不住那片土地潜藏的凛冽——阿尔泰山以北的蒙古部落如同散落在雪原上的狼崽,而更远处的西伯利亚平原,虽冰封万里,却藏着无尽的森林与矿藏。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叩击着马鞍上的鎏金饰件,金属碰撞声在寒风中格外清晰。

徐辉祖的战马踏着血冰而来,铁蹄与冻土撞击的脆响由远及近。

这位悍将的甲胄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鬓角在风中微微颤动,却丝毫不见疲惫。

他顺着李祺的视线望向西方,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看来你已想好下一步棋路。”

“阿尔泰山以北的蒙古余部,是必须拔除的隐患。”李祺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西伯利亚虽苦寒,却藏着足以让大明工坊运转百年的铁矿与皮毛。这片土地,哪怕暂时无人居住,也要插上大明的旗帜。”

他勒转马头,指向东南方向的绿洲,“西域诸部散乱如沙,当效仿南洋之法,设布政使司统辖,流官掌印,驻军屯田。让那些部族首领搬进城池,学汉话,穿汉服,用不了三代,自会归化。”

徐辉祖捻着胡须沉吟:“流官与驻军的粮草是个难题。西域绿洲虽能产粮,却不足以支撑大军久驻。”

“所以才要打河中。”李祺的目光骤然锐利如刀,“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沃土,足以养活百万军民。那里的棉花能让江南织户日夜不休,羊毛可让河北毡坊财源滚滚,比西域的绿洲不知富庶多少倍。”

他忽然冷笑一声,“帖木儿帝国正值鼎盛又如何?马哈麻曾以为能凭二十万联军抗衡大明,结果呢?”

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仿佛感受到主人胸中的战意。

李祺俯身拍了拍马颈,继续道:“帖木儿与马哈麻争斗多年,如今东察合台覆灭,他们必定觊觎这片真空地带。与其等他们打过来,不如主动杀过去。先破撒马尔罕,再饮马里海,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剑锋不仅能斩断天山风雪,更能劈开阿姆河的浪涛。”

“三十万铁骑、百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徐辉祖的语气凝重起来,“帖木儿麾下的铁骑据说能三日奔袭千里,比当年蒙古的怯薛军还要凶悍。”

如今的帖木儿帝国,可不是什么凡俗,这个窃取西察合台汗国疆土的庞然大物,早已经成了雄踞中亚的霸主。

在遥远的中亚与西亚大陆,帖木儿帝国宛如一头从乱世中崛起的洪荒巨兽,傲然屹立,其强盛程度令人侧目。

这个帝国脱胎于对西察合台汗国疆土的掌控,自帖木儿在洪武三年自立为苏丹后,便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南征北战征程,只不过短短数十年间,枭雄帖木儿就缔造出一个疆域广袤无垠的庞大帝国。

帖木儿怀揣着恢复蒙古帝国荣光的野心,率领着麾下那支身经百战、悍勇无畏的铁骑军团,四处征伐。

他们先是挥师波斯与阿富汗地区,凌厉的攻势如狂风扫落叶般,迅速夺取大片土地,将当地政权收入囊中;随后,又将锋芒指向两河流域,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战略与士兵们的勇猛拼杀,成功攻占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

洪武二十一年,盛极一时的花剌子模帝国也未能抵挡帖木儿帝国的兵锋,被其彻底征服。

在北方,帖木儿多次对钦察汗国发起进攻,那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仿佛是来自地狱的风暴,无情地席卷着钦察汗国的城市。首都萨莱·伯克尔等城市在战火中沦为废墟,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地区也被纳入帖木儿帝国的统治版图。

随后帖木儿更是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印度,他亲率大军进攻德里苏丹国首都德里。在那场惨烈的大战中,帖木儿巧妙地运用战术,命令士兵在军营四周挖掘深沟大壕,并把许多水牛拴在一起,系在钉有铁钩的桩子上,组成一道坚固的屏障来抵御德里苏丹国军队的战象。

最终,他的军队成功大败敌军,占领德里。进城后的帖木儿军队展开了残酷的洗劫和屠杀,大量财富被掠夺,德里这座历史名城几乎被摧毁,而帖木儿帝国却借此变得更加富庶和强大。

承天元年,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因为拒绝与帖木儿帝国结盟,引来了帖木儿的怒火。他亲率大军进攻叙利亚,埃及苏丹法莱吉亲自率兵抵抗,然而在帖木儿帝国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一切抵抗都显得那么无力。整个叙利亚的领土很快被帖木儿帝国占领。

在安卡拉战役中,帖木儿帝国再次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大败奥斯曼帝国,更是俘虏了其苏丹“闪电”巴耶塞特一世,这场战役的胜利,让帖木儿帝国的威名传遍了整个欧亚大陆,其疆域也随之扩张成为从印度德里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庞大帝国。

在政治体制方面,帖木儿帝国既保留了突厥—蒙古游牧政权的一些统治制度,又大量吸收了阿拉伯—波斯的行政管理方式。

最高统治者“苏丹”出自帖木儿家族,拥有绝对的权威,随意干涉政府事务,要求部下完全忠实于自己。

在苏丹之下,设有一个由七人组成的大臣会议,负责管理军事、行政、商业贸易、财政、治安、客旅和无主产业、宫廷事务以及边境事务等,基本反映了中央政府的行政、司法、宫廷管理和军事机构的分工。

在地方管理上,战争时代,随帖木儿征战的军队首领常常被指派充当地方行政官员,管理被征服地。但以军人代理城市行政只是短时期内的安排,之后逐渐形成了地方行政机构。

此外,帖木儿帝国还采取分封方式进行统治和管理,一部分被征服地被分封给帖木儿家族成员、帝国军队将领以及原地区的统治者埃米尔。受封者世袭占有自己的封地,但地区行政由中央派出的官员管理,受封者只享受封地上农民缴纳的赋税。

帖木儿帝国非常重视商业和工艺的发展,沿着丝绸之路建立了大量的驿站,积极鼓励对外贸易。稳定的税收是帝国发展的核心支柱,其税收主要依赖于人头税、土地税和工商税等,其中富人每年需交纳十个第纳尔,穷人则是一个第纳尔,土地税则以实物形式按产出的三分之一征收。

靠着这些税收政策,帖木儿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军队规模庞大,巅峰时期曾一度达到百万之众。军队中骑兵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骑乘着矫健的战马,手持锋利的弯刀,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令敌人闻风丧胆。

而且帖木儿还极为重视军队的战术训练与装备更新,使得他的军队在面对不同对手时,都能制定出有效的作战策略。

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帖木儿的军队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从沙漠到草原,从平原到山地,无论何种地形,他们都能适应并展开战斗,堪称此刻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