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尊最新章节 - 辰一十一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52章 克己复礼仁之道,落子天下执棋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052章 克己复礼仁之道,落子天下执棋人

今日对于长安百姓来说,可真是个新鲜日子。

先是皇城中隐隐传来鼓声,似乎有人在呐喊躁动……紧接着皇城外的守军就紧张了起来,便连城门都关闭了!

「是鲜卑人反了吗?」

「据说是南衙的相公们反了,要清君侧!」

还未等消息灵通的长安坊民们打探清楚,传扬开来。

就见皇宫上空,一柄青色的油纸伞在飞旋,渐渐笼罩整片天地。

长安上空骤然一暗,所有人抬头,都只能看见天上那柄遮蔽了日月的巨伞。

伞面下的黑暗笼罩了一切,犹如乌云,犹如黑夜……

整个皇城之中,所有人,着甲列阵的禁军,祭起各种法器的太监们,都感觉到突然的失重,尘土丶落叶,各种杂物都漂浮了起来。

御膳房中,各种架子,酒坛,锅碗……甚至那巨大的石狮子,都朝着天上漂浮而去。

而天上最高之处,除了那参天巨伞……

只有一点微小的金光悬浮在天际,伴随着黑暗中滚滚的雷霆声,一声奶声奶气的「吔!」

充满了强者气息!

那一点金光俯冲而下,一个小不点般的人儿,朝着下方的皇城,缓缓而坚定冲拳!

此时崔浩已经出了城门,他看了头上的巨伞一眼,浑不在意的背着手,朝着乐游原而去……

青龙寺山门向上,大门紧闭。

身后长安,那一点金光落下,一瞬间的寂静,笼罩了整个长安城。

随即便是让所有人心惊肉跳的一颤,仿佛整个关中平原都震动了一下。

无数禁军被天上那大伞缓缓旋转释放的元磁之力,毫无反抗之力的将身上的玄甲连人一起摄到了半空。

那无匹的元磁之力,让雷光在他们身上跳跃。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天上的夜空中,有一只庞然大物,犹如真龙一般在缓缓游动。

它散发的元磁之力,犹如无形的手抚摸过众人身上的重甲。

叫禁军大气不敢喘。

随着北衙正中,一个方圆三十丈的拳头粉碎了一切,内行长和大长秋两个大太监,殿前禁军统领夏侯震,以及一个神秘的老供奉。

四尊阳神真人散落在四周的大殿,或是砸穿了屋顶,或是坐在废墟里……

一个身穿黄袍的老者站在拳印中心,周身罡气龟蛇盘结,凝为玄武,接住了半空中浑身赤金的矮小身影一拳。

那边的银童子,已经掏出了大圣雷音琴,小手都已经伸到了琴腹之中。

那位皇者才抬手道:「且慢!二位好汉,二位金童且慢……朕的龟虽寿神通,虽然炼成神龟腾蛇二相,但终究未能大成玄武。」

「这一拳吃得下,再来一拳,朕可吃不消了!」

「二位竟有如此修为,当是有道之士,有何所需所求,尽可以谈,尽可以谈啊!」

旁边的大长秋元载,果断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

崔浩推开了后殿的大门,入眼就看到那一面照壁之上,和尚给士子斟茶的壁画。

崔浩只是笑了笑,举步便迈入了其中……

入眼一亮,天地皆宽,别有一层广阔,尤其是在此刻长安笼罩在一张巨伞之下,压抑沉重的时候,步入壁画,眼见天地苍茫心中便是一空。

元神的神念扫荡,而眼前的景象之真实,就连崔浩也微微点头。

而钱晨就盘膝坐在当中,旁边是跪坐侍茶的不空和尚,对面是空出的一个蒲团。

崔浩却有些惊讶,但也径直入座。

毕竟崔家那两个出了青龙寺便去了宫中,连回家报信的功夫都没有。

自己五行运化,元神暗合五德,因为后辈血脉相连的影响,提前算出了青龙寺的变故,可那李氏子,竟然提前在画中等好了自己。

莫非他也能算到自己什麽时候来的?

「莫要多想,画卷之中的时光停在了这一瞬,无论你何时进来,见到的都是这一幕!」

钱晨端起汤壶,将一流清泉点在杯中,左手持着茶筅微微打搅。

见崔浩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他才笑道:「而刚刚这一句才是算出来的!」

崔浩挺直腰杆,看着杯中茶沫起伏,细小的泡沫泛着白华,变幻万千,看了钱晨一眼道:「小子无礼!你李家还与我家有亲,自称一声晚辈,有何不可?」

「不说前世种种,便是今世我也与李宝同辈……」

崔浩吹胡子瞪眼:「李宝在我面前,也只是一个小辈!」

「楼观道主不拜现在佛,不拜过去佛,只拜太上道祖……崔兄你可敢自称太上真传掌教的长辈?」

崔浩只好打个哈哈,摇头道:「牙尖嘴利,说不过你!」

他抢着端起钱晨点好的茶,吹着胡子,转头把面上的乳花吹了一圈,笑道:「你这楼观掌教的身份,还没个人承认呢!名不正则言不顺,太上道都不认你,还好意思自吹?」

钱晨放下茶筅,看了一眼这个老流氓。

没想到堂堂北地世家之首,竟然是这般惫懒无赖的模样,也是有趣。

钱晨伸出右手,纤细修长,犹如菩萨一般柔和的手指虚捻,三指上翘,两指微合,仿佛有一珠拈在指间。

崔浩透过其间,只看到若虚若实的一颗灵珠散发妙光,当即放下茶杯,正襟危坐,垂首服身,恭敬行礼——「炎帝之后,清河崔氏,见过太上!」

钱晨松开灵珠,将手拢回袖中。

崔浩这才抬起头来,散了发髻,瘫坐着,一脸不可思议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太上三宝之中,最为玄妙莫测的道尘珠,居然在这一代认了主!」

微微闭目,他才道:「楼观道这场大劫,焉知非福啊!」

「既有此珠,自是楼观道主在前。」崔浩整了整衣裳,依旧披散着头发,笑道:「道主此时入世,莫不是想要赠陇西李氏一场机缘,断了尘缘?」

「若是同心同德,何必扫那尘缘?」

「若是离心离德,又有何尘缘?因果始终是佛家之妄说,我辈道人,信不得……」

钱晨顶着头顶偌大的因果道果,无视了诸天万界之中,举起大道的那尊身影,信口雌黄。

崔浩抿了一口茶,大赞道:「好茶!道气十足,逍遥自在啊!」

钱晨也同样笑道:「好品位,配得上我亲手点的茶!」

旁边的不空低头看了一眼旁边自己亲手捣成团茶的楞严三昧叶,目不斜视,只是心中默默敬佩面前这两人的随口胡言和臭不要脸。

「太上合道,元始治世,首重这个『治』字,若是上下有序,阴阳和谐,五行相生便是『治』,若是上下失衡,阴阳失调,五行相犯,便是『不治』。」

「治与不治,首重『无为』!」

「顺天应道,便是无为。所谓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亲之道不可不察,诸如胡人这般乱人伦,晦阴阳,执刃生杀,不知理也!」

「亲亲之道?」钱晨垂目,看着空荡荡的茶杯道:「那是什麽?」

「爱人!」崔浩道:「爱人近乎道,掌教以为如何?」

钱晨点了点头。

太上合道,依依不舍,但并非无情,而是至情。

元神道果几乎重塑了诸天万界的大道,它保护着所有人的自我和人性,将那凌驾万物之上,主宰大道的存在都化为了『人』。

让他们有了爱恨情仇,种种心动,维护他们的人性不被大道磨损。

所以爱当然是大道!

『人』也近乎道……

「那爱又是如何诞生的呢?佛门说有情众生,道门说上古天真,在道德伦理都无的时候,在一切蒙昧之前,我们是如何学会『爱』的?」

「有人说,有知即有情,但有了知觉,就一定有『爱』吗?」

「若是如此,天下如何能见到那遍地的惨事?」

「推己及人,道主,你第一次感知到『爱』的时候,难道不是父母怀抱,触碰你的一瞬间?而老夫第一次自然而然的爱,也是见到幼子的一刹那。」

「所以,人之初,性之善,源于爱。」

「大道之正,在于爱人!」

「父母报之以爱,孩童无知,却难还之以『爱』。」

「所谓逆人伦,乱阴阳,便由此始。种种诸恶乱象,首在不爱。父母养之,倾尽心血,儿乃壮,弃之不顾,如此贪暴淫恶,一发不可收拾。天地之间,若都是此辈,与禽兽何异?」

「人族能养,始因为爱。但养而不教,爱而不顾,那父母见子,何必养之?」

钱晨沉吟许久,越发觉得面前这老头有意思了!

此人维护礼法,居然是因为礼既是『爱人』。

他的意思是,人性源于爱,而爱的起源是父母……

根据钱晨对母系社会的认知,这里『父』存疑,至少是源于母爱。

所以母爱塑造了人性,但幼童的无知,往往不能理解和塑造『爱』。

也就是说,人天生是爱人(子)的,但人并不天然是人,而是感受了父母之爱,才成为人!

所以成人和爱人之间,有一段兽性蒙昧的时期,而想要度过这一时期,便需要教化。

在人还不会爱人的时候,需要教化来塑造他。

而这种塑造和教化,便是『礼』!

既然人是大道,爱是大道,那麽礼也是大道,只不过是人之大道。

钱晨总结他的核心意思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人道成焉!」

「所以孝乃人道第一伦,礼法之首?」钱晨反问道。

崔浩点了点头。

「那因孝而忘爱,因礼而忘仁,如何?」

钱晨神情始终淡漠。

「因孝而忘爱,尚不失规矩,因礼而忘仁,始终是人!」

崔啖道:「天地秩序,唯有遵循亲亲之道,推己及人,才能正之……」

听到这里,钱晨绷不住了。

若是说前面说的尚且是诸子百家的某些共识,到了这一步,崔浩跳的就厉害了!

他提倡用爱和孝,塑造人族最基本的秩序。

即在家庭之中,父母爱子女,子女服从于父母,然后便是弟弟服从于哥哥,年幼服从于年长,妻女子服从于男子,建立一个双向以『爱』和『礼』为基础的秩序和共识。

这一点天周神朝时期,诸子便已经塑造成功了。

但对于诸子塑造的另一些东西,对于集体的认同——『忠』。

对于集体秩序的认同『义』!

却避而不谈。

只谈论最基本的『孝』塑造的家庭秩序,大而到整个天下,对于人道秩序的支配。

也就是将家庭的外廊无限扩大,直到成为孝之礼法的完全体——家族。

或者说,世家!

此人认同世家的秩序,认为一切的混乱都是世家秩序的混乱之果。

他想要建立的秩序,就是世家的血脉,亲亲那一套,围绕着天然的强弱丶暴力建立起来的秩序分配权力。然后将这个模式推往天下……

「崔兄!」

钱晨摇头问道:「人人有亲亲,人人爱人。但亲疏有别,不持公义道德,争斗岂不更加激烈?而且斗争起来,子不忘父仇,父不忘子恨,若是激斗,那不是非要杀人全家吗?哦!按照你的理论,非但其父其子,甚至连兄弟叔侄,乃至五服亲族,一个个都要杀过去,不然仇恨永无止息!」

「最后人都杀完了!哦……不必杀完,就要杀到你自己头上了!」

「杀一人而杀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

「当然有公义……」崔浩解释道。

钱晨冷冷:「那就有公义和私爱之差!那就要有道,有德,有法!」

崔浩看着钱晨:「当然要有德,有道……」

法就不必了!

他认真道:「恕我直言,天下之乱,就在于三位道祖无有亲族!」

「道祖之爱泽被众生,以使众生无差,群龙无首。假若太上有子,登为天帝,道统延续无尽,而上下尊卑有序,群仙立道,天地俨然一清。」

「而群魔不敢乱,阴阳无一失谐。」

钱晨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看着崔浩的眼神有些奇怪——这是个保珠派啊!

「人人有序,诸神以亲亲之道治之,人间如何敢乱?由是群贤毕立于世,天帝孝三祖,秉道德而治世,如何要有朝廷,要有国家,地仙界诸多世家并立,人人孝悌仁爱。」

钱晨听到这里又目瞪口呆了!

感情他不是没有注意到他自己这一套分配权力而不创造权力,而是已经看到了天地间的一条天然的权力秩序——暴力。

而神通法术的存在,为天地间,用暴力立下了最稳固的天然秩序。

三位道祖屹立在暴力之巅,拥有最强大的暴力的人天然就可以将所有权力收敛在自己身上,然后按照崔浩所设想的亲亲之道,将权力分配下去。

如是就建立他所认为最为稳固和天然的统治。

从上到下,由强者往下,建立一个个血脉金字塔……

钱晨听他到这里忍不住问了一句:「如此森严之秩序,那底层百姓岂不是永无翻身之日,那些修行之辈,奋力向前,变强之后,不还得提起屠刀,砍向上面的位置?」

「不然元神之子为金丹,见到阴神应该如何?是贵还是贱?」

崔浩皱了皱眉头,道「修道人当持道德而非法力!」

「元神之子,当为有德之士,阴神亦有德,但德行稍差,佛门有一种说法,叫做轮回修法。亲亲之道,亦在于有德。」

「凡人读书明理,修阴德。」

「积修圆满之后,投胎入修行之家,吐纳元气,乃有神通,修持善德。」

「圆满之后投胎世家,世家子弟,参修大道,治国治民,修持福德。」

「乃投胎仙人之家,仙人秉持天道,顺天应道,治世治界,运转天道,修功德。」

「最后投胎天帝之家,为帝子诸神,运转大道,治诸天万界,乃修道德,最后身合天道,比如道祖!」

「如此五德运转,圣世无衰,不贪不杀,养气潜灵,有无上真,人人固寿……」

我勒个仙道婆罗门啊!

钱晨真正震惊了!

五德大道被你修成了什麽了?

仙道种姓制度!

不吹不黑,这是真正的三教合一,儒道佛门兼修到了走火入魔的存在。

「如此才是正法之世,持治世之正!」

崔浩还想再说,钱晨却已经抬手:「别说了!太上道祖已经合道,没有听你的,这般五德轮转,亲亲治世之说,早已成了虚妄!」

「崔兄,现实一点吧!」

崔浩叹息一声道:「但至少在人间,群贤治世,一人拱垂未尝……」

钱晨摇了摇头:「众生不会答应!如南晋这般,世家把持修行之资,垄断经文,封闭民智,断绝散修之路,愚民以驱民。致使仙道不昌,人道死气沉沉,看那南晋,有几个英雄。」

「异日不用其他大洲修士出手,只是北魏,就能将它杀得人头滚滚,国灭族灭!」

「崔浩,君子以自强不息……靠着压制众生,是坐不稳上面的!」

崔浩凝重道:「那靠着杀人就能仙道长生,民生富足吗?」

「天下杀了多久了!」

「北魏是能杀入南晋,血流成河,世家如犬豕,然后呢?天下就能太平了?众生就无苦难了?」

「杀到最后,他们自己也杀来杀去,杀不动了,最后不还是亲亲之道,成了世家?既然这样最开始何必杀世家?就是为了换一批道德败坏,杀人无数的人为世家吗?」

钱晨冷冷道:「杀到最后,未必是世家……而且,就算是世家,他的道德,也未必比如今败坏。」

「尔等的道德要是不败坏,如今应该是季汉!」

「所以之前他们都错了!」崔浩痛心疾首:「利欲薰心,蝇营狗苟,看他们把神州都搞成什麽样子了?」

「但错已经错了!」

「为今之计,不是要惩罚罪人,而是要尽早将天下引入正确的轨道!」崔浩压低了声音:「李尔,你李家也是罪人!世家祸乱的天下,也有你一份!」

「如今,正是你扛起社稷之重,汇集天下世家之力,以正人道的时候。」

「我们还有机会找回道德!」

「除去仙秦独夫之馀毒,尊元始道祖为治世之尊,以地仙界之道,匡正天界……」

钱晨神色一变,猛然回头道:「元始道要干什麽?」

「不……你和南晋那边的哪位天师有关系?」

「匡正天界?」

「你们想要『正』的不仅是人道,还有神道!」

崔浩站起身来,淡淡道:「那就要看贤侄是否是同路人了……」

钱晨闭目冥思,少倾才开口道:「以上种种,应该是你个人的看法,并非你与那些人的共识,不……或者说,地仙界混乱了太久,许多人都想要重建秩序,但你们对秩序的规划和看法并不相同,只能求同存异,对吗?」

「求同存异……」崔浩低头细细咀嚼,点了点头:「此言大善。」

「我也想重立秩序,我们也可以求同存异……」钱晨道:「地仙界这些年的混乱,是该得到修正了!」

崔浩突然开口道:「大一统?」

钱晨嘴角勾勒一丝笑容,看来那些人的共识,仅仅只到这一步而已。

崔浩想要建立世家执政,虚君联盟。

元始道有人想要厘清神道,建立新秩序。

有人想要南晋北魏重新合一。

说不定还有人想要重新建立仙秦(徐福),或者乾脆引天庭下来,建立天庭直辖的地仙界呢(玉家)!

「想要大一统,就要南北开战。」

钱晨道:「难道南方北方都有人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崔浩摇了摇头:「这等大局面前,只有投机之辈,从来没有准备好,十足把握一说。」

「朝堂之上,针对曹玄微的人有没有你?」

双方已经表明了立场,如今是进行态度交换的时候了。

「没有!」

崔浩看向钱晨:「那李重在太子身边是?」

「他素怀忠义之心,我也不会为了重建秩序,非要李家出来干这些……没有担负天下之心,没有肩负中土万民之责,为一己之私而贪天之功,吾不为也!」

「不做则已,一旦去做,就要做到最好?」

「你心中的最好是什麽?」崔浩问道。

钱晨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崔浩顿时肃然,放下了茶杯。

「针对曹玄微的那股暗流既非出自于你,那从何而起?」

「我也不知!」

崔浩紧皱眉头:「这朝堂之上,本来不应该有我也不知的暗流,但针对曹玄微的,有拓跋氏为首的鲜卑一脉,有佛门,有道门,甚至有某些世家,乃至曹家人自己,甚至连陛下的态度都有些模糊。」

「但我敢肯定,拓跋家的老太后并没有废太子之心,甚至乐于见得他登基。只要他娶一个拓跋家的女子!」

「因为曹玄微,乃是曹家少有的有情之人,这两代曹家帝王就是太过无情,才……」

「而佛门也不应该针对他,因为他本就是禅宗大德的亲传弟子。」

「道门也是,寇天师无论如何也不会针对太子……」

「而我,对太子也并无恶意!」

「依亲亲之道,他毕竟是国朝正统,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他一统神州,尊奉此人,并不有违我的原则。」

钱晨摇了摇头:「大家谁都没有针对他,但是好像谁都在针对他,曹玄微的形式,很不妙啊!」

崔浩点了点头,道:「你借李家布置的局太厉害了!我本以为是你这边……」

「但今日一会,问明了一些事情,你为李氏竟然走的不是这一路棋,那针对太子就没有必要了!」

「李重是去保护太子的,若不是你想要动手,又是谁在布局呢?」

钱晨吐槽道:「按理来说,你们这些人对于曹玄微并无恶意,他又有六镇在手,应该稳如泰山才是!」

崔浩却否认:「就因为他六镇在手,所以我们谁都不会保他,因为他有给我们任何一人致命一击的能力,即便是陛下也是如此。所以,不确定他是自己人,那就太危险了。」

「太子此番回来,最应该的就是去拜见老太后,请求赐婚!」

「如此才能破局,将那暗流止住,抵定大局。」

钱晨感叹道:「是啊!你要他不针对清洗汉人世家,佛门要他站定佛门,道门让他站定道门,皇帝让他遵守孝悌,不要篡位,只有拓跋老太后单纯想要他娶拓跋家的女人,维持两姓联盟,生下有拓跋血脉的后代。」

「说起来,还是老太后的要求最简单!」

崔浩点了点头。

但钱晨却突然道:「可拓跋老太后,能代表鲜卑人吗?甚至……她能代表拓跋家吗?」

「世家以元神为尊……没有元神他们……」

崔浩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

「胡人不是世家!」钱晨悠悠道:「元神,也未必需要拓跋老太后一人!」

崔浩脸上阴晴不定。

「看来我要稍稍改变一下态度了!这局势的确莫测,太子……得保啊!」

崔浩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突然回头看向钱晨,拱手道:「道主果然并无篡曹之心,没想到看似对于曹玄微威胁最大的,反而可能是保他到最后的。」

崔浩似乎想要投桃报李,走之前最后提醒道:「道主再开楼观,必然重兴终南祖庭。」

「如此难免应该注意一下朝中局势——最近有人在鼓噪,关中狭小,西域不通,不如迁都洛阳,以收河北河南山东之兵粮,引淮攻晋!」

钱晨微微一愣,转瞬就想通了!

终南山太靠近长安了。

若是楼观道重立,自己这个掌教坐镇,北魏局势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道门势力必会大涨,压制佛门。

而佛门在洛阳根基更加深厚……

同样,摆脱关陇,李氏的布局就会废了一大半,而崔氏根基在清河,乃是关东士族的领袖,北魏迁都对他们大为有利。

曹氏关中本位压制本地氏族太厉害了!

关中为牢,锁的鲜卑胡部估计也不太开心。

若是去了洛阳,大家都一齐开心了起来,佛门有根基,崔家有人脉,鲜卑胡部可以联系六镇,甚至重新将影响力带回草原。

崔浩临走之前,能将这交代出来,算是对得起他了。

但……

钱晨端起茶杯,嘴角勾勒一丝微笑。

六镇背后就是河北。

他们以为朝廷迁都,可以趁机清洗李氏在六镇的影响力,但李氏哪有什麽影响力,靠李重吗?

六镇姓钱不姓李!

他在北疆还有一枚重要棋子。

洛阳……懂不懂河阴潜水大赛的含金量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